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現場陷入兩秒的寂靜,猛然間,掌聲如海嘯一般炸開
老實說,今年在電影節上話題度最高、觀眾熱討的“生而為人”,在今晚的頒獎典禮上有點沉悶
仿佛所有的追捧、好評都隻是泡影,典禮進行一個多小時,主創們就像背景板一樣坐在c位備受冷落。
但即便如此,這裡可不是其他電影節,傲慢的媒體們不會刻意稱讚某部作品,觀眾們也不會無故追捧某部作品,優秀就是優秀,拉胯就是拉胯,場刊和官網上觀眾反饋信息並不作偽。
所以,在威尼斯隻摘奪評審團嘉獎的“生而為人”,斬獲了今晚的最高獎項
場下掌聲如潮,從四麵八方湧了過來
半個月以來,主創團隊在英國結識了很多同行朋友,此時大家都站立起來,熙熙攘攘,黑壓壓連成一片
容修的心情實在複雜,聽到片名的那一刻,一顆心墜到穀底,又猛然歡愉興奮起來,難抑激動情緒。
拿到了最高獎項,那麼接下來的
無論如何,這是自家愛人主演的作品,顧勁臣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
容修和顧勁臣一同起身,團隊其他人也都站起來。
大家將坐在原位發呆的李裡包圍起來。
李裡完全陷入了宕機狀態,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震驚、錯愕、懵逼,半張著嘴,茫然地仰頭,呆滯地看著自家團隊眾人。
顧勁臣上前,抓緊李導的手臂,字斟句酌“李哥,我們做到了。”
隨後大家一擁而上,都擠到了李裡的身前,加入了顧勁臣的行列,瘋狂地抓著、拍打著李裡的肩背,主創們歡呼著互相擊掌。
“李導李導我們得獎了”
“我們獲得電影最高獎了”
後背被拍得砰砰響,李裡惶然仰著脖,看著眼前一張張笑臉,整張臉都是大寫的蒙圈。
容修見李裡還在發愣,索性彎下腰,用“容教練”的大掌捏住李裡的肩頭,用搖滾歌王的輕煙嗓大喊了一聲“李裡,快去領獎”
“是”李裡條件反射地回答,猛然間醒過神,渾身一陣吃痛,大家還在他身上又掐又抓的,他齜牙咧嘴地跳了起來。
站起身時,對上容顧二人的臉,李裡的眼圈一下就紅了“這可怎麼辦”
兩人都知道李導顧慮的是什麼。
怕像威尼斯那樣,拿到配樂大獎、評審團大獎的兩座銀獅獎座,最終卻與金獅獎和影帝獎杯失之交臂。
如今電影的最高獎項落在“生而為人”頭上,那麼其他的
每一個電影節都有評審團的估量,獎項分配都較為均勻,除非特彆優秀的作品爆噱頭
諸如,盜夢空間曾斬獲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一共四座獎杯,最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落空。
李導露出似哭似笑一臉便秘的糾結表情。
顧勁臣被逗笑,與容修一起與他擁抱,安撫地說“彆亂想,快去領獎,代表我們大家。”
“快上台。”容修重重拍了下李裡的後背,力道之中充滿了激動。
李裡從快要被兩人勒斷氣的懷抱中掙脫,撒丫子就朝頒獎台跑了去。
那個狼狽模樣讓在場的同行們哄笑起來,大家善意地為這位優秀的導演鼓掌。
李裡在台上與主持人問答。
而後評審團主席瑪莎布蘭切特登台講話
“英國電影產業現在發展的非常好,政府很多稅收上的激勵政策,去鼓勵電影攝製組到英國拍片,因此英國電影產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大家知道的哦,我們現在有的影棚都不夠用了。”
瑪莎說到這,場下的英國電影人們都笑了起來,傲慢而又得意。
主席女士毫不避諱地“王婆賣瓜”,向全球電影人推薦著英國成熟的電影產業體係。
