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備考_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章 備考(2 / 2)

沈娘子跟著走了,回房就又嚶嚶地哭。沈瑛道“你怎麼又開始了”

沈娘子道“郎君,你連外甥女婿都肯再給一次機會,就不肯幫一幫自己的嶽父家嗎”

“這個事兒我說過很多次了,不要再提了。”

“你這麼心狠的麼我嫁給你,為你生兒育女,可曾求過你什麼如今求的,不過是我爹娘兄弟能夠回家”

沈瑛道“你爹是犯了案子流放的”

“你都回來了,不能幫他也回來麼”

沈瑛道“我家是冤案,你爹是嗎他是真憑實據的貪墨瀆職”

“他縱貪墨,也是我的父親,也是他養育的我呀貪墨瀆職的多了,不過是拿這個當個由頭罷了。”

這兩位也是門當戶對,沈瑛雖在流放也要娶個差不多知書達理的妻子,就在同是流放的官員家求娶了一門親事。現在一個回京了,另一個還在流放受苦。

沈娘子道“婚姻是結兩姓之好,我嫁你,也不得救我娘家,外甥婿娶了冠群,也不得不挨打。”

“住口”

沈娘子又幽幽地哭了起來。

沈瑛提腳就走,去書房睡了一宿,次日起床,出門前就派人去找祝纓。祝纓中間搬過兩次家,先找了客棧,掌櫃的告知了祝纓賃的房子的地址。結果人不在家,問了鄰居說好幾個月沒彆回來了。

沈府仆人又去了京兆府的大牢裡打聽,從獄卒口中得知了“哎喲,你們是親戚怎麼現在來找來呀他早去了金大娘子家了”

仆人這回終於找對了地方,叩響了金宅的門環。

此時,祝纓已經和金良從鄭府裡出來了。

祝纓和金良一大早就到了鄭府,鄭熹剛用了早飯還沒有出門,金良恭恭敬敬站在一邊,祝纓和甘澤兩個人交換個眼色問好。

鄭熹道“你們都吃過了嗎”

金良道“吃過了。”

鄭熹也放下筷子,問道“家裡怎麼樣了”

祝纓道“大嫂已經給請過郎中看了,皮肉受了些苦。”

鄭熹道“馮夫人這脾性越發的不可親近了,離了婚也不是件壞事。妻賢夫少禍,嶽母就更加難纏了。”

“哎。”

金良幫祝纓說“我說他在家陪陪爹娘,他就坐不住,要來請示您,書怎麼讀、試怎麼考。”

鄭熹再次向祝纓確認“真的不考明經、進士科”

祝纓早已想明白了,說“不考”

鄭熹也有點無奈,說“好吧。把那書篋拿給他。”

甘澤出去,喚了一個小廝,兩個人抬了一隻竹編的箱子來放在地下。鄭熹道“你要的都在這裡了。國家雖重法度,明法科之類卻是不如明經、進士的,真的想好了”

祝纓道“趕遠路,得有雙好鞋子,備好了車馬才能走得更遠,路上頂好有個驛站還有食水。”

鄭熹一笑,點頭。

祝纓道“這些我都沒有。您說能供我,我也不怕欠人情,不過這兩科要更難考些。天下才智之士都衝那個去了,一個字掰出八百個意思來,叫我把心思都用在那個上頭,不如叫我乾點兒實事,能看得見的正事。不是您,我爹得冤死在府城的大獄裡,不是王京兆,我得冤死在京兆獄裡。就這個吧我跟明法科有緣份。”

“明經、進士才能走得更遠,”鄭熹說,“你真有此心,更應當聽我的,以後高官得做,才能平更多的冤獄。”

祝纓道“不是還有您嗎我就乾點兒零碎的得了。”

鄭熹歎了一口氣,說“好吧。去讀書吧,今年明法科留給你的時間可不多了。”

“是。還有兩三個月。”

明法科不跟明經、進士擠一塊兒,要等正經讀書人的熱鬨過了,才輪到它與明算之類的一起再考一輪,比明經科要晚上一到兩個月。明法科與明算等科的考生加起來也沒明經科的考生多,湊合湊合用人家考完的屋子桌椅邊角料就夠安置他們的考場了。

