到底是在水邊,溫度比較低。
身邊一個嬌花,一個弱子,舒舒也不敢讓她們在外頭久待,就道“快到正午了,過來嘗嘗我們的餃子……”
今日正月初五,京中習俗這一天要吃餃子,皇家也不例外。
九格格今天過來的時候,舒舒就跟她說好了這邊用膳。
十五阿哥這裡,則有些靦腆,沒有立時答應,而是望向九阿哥。
小小年紀,已經開始習慣看人臉色。
九阿哥見狀,彎腰將他抱了起來,道“走,去九哥家吃好吃的,九哥家有金魚水餃……”
十五阿哥摟著九阿哥的脖子,也不敢動,臉上卻多了歡快模樣。
幾人回到南所。
等到大家洗了手,小棠也送來了紅糖薑水。
是舒舒提前吩咐預備下的,預防感冒。
大家一人咕都了一碗。
除了紅糖,裡麵還放了紅棗枸杞,甜絲絲的,將薑的辛辣都給中和了,還挺好喝的。
少一時,膳桌也擺了。
兄妹之間不需要避諱。
叔嫂之間需要避諱,可那是在丈夫不在的情況下,避的也不是這麼丁點兒的小叔子。
就沒有分桌,一並坐了。
雖說是吃餃子,可是有客人在,菜也沒少擺。
四樣小菜,酥魚、鹵水拚盤、糖醋蘿卜塊、麻醬小白菜。
四樣碗菜,粉蒸肉、四喜丸子、紅燜羊肉、扒雞。
等到餃子上來,也是四樣。
一人一碗金魚湯餃。
裡麵的金魚餃就是拇指蓋大小,做成金魚的形狀。
湯裡放了紫菜蝦皮,實際上就是一碗餛飩。
水餃兩樣,素什錦餡的,豬肉酸菜餡的。
蒸餃一樣,羊肉大蔥餡。
這些都是年前預備出來的,包出來凍上,然後在水裡過一遍再凍上,就有了冰層外殼,不乾不破的。
煮出來味道跟新包的餃子比起來也不差什麼。
九格格還好,跟著太後居住,見識過二所孝敬過去的年菜。
十五阿哥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兒落。
舒舒想起十五阿哥之前是在永和宮,年後才分房出來。
不知道膳房那邊的年菜如何。
太子妃應該送了吧?
小孩子本就是容易“隔鍋香”,更不要說兄嫂這裡的膳食確實好。
等到大家提了快子,十五阿哥也就開動。
斯斯文文的,卻是吃了不少。
一碗水餃下去,又吃了半個四喜丸子、一個雞腿。
舒舒不敢讓他吃了,怕吃頂了胃口不舒服,便道“阿哥要是覺得味道湊合,一會兒帶些走,回頭慢慢吃。”
十五阿哥眼大肚子小,雖是舍不得,可肚子頂了,也點頭放下了快子。
膳桌撤下去。
十五阿哥就開始點頭打瞌睡,由諳達太監抱著回西所去了。
九格格見狀,也跟著起身道“九嫂跟九哥也歇歇,我先回了……”
再不走的話,說不得自己這位哥哥就要開口攆人。
不過瞧著夫妻倆相處,並沒有守著什麼規矩,彼此自在,九格格也想了不少。
之前還當是“巧婦伴拙夫”,九嫂可惜了。
可是瞧著九哥嘴巴不會哄人,可是外出給拿披風,吃飯給夾了兩回菜,一次雞翅、一次蘿卜塊,瞧著九嫂的樣子都是愛吃的。
九嫂這裡也是關心著九哥,隻讓他夾了一次涼菜就攔了。
九哥竟然老實聽了,比十五阿哥還乖巧。
九格格又是一層感悟。
這應該就是皇祖母說的夫妻經營之道,不是說什麼“東風壓倒西風、西風壓倒東風”,而是彼此遷就。
舒舒沒有留客,這邊就這樓上樓下幾間正房,不像是阿哥所時分了前後院。
九阿哥在家,九格格也不自在。
九阿哥見狀,心下一動,叫來何玉柱低聲吩咐了兩句。
隨即,就是何玉柱送了九格格主仆回太後宮。
等到何玉柱回來的時候,九阿哥就擺擺手打發小椿與核桃出去。
舒舒見狀,察覺到不同。
何玉柱已經低聲稟著“奴才路過討源書屋時,多看了幾眼,確實多了侍衛,之前書屋東門隻有兩個侍衛,這回是四個,看著眼生,不像是東宮原來的侍衛……”
九阿哥聽了,點點頭道“嗯,曉得了,下去吃飯吧!”
等到何玉柱走了,九阿哥才給舒舒解釋道“爺是方才瞧著討源書屋那邊的人影不對,看著不少,可都在外頭,也不見人進出。”
舒舒則想起昨天太後宮情形。
按理來說,城裡的妯裡過來,太子妃該露麵的,可是沒有露麵,好像是嬤嬤過來告了假。
舒舒還以為是之前月子病的後遺症,也不好多問,倒是沒有想到這個。
夫妻倆麵麵相覷。
九阿哥摸著下巴道“汗阿瑪直接把人給攔了?這是擔心太子曉得索額圖的事出麵求情?”
舒舒想了想,道“也是沒法子的事,總比讓太子自己選好……”
到時候太子出麵求情,就是忤逆皇父;不出麵求情,就是冷血無情,叫那些“太子黨”人怎麼看?
如今沒有給太子選擇的餘地,也是解了太子困局。
九阿哥輕哼一聲道“嗯!這就是寶貝大兒子的待遇了!嘖嘖!還真是拳拳愛子之心,就怕有人不領情!”
核酸耽擱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