“另外,我們很多新的影棚也正在建設,比如鬆林電影製片廠又新建了16個影棚,現在全球電影人對於在英國拍電影的需求非常大,一方麵是因為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麵是因為有非常優秀的電影工作人員”
三度捧起奧斯卡小金人、兩屆戛納影後的瑪莎女士,話裡話外都在拉著業務,令全場響起了歡呼雀躍的附和聲。
傲慢的英國電影人們,在聊到自家電影產業時無比自豪,甚至有點人來瘋,恨不得全世界的同行都到英國來拍電影。
演講過後,瑪莎女士就開始對生而為人真是對不起大加讚賞。
“這部作品,是我們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商議之後,最終評選出的本屆最佳影片,同時我們也期待,並關注中國電影業的發展。”
主席女士簡單帶過的一句話,讓在場心思細膩的專業與媒體們當即猜出學院和協會頒發這個大獎的深遠政治意義。
又聯想到大衛導演對中國影帝gu遞上的橄欖枝
商業經濟案例證明,所有忽視中國市場的後果都很慘重,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崛起與發展也讓全世界重視了起來。
但,經濟歸經濟,無論如何,“生而為人”的確實至名歸,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實至名歸。
看過“生而為人”的觀眾們都表示,李裡執導的這部電影,在gu的演繹之下脫離了小情小愛,脫離了愛情、同誌片的範疇,更應該歸類於反應時代社會現實的劇情片。
顧勁臣的演繹賦予了盛夏大量的內心戲空間,也給予影片無限的張力與思考空間,聚焦於小眾人群的心理與生活狀態,是一部值得人們安靜觀看並思考的電影。
所以,拋卻李導天才般的、放飛自我的鏡頭語言與拍攝手法,影片以愛情為主線,卻講述了深刻而又複雜的人性故事,這非常難得。
事實上,在全球電影節中,所有小眾電影、同誌電影都很難拿到“最佳影片”。
但現在,“生而為人”成功打破了桎梏
李裡從評審團主席瑪莎布蘭切特的手中接過了英國電影協會頒發的最高獎項
李裡站在頒獎台上,拿著麥克風,久久沒有說出話。
現場同行們也不著急,沒有人催促他發言。
大家都靜靜地注視著他,對這種洶湧的情緒感同身受。
觀眾與同仁們的認可、理解、共鳴、嘉獎,對於每一位創作者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良久,李裡抓了抓頭發,開口道
“抱歉,我有些失態了,隻是有點不可思議,入行二十來年,這是我第一次拿到最佳影片的殊榮,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是的,第一次,我第一次拿到了第一名。”
李裡的嗓音因激動而哽咽,說到“第一次拿大獎”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祝賀掌聲。
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不是第一名,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銀獅獎也不是第一名。
對所有的導演來說,每一年參加各種電影節獲得各種獎座,都不如“最佳影片”對作品和整個團隊的認可與褒獎。
李裡的話語與表現如此憨厚真摯,在場的競爭者們難免有些唏噓,大家善意地給予了鼓勵與安慰的掌聲。
