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采訪的地方用的是頂樓總統套間附帶的最大的一個廳。在征得酒店的同意後,將房間裡大部分的家具都挪走了,為了避免傷害地毯,連地毯都卷走了,現在地上到處是電線和各種器材的箱子。
監視器和收音都放在了走廊和隔避房間。
化妝和服裝卻被放在了這個房間進行。
服裝是早就選好的幾套,為了配合這個欄目,他們需要換幾套衣服拍幾張硬照給欄目的文字配圖,因為網絡欄目哪怕題目再高大上,一旦使用網上已經出現過的舊圖,就顯得有點不夠專業了。
首都財經報告這個網絡欄目一直是走專業路線的,搞一些房產分析、股票分析、大盤分析、對美政策解讀、留學前景分析之類的文章或訪談。
一看就是紙媒風。
但現在網媒興起,紙媒已經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能及時把紙媒搬到網上,不得不說創辦這個欄目的創始人及其公司是有一定野心和前瞻性的,而網絡上也有對專業性強的網絡欄目的需求,所以他們的欄目創辦至今,已經獲得了各界的支持,包括文化界和傳統的紙媒,以及政府部門的青眼。
也就是說,辦成這個欄目,是一樁名利雙收的好事,能得到的回報是相當大的。
但網媒和紙媒完全不同。紙媒是需要專業性的,隻要把專業性做到極致就不愁沒有銷路。而網媒,流量王道。
專業性欄目不能隻靠專業人士存活,它需要流量,需要很多路過看一眼的人點擊這個網頁,進入這個欄目,播放這段視頻。
除了震驚式的題目和吸引眼球的內容提煉,明星與美女也是吸引流量的不二法門。
所以這個欄目從創辦至今,出鏡的記者一個比一個漂亮,男的必須是型男,女的必須是美女,口條必須要好,要能捧會逗節奏快,還要讓觀眾喜歡。
視頻和電視相比,與觀眾的距離更近,彈幕和評論的及時性也更高,網絡上的語言也更加尖刻銳利偏激,逼得這個欄目不停改變風格來迎合網絡觀眾的需求。
但就算要向流量妥協,也有一些底限不容逾越。
所以陸北旌會成為登上這個欄目的明星就不奇怪了。
但是,雖然陸北旌需要這個網絡節目做宣傳,但對方也需要他帶來的流量,兩邊各有需求,一定要分一個高下的話,還是這個節目更需要陸北旌帶飛,所以才會是女記者拖家帶口的跑到酒店來,而不是陸北旌帶著人去對方地盤接受采訪。
雖然你那邊有完整的播音室,但我這邊明星不方便出酒店呢。
一步讓,步步讓。
女記者帶著雄心前來,路露先就節目上可以提的問題一條條跟對方談,一點客氣都不講,連受采訪的三個人分彆接受什麼問題都詳細的寫在合同裡了。
現在女記者看到場邊的路露就胃疼,深深覺得陸北旌這個大明星都還好對付,經紀人是真麻煩。
為了顯得更專業,柳葦、陸北旌、梁平三個人是分彆坐在三個不同的背景前的。
柳葦坐鞋凳就不用提了,陸北旌當然是坐最大的一條沙發,到時女記者就坐在他旁邊跟他聊。梁導坐在酒吧台旁。
倒不是有人故意欺負梁導,因為女記者一開始設想的是讓梁導坐在書櫃前接受采訪,這很符合他導演的身份。
但是,梁導有自己的堅持。
大概是在上海盯特效的時候接錯了線,梁導在年過三十之後,突然決定要改頭換麵做型男了。他帶著在上海發型屋修習回來的小卷毛、胡茬子、緊身馬甲和襯衣,突破了路露和造型師的封鎖,站在了女記者的麵前。
女記者“”
這哪裡來的油男簡直是酒吧裡最閃的一顆星,夜店小王子啊。
這樣的人怎麼能擺在書櫃前,有辱斯文。
女記者隻好把他擺在吧台那裡了。
在今天看到之前,路露和陸北旌都不知道梁平會打扮成這樣。