祝纓本來也不大夠格考個明法科的,她無處上書三代,所以王雲鶴惋惜嗟歎。在鄭熹這樣“不拘小節”的人這兒就不算個事兒,他就能給安排了。

鄭熹見她心意已決,道“七十五天,去吧去吧。”

祝纓要搬這書篋,試著有點沉、不大好搬,順手打開了蓋子一看,裡麵也沒有卷軸,是一本一本的書、一疊一疊的字紙。

甘澤低聲道“昨天你們一走,七郎叫人去又多搜羅了些來”

鄭熹道“明法考律、令,律書你已經看過了,令是會隨時頒布,越積越多的。此外,為防萬一,你最好把一些常用的格、式也都看一看,雖不考,多少要知曉一些。”

祝纓舔了一下唇,這臨時加碼是她沒有想到了,她說“好”她粗粗估了一下,律書那些她都看過了也都記下了,這是考試的大頭。如果其他的書籍也與律書難易差不多的話,兩個月她倒是能把剩下的都通讀一遍。

考試隻要考律、令,其餘的且不著急,所以她還有十五天的時候再細背律、令。

行就這樣

甘澤道“七郎,得動身了。”

鄭熹道“你好好考,考過了我還有事要你做呢”

祝纓高興地答應了,金良上前,將書篋扛在自己的肩上,顯得很輕鬆地說“七郎,我們也回去了。”

祝纓認認真真給鄭熹作了個揖,鄭熹道“去吧。”

甘澤湊在他身邊,小聲說“三郎這樣兒,能考得過嗎”就七十五天,雖然路上也習了一些律書,甘澤還是為這個小朋友擔心。

鄭熹不在意地說“考不過正好可以沉下心來讀經史,老老實實走正途。我又不是養不起他”

祝纓不知道,一個周到的東家已經做好她考試不過的安排了。金良扛著書篋,她就順手從街邊買了兩個胡餅,塞了一個到金良的嘴裡,自己也咬著一個吃。

兩人嘴邊帶著胡餅渣子回家,遇到沈家的仆人被來福送出巷口。

來福跑上來接過金良肩上的書篋,道“這是沈大人家的人”

金良眼睛一瞪“他們來做什麼”

沈家仆人尷尬地道“誤會,都是誤會。將軍慢走,我們回去複命。”他們與祝大、張仙姑並不相識,來福開了門,祝大兩口子探頭探腦看了兩眼就縮回屋子裡了,金大娘子接待的他們。

金大娘子也沒好話,將祝大兩口子挨了三頓打的事說了,沈家仆人聽得全沒了主意不是說隻是馮家打了一頓退婚了嗎怎麼我們家還打了他們兩頓

六神無主地辭了出來。

金良道“三郎,咱們回家去”

留下沈家仆人看著他們的背影不知所措,過了一陣兒,猛地拔退就跑回家報信

沈瑛回到家裡,得到了一個比前一天更糟糕的消息,將門上仆人拿來拷問,估摸著日子祝纓在牢裡的時候,祝家夫婦來登門求助,被打走了

沈瑛腸子好險沒悔青全家人都在看著他,他不能失了場麵,說“來人,去陳府,請大郎過來說話。”他要讓陳萌做個說客,去探探祝纓的口風,親事是很難再繼續了,可也不要再結仇了

在府城的時候,他看不上祝纓,到了京城還想拿捏一下,如今祝纓顯見是要跟著鄭熹了,以祝纓的機靈,混不上心腹也得是個乾將,就不能讓他有怨氣在鄭熹那裡給自己上眼藥。

陳萌聽了原委,也是無語,半晌方道“事情怎麼都湊到一塊兒了好,我去”

他第二天就到了金良家,金良不跟著鄭熹出差的時候生活十分規律,他十天裡有一天休沐,其他時候都住在城郊大營裡。他的假期也快結束了,正在家裡收拾帶去營裡的包袱。

他將自己的一副弓箭留給了祝纓“喏,說要帶你去選弓箭的,又耽誤了,這張弓不錯,你彆總坐著看書,頭疼了。功夫還沒忘吧”

祝纓笑著接了。

“我明天到府裡辭行就得走了,府裡的路你也認得了,門上的人也認得你了,有什麼事兒就去那裡求救。”

“好。”

兩人有說有笑的時候,陳萌登門。

金良很慌張,說“我去見他,你彆”