李裡的眼睛紅了,啞聲說“這是一部非常小眾,也非常私人的電影,不過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夠看到它,希望每一位看到這部電影的觀眾,都能夠抓住機會、抓住每一個時刻,不要錯過了那個人。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遇到一個對的人、好的人,實在是太難了。很遺憾,那個時代裡的盛夏,拚命地抗爭著,沒有遇到那個人,也失去了真實的自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李裡哽咽了起來。
猝不及防,顧勁臣掩住眼角,淚水忍不住噴湧而出,說到“不要錯過”的時候,他緊緊抓住了容修的手指。
過道兩側的攝像機轉動著,鏡頭在顧勁臣的臉上停留了好久,靜靜地拍攝著賦予了“盛夏”生命的這個男人。
這一刻全球觀眾都看到,他為這一角色的付出與共情,乃至於迄今都沒能完全從角色中走出來。
李裡深深呼吸兩下,情緒緩和了許多,眼睛露出笑容,說“感謝電影節給予作品展示的平台,否則這部電影的生存空間真的很小。”
這真是一句大實話。
“電影節中的電影節”對這部電影的肯定,讓在場小眾導演們熱淚盈眶。
很多人聯想到當年的斷背山。
當年斷背山申請了柏林和戛納電影節,但都被拒絕了,後來又在奧斯卡敗北。
彼時同性戀電影沒能打破保守勢力的封鎖,傳統白人老年評委排斥同性戀,直接表示拒絕觀看、審評同誌片。
如今“生而為人”獲得了英國最高獎項,讓在場小眾導演們抹了一把心酸淚。
可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也無法在內地上映港台上映時間也推後了,各大視頻平台如果要求刪減,最後隻能落得“網盤資源”這一個歸宿。
“感謝團隊的每一個人”
李裡點名感謝了很多人,感謝大家與他一起完成了這部作品,最後感謝了顧勁臣和容修。
“感謝gu,感謝他給電影、給盛夏賦予了靈魂。”
稍作停頓,李裡狼狽、愧疚地胡亂擦了下淚痕,鼻塞地說,“也謝謝坐在gu身邊的rong,謝謝你為電影撰寫了ost”
就在大家欣慰微笑,以為李裡說完了,剛要抬手鼓掌的時候
李裡清咳了一聲,扭捏地說“感謝你們沒有催討片酬和作曲費,冒著打白工的風險,明明都知道的,這是一部小眾影片”
說到“片酬”時,大家都笑了起來,然後李裡還抽了抽鼻子,那個可憐樣兒彆提多討喜了。
全場掌聲雷動。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難道身為導演的李裡不知道小眾很難撈回成本麼
在場所有喜歡拍攝小眾、冷門、文藝、批判、紀錄片的導演都在努力堅持著。
李導還是李導,即使在國際舞台上,感動也不過三秒,下一刻就徹底放飛自我。
最後一臉便秘地感謝毒舌的影評人和媒體厚愛的時候,研討會氣氛徹底被打破,現場集體哄笑起來。
李裡自己也破涕為笑,他深深地吸一口氣“無論如何,感謝評審團,感謝觀眾們,感謝所有人,謝謝”
李裡對全場鞠躬。
喜悅、感恩、激動、愧疚、難受一切儘在不言中。
難受的是接下來的獎項
如果說“最佳影片”是電影節對作品的最高獎項,那麼接下來,就是學院對電影人的至高肯定與褒獎。
也是在場每一位電影人的至高榮譽
由英國電影學院頒發的“最高榮譽獎”。
導演、演員、製片、攝像、專業技術人員在場所有的優秀電影人,都有可能獲得這份殊榮。
這幾乎等於獲得了歐洲電影圈的綠卡。
李裡退場之後沒回到嘉賓區,而是興衝衝去後台登記領取由bfi特彆製作的影片35毫米膠片紀念版。
還有什麼比電影膠片更吸引導演的這可比大獎杯貴重多了
後台人群忙碌,大多是獲獎的劇組,忙碌之中帶著喜悅。
而前場卻又一次陷入到緊張的氛圍之中。
此時,看電視直播、外網推特的影迷們,陸續將消息發布在微博上,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討。
獲得最高獎項時,恒影第一時間發布消息。
恒影娛樂v恭喜生而為人真是對不起摘得本屆bfi倫敦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最佳影片”感言視頻李裡領獎照片小紅旗