路露一直在盯柳葦,也覺得梁平翻不出水花來,就把人直接交給了造型師,讓造型師在百忙之中順帶著給梁平收拾一下,找兩身衣服搭配搭配。
而造型師收到的錢就隻有給陸北旌和柳葦收拾,沒有第三個人的份。既然沒有合同約束,造型師跟梁導越聊越投機之後,很痛快的支持梁導釋放自我,重新解讀自己身上的時尚密碼,想土想潮還是想土潮都行啊。
於是梁導就閃亮登場了。
武王傳是梁平人生中的第一部獨立製作的大片,嗨過頭不是他的罪過,隻是因為太年輕。
所以路露和陸北旌都沒說什麼,隻是要求女記者多給梁導提幾個問題,多拍幾張照片。
女記者微笑著拒絕了“我們時間不夠,再說拍多了版麵也放不下。”
版麵是有限的,肯定是陸北旌的最多,能拍幾張就幾張,女主角次之,可以有兩張,梁導做為導演,在這之前就是差無此人,相當於邊緣人物,給一張就行了,其實要不是路露臨時說再加一個梁導,他們根本沒打算拍他的照片。
采訪開始。
梁平和柳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乖乖坐著等,頭一個肯定是陸北旌。
後期剪的時候可能會把他們剪到一起,或是穿插著來,但現在拍的時候是挨個來的,女記者會分彆跟他們三人談話提問,當然,最後成片能剩下幾個問題就不好說了,網絡視頻有一個黃金要點,就是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像電視欄目那樣一口氣就是二三十分鐘,甚至一小時,在網絡欄目中是一大忌。以快餐文化為主的網絡節目,時間短才是最重要的,時間越短,觀眾看完的可能越大,甚至重複播放的可能會增加。相反,視頻時間越長,網友們完整看完的可能越少,重複播放的可能就更少了。
女記者準備了二三十個問題,會全都問一遍,但剪的時候隻會剪最精彩的幾個,這就看受采訪者的臨場反應了,假如他們在鏡頭前的反應好,那就有可能多留幾分鐘,相反,就有可能出現反效果。
雖然他們這個是偏娛樂性質的采訪節目,但對習慣鏡頭的演員來說並不友好。很多在鏡頭前遊刃有餘的演員都沒有素人在訪談類節目中受觀眾喜歡。
這也是新聞類節目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們的采訪是有內容的,都是真實的人物和故事,演員可以演出虛假的故事,博得滿場喝采,但在觀者的眼中,永遠都是真實最動人。
女記者目視鏡頭,在攝像師給她手勢之後,她的聲音響遍整個房間“大家好啊,我是阿佳妮,今天我們來見一位帥哥,當當當”
女記者笑哈哈的比出一個手勢,介紹身邊的陸北旌。
比起動作誇張的女記者,陸北旌特意表現的有些拘謹,他像一個不擅長麵對鏡頭的人一樣,沉默又冷靜的對鏡頭點點頭“大家好。”
兩人可以說是主次分明。
女記者為主,陸北旌為次。
陸北旌身為比女記者更大牌的大明星,卻刻意收斂自己,來給予女記者尊重。
柳葦在旁邊,像一塊海綿,不由自主的開始吸收這些對她來說非常新鮮的知識。對陸北旌更加佩服,也隻有像他這樣的演員,才能對自身的存在感如此收放自如,需要他獨占鏡頭的時候,鏡頭內不會有人比他更顯眼,搶鏡搶得出神入化,當他需要讓出鏡頭時,他又做得潤物無聲。
她更加體會到演技這個東西沒有強弱之分,恰當的才是最好的。
或許,陸北旌喜歡扮演一個角色並沒有那麼苦大愁深的原因和內涵。
他隻是喜歡演而已。
演到了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程度。
他可能自己都沒發現他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