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南五所,西次間。
一盆煮雞蛋,隻剩六枚,剩下都變成了雞蛋皮。
何玉柱機靈,去膳房傳話的時候,跟小棠說了阿哥們的人數。
他算上了阿克墩跟弘昱,連帶著沒在跟前的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也算上了。
小棠這裡,就按照每人兩枚雞蛋的數量煮的。
要不然也不曉得小阿哥們秉性,再來個分配不均鬨起來,那今晚的熱鬨就要連上了。
小阿哥們吃的時候,就也按照這個來了。
除了訥爾蘇之外,其他人吃了兩個雞蛋也差不多。
隻是雞蛋好吃,這煮雞蛋就平平了。
小阿哥們想起席麵上嘗過的菜飯餑餑,都口水噠噠的。
原來吃席這樣好,還想要吃席。
訥爾蘇這裡,也沒有心情多吃。
早先不管外頭皇子們如何,跟上書房這裡關係也不大。
比如人人都曉得直郡王與太子不合,可是在上書房裡,兩家的小阿哥跟尋常一樣,不是特彆親近,可也沒有怎麼疏遠,正常關係。
今日往後,就說不準了。
還有十四阿哥,今日跟毓慶宮的兩位阿哥對上,往後這嫌隙是少不了的。
上書房裡的氣氛,怕是要叫人難受了。
訥爾蘇緊了緊身上衣裳,不是很想要看這個熱鬨。
入更了。
上書房早課早,平日裡這個時辰,小阿哥也差不多要歇了。
東次間裡,今日變故也被梳理清楚。
除了喝了蘿卜汁,看著好轉了的弘昱,另一個醉酒的阿克墩也醒酒了。
方才他還吃了兩個雞蛋,就是怏怏的,透著沒精神。
堂上的酒釀碗也叫太醫查看過,除了阿克墩跟弘昱的碗底殘餘的一點點兒酒釀還有明顯的酒氣,其他的碗碟都正常。
九阿哥直接讓五所的總管太監將膳房的人拷問了一番,也找到了奉命動手的小太監,還有剩下的半壺燒酒,算是明白了這其中的緣故。
十四阿哥生辰,各處都如常送了生辰禮,隻討源書屋沒有送。
今天正日子,十四阿哥以為阿克墩兄弟會帶過來,結果隻帶了太子賜的舊弓。
十四阿哥覺得被輕慢了,想要捉弄阿克墩跟弘皙,安排小太監在兩人的酒釀雞蛋中各倒了兩調羹的燒酒……
弄清楚這原由,不管是九阿哥,還是大阿哥與三阿哥都不曉得說什麼。
十四阿哥不對,一個當叔叔的,不該這樣戲耍侄兒;可是太子的過錯也不小,太子妃病了不假,那討源書屋就沒旁人了麼?
十四阿哥這個年歲,正是要臉的時候,下不了臉想歪了也是有的。
不過三個人都曉得,這是陰錯陽差。
太子應該壓根就不曉得落下了十四阿哥的生辰禮。
即便太子心高氣傲,不會將小阿哥們放在眼中,可規矩就是規矩,沒有必要壞了規矩。
“這事兒鬨的,到了禦前,十四阿哥跑不了,太子也得挨兩句……”
三阿哥說著,壓住了幸災樂禍。
他早先是親近太子的,可眼下心裡也不舒坦。
尤其是這幾日,他去討源書屋請安,太子不冷不熱的。
聽說八阿哥過去了兩趟,三阿哥有些緊迫感。
他覺得太子爺眼睛瞎了,自己這個弟弟不親近,非要去親近旁人。
要知道他給太子做助力,可是皇父十來年前就定下的,太子想要做什麼?
早先對他還親近,也常有賞賜與饋贈。
現下呢?瞧著自己,好像看著仇人似的。
勢利眼?!
因為他額娘降位了?!
這大半年下來,外頭是有些牆頭草跟三貝勒府往來少了,可是三阿哥也沒當回事。
他是皇子,旁人世態炎涼也涼不到他跟前,麵上都要恭敬著。
萬萬沒想到,第一個在他跟前變臉的居然是太子!
三阿哥也不是傻子,自然也記下了太子的態度變化。
九阿哥看著三阿哥道“那三哥您還跟不跟我去討源書屋?”
雙方都有錯。
十四阿哥的錯處更大。
太子隻有個失察之責,不過他素來脾氣不好,說不得一會兒要遷怒。
本該四阿哥前往討源書屋,說明此事,隻是眼下四阿哥不在,九阿哥可不想讓弘皙顛倒黑白,讓太子先入為主,就打算過去一趟。
這不是三阿哥正好過來了麼?
比九阿哥年歲大,說話也有分量,九阿哥就跟他商量著一起過去。
三阿哥點頭道“去,去,這就走吧,不早了,太子爺彆再歇下。”
有熱鬨看,當然要瞧瞧。
三阿哥還盼著太子“大義滅親”呢。
他可是曉得弘皙去年在上書房出了大風頭,將同一年入學的弘昱、弘晴跟弘升給壓得死死的。
西次間裡,全都是人。
小阿哥們的保母跟太監也放進來了。
或是給小阿哥們穿端罩,或是披鬥篷,都給裹的嚴嚴實實。
這邊到西花園都有石板鋪陳的甬道連著,可是大晚上的,也怕小阿哥們摔了滑了的。
因此除了訥爾蘇、十五阿哥跟弘皙之外,其他人都是保母或太監抱了。
弘晴除外。
三福晉還在家裡等著。
路過二所的時候,弘晴就被保母跟太監簇擁著回南二所了。
弘曙看了,羨慕的不行。
他也想回“家”。
弘升見了道“太遠了,好幾裡地呢。”
弘曙老實點頭。
三阿哥與九阿哥跟在後頭,先將其他人送到了荷池四所,而後才送阿克墩三人往討源書屋去。
討源書屋裡,太子正在看信。
這是盛京的來信。
是佟國維的信。
佟家已經都遷到柳邊牆內。
不管佟國維在上頭說的多麼忠心好聽,太子曉得這都不作數。
估計這送出這一份信,佟家都費了不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