全網通稿緊跟其後
網友們歡呼呐喊,國內網上轟動起來,各種恭喜,各種炫耀,各種吹吹吹
實打實的國際大獎,此時不吹,待到何時
這下子,網友們更期待這部電影了。
尤其是李裡和顧勁臣的影迷們、對小眾電影有愛的觀眾們、腐女以及另類人群
但是,聽完李導的感言之後,得知電影不能在內地上映,大家心頭又浮上心酸與不平,擔心自家電影不能收回成本。
一部虧損的電影讓一家娛樂公司倒閉的案例屢見不鮮。
千萬不能因此被絆住腳步啊,影迷們表示,李導團隊將來還有更遠的道路要走,還有戛納、威尼斯、多倫多奧斯卡
國內網上一片和諧團結,自家電影獲得了最高獎項,這值得所有華人乾一杯
影迷們狂歡了一波之後,隨後又開始緊張於接下來的獎項
本屆bfi的壓軸大獎
主持人克勞德邀請電影節領導、學院領導們上台。
又是一番讓人著急的傲嬌演講,側麵談了談獲得榮譽會員大獎的要求,以及“最高榮譽獎”的重量與意義。
驀地,顧勁臣感覺手指發疼,就快被那隻大手捏斷。
小骰子早不知掉落到了哪兒,容修用手指纏著他,強撐表麵從容端肅,但掌心已全是汗水,黏膩,微顫。
容修直勾勾地盯著舞台,緊撚著愛人的手指,就連顧勁臣瞅他良久都未曾覺察。
顧勁臣唇角帶笑,注視太久不眨眼,眸中漸浮水光。
如今,他不緊張了,反而容修
這男人自詡強大,從不為瑣事惶然不安,仿佛這一生的焦心勞思,全都累在了顧勁臣一人身上。
座席暗處,顧勁臣與他纏得更緊,手掌到指尖,脈脈貼合,不留縫隙。
頒獎嘉賓也是重量級的。
92歲高齡的英國著名女演員“艾瑪旺斯”,1956年電影節創辦之時就有她的身影。
老戲骨壓軸出場,場下爆發出一陣陣掌聲。
舞台上,克勞德遞上信封。
艾瑪旺斯慈祥親切,有種英國老太太的傲慢與幽默,她的視線瞥了一眼卡片,喃喃自語般地說
“噢,原來是他,我知道他。”
全場電影人“”
不愧是半個世紀在各大電影節廝殺的老壽星,深知頒獎典禮的有趣之處啊。
安靜。
緊張。
一片靜謐之中,老太太不緊不慢,調侃般地看著場下的晚輩們。
現場安靜了一會兒,忽然響起了一片笑聲和抱怨。
老太太見大家這樣,開心極了,笑著說“知道嗎,我正在享受我的特權之一,你們不要著急嘛。”
說著,她又瞅了瞅卡片上的名字,一波三折地“噢”了一聲,享受地說
“我喜歡這個孩子,我曾與女王陛下一起看過他的舞台劇呢。”
場下鴉雀無聲。
猛然間,一片喧囂
一句話淘汰了一大批演員
由互聯網新媒體、數字化拍攝、粉絲經濟支配的今天,昂貴的膠片被淘汰,oake已經不是對演員第一要求。
敢於挑戰舞台劇的演員,都是真正的實力派,著實不多。
全場同行們都在猜測最終結果。
而對演員們的資料了如指掌的媒體記者們,心中卻有個名字呼之欲出
現場的反應,讓老太太很滿意,她慢吞吞地說,
“本屆bfi倫敦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榮譽獎,得獎者是”
再次確認了答案,她笑著揭曉“顧勁臣”
現場一片安靜。
gu
其實也不算冷門。
整個bfi倫敦電影節,包括在威尼斯,“生而為人”的媒體與觀眾呼聲一直很高。
大熒幕上的bif標誌的背景消失,出現了顧勁臣的閃回照片與介紹。
不知是不是學院故意,放出的還有他在英國讀書、在戲院演舞台劇的照片。
掌聲猶如海嘯一般席卷而來,在場館激蕩起一片轟鳴聲
顧勁臣
剛拿到“最佳影片”大獎,男主角gu又拿到了最高榮譽獎
“勁臣勁臣”
隔座的副導演跳了起來,隨後是團隊成員們。
容修還坐在原位,臉上是被突如其來的信息衝擊過後的空白懵然。
這是愛人的姓名。
他在心中祈禱一萬次的名字。
容修的手指強烈地顫抖起來,突然扭頭看向身旁的顧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