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積不大,東西與南北都是一百五十丈左右,是個三百六十畝的小莊。
十阿哥叫人重新劃界,中間支了矮籬笆,將小莊一分為二,重新上契。
東邊那半拉就送了九阿哥。
彆看隻有一百八十畝,可是海澱這裡的地有市無價。
這一百八十畝地,可以換其他地方的一千畝地。
四人進了莊子,從東邊看起來。
這邊有兩個海子,加起來水麵也有五、六十畝,占到莊子的三分之一。
十福晉瞧著,覺得眼暈,拉著舒舒離水邊遠些。
蒙古牧場雖是沿著河流走勢規劃,可是他們都不下水,也不會遊泳,都是旱鴨子。
九阿哥見狀,也有些擔心,問十阿哥道“這水有多深?”
十阿哥道“現下是不到五尺,去年七月水豐時量過一次是七尺半。”
九阿哥望向舒舒。
七尺半也危險了,沒過人頂。
舒舒想了想,道“先清淤,再看看水麵上怎麼建過道……”
九阿哥點頭道“到時候也將岸邊的水深測測,運些山石來,將水邊的地麵鋪陳了。”
暢春園裡的湖水也是如此,臨著岸邊的水地都鋪陳了石頭,就是防止有人落水腳滑。
看到東半拉,大家又到了西半拉。
西邊的海子隻有一處,十幾畝大小,剩下有一條對外的河道,隻有半丈寬。
十福晉立時安心了,指了道“這個好,能看到底,瞅著也不怕……”
因為兩家都不是正經按照園林設計,就不用蓋太多房子,也不用移栽花木山石。
十阿哥道“我這邊快,隻打算在南邊蓋一排排房下人住,其他的屋子就不蓋了。”
九阿哥道“我那邊打算請人設計一下,屋子也不用多,一處起居的,一處宴飲的就行了,往後夏天請客,就來這邊……”
說到這裡,他想到太子妃給的那處莊子。
倒是不好一分為二,直接給十阿哥,要不然好像非要明算賬似的。
隻是他也沒有占弟弟便宜的習慣。
想到十福晉的洋貨鋪子生意越來越好,九阿哥就有了打算,將南城的兩個鋪子騰出來給十阿哥,讓他們開分店。
物離鄉貴。
漂洋過海來的,利潤也很是豐厚。
如今京城百姓生活安定,洋貨還會繼續流行下去。
前後半個時辰,四個人就看的差不多了。
畢竟東西南北的距離在這裡,都是三百步左右。
方才沒有進莊子之前,舒舒就吩咐人去百望山了。
因此,等到他們坐著馬車回來,春林已經帶了人將六個月的小羊帶回來了。
直接在阿哥所宰殺。
一隻羊肉分成兩盆肉,分兩鍋煮。
大骨肉煮兩刻鐘,其他部位的肉隻煮一刻鐘。
什麼也沒有放,就是直接用玉泉水白煮。
羊血直接蒸了羊血羹,羊雜則收拾乾淨的放冰箱了,打算明早做羊雜湯。
煮好的手把肉,裝在溫鍋上,叫人往北花園送了一份,往回春墅送了一份,配套的還有十福晉的野韭菜花。
五所這裡,雖隻有四人,卻是分著吃的。
舒舒跟十福晉在西次間,九阿哥跟十阿哥在東次間。
十福晉將羊排上的肥肉摘了,吃了半扇羊排。
舒舒更愛吃羊腿肉,用蒙古刀割著,吃著鮮嫩,很有感覺……
北花園裡。
太後坐在膳桌後,吃著手把羊肉,享受著這熟悉的味道,也是心滿意足。
她跟白嬤嬤念叨著“同樣做的做法,舒舒家的就好吃……”
白嬤嬤道“九福晉在吃食上用心,孝敬到娘娘跟前的,就沒有不好的。”
太後道“這用心的對,吃舒坦了,日子過的都有奔頭,就是太嫩了,科爾沁那邊的手把肉要用隔年的羊,煮三刻鐘,吃起來更有嚼頭……”
說到這裡,她道“舒舒跟布音都是心實的好孩子,跟姊妹似的,也能玩到一塊去……”
白嬤嬤道“九福晉有長姐之風,十福晉也是個感恩念好的。”
太後點頭道“是啊,不單她們妯娌處的好,舒舒跟小九姑嫂相處得也好,看著就跟一家人似的……”
到了五阿哥這裡,多少有些不足。
可要說挑五福晉的毛病,那也顯得刻薄。
跟尋常人家相比,這樣的妯娌關係已經是好的。
“哎,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隨她們去……”太後歎息道。
白嬤嬤道“娘娘放心,五爺待九爺寬厚著呢,九爺也是個心軟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