祝纓道“他是來見我的你攔著,他反而要多想,疑你從中作梗。還是我去吧,總要把話說明白的。我不殺他。”

陳萌也是個斯文公子的模樣,祝纓再見他時,又與初到京城的那個下雪天不同了,陳萌顯得深沉了不少。

兩下見過禮,陳萌就說“三郎,慚愧慚愧,我才知道你與姨母生出了些誤會。”

祝纓道“昨天,家父家母在令舅令姨那兒各吃了一頓棍棒,令姨命家父簽了退婚書,兩下各執一份。白紙黑字,哪有什麼誤會”

“誤會誤會,舅舅使我登門,向三郎致歉來了。”他又帶了仆人,攜了不少禮物。

祝纓道“令舅慷慨,七、八天前還多賞了一頓棍棒,免得我們再打秋風。”

這事兒陳萌都知道,太陽穴上一抽一抽的疼,說“都是這起子小人狗眼看人低”

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時家中的勢力眼仆人,越罵越狠。金良道“大公子,你跑我家來罵誰呢”

陳萌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說“見笑了。實在是來道歉的。我要知道了,斷不會讓這些事情發生的。舅舅要是知道,也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的。”

祝纓心道我聽你鬼扯周遊挨罰的事兒,你們在朝裡會不知道他為什麼挨的罰,你們能不知道我下獄的事兒,你們必然知道卻隻字不提,可見心地壞透了。

她也能猜到了陳萌的來意,但是不肯馬上鬆口,說“你們讓不讓,這事兒都已經發生了,如今你我再無瓜葛。您也不必再來。那話怎麼說的來著一彆兩寬,各生歡喜。從此橋歸橋、路歸路。”

“三郎”

祝纓道“大公子,你是聖人門徒,親生父母被人毆打了,子女可以原諒這個人嗎”

陳萌啞然,道“你這又是何必。”

祝纓道“大公子,請吧。”

金良咳嗽了一聲,道“你們兩個還是把話說明白。”他拚命要給祝纓使眼色,因為陳萌不止是沈瑛的外甥,他還是丞相的兒子,祝纓頂好不要現在就開罪陳萌。

祝纓道“好,那就說明白。東西帶走,從此兩家不上門。我們小門小戶,高攀不上你們高門大戶,還請高抬貴手。”

金良道“大公子,話說到這樣也該差不多了吧姓馮的事兒,你們姓陳的、姓沈的摻和什麼呢”

陳萌麵色微變,拱手道“看來,我這說客做得並不好,竟覺得你們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了。”

祝纓做了個“請”的手勢,陳萌也是好涵養,回了一禮,帶著人走了。

金良對祝纓道“這些禮物呢”

“還回去吧,一個子兒都不要他的。”祝纓說。

金良就讓來福雇個車,將東西送回了相府。祝纓道“這事兒不必告訴我爹娘了。”

“行。”

陳萌來了這一回並沒有影響到祝纓和金良,祝纓還是去讀書練字,金良還是收拾行李。

第二天,金良去鄭府辭行,向鄭熹提到了陳萌。

鄭熹道“他他自家的家務事還沒弄明白,就幫著舅舅惹事生非去了你回營吧,明天我見著了沈瑛,說他一句就是了。”

“哎”

金良回家帶上行李,得意地對祝纓道“七郎答應給你和馮家的事兒收尾啦”

祝纓道“你可真是”

金良道“知道你機靈,有些事兒不是機靈就能辦的。你就在我這裡住下,你大嫂有什麼事兒你幫著些。”

“好。”

從此,祝纓就在金宅足不出戶,一心讀書備考。一家三口的生活都是金大娘子在照應,張仙姑十分過意不去,跟祝纓商議了一下,取了錢交給金大娘子當做一家的開銷,兩個女人實在無聊,為這事兒推讓了一整天,金大娘子勉強收了兩貫錢。

此事一畢,又閒了下來,金大娘子開始數日子,數著金良什麼時候回來。

還沒數到金良回家的日子,這天五更,祝纓睡得正香,忽然聽到外麵一聲尖叫“走水了”

祝纓披衣而起,推開門,翻身躍上屋頂四下一看,竟是金宅的後院堆放柴禾木炭的地方失火了丫環廚子早起燒熱水等著金大娘子起身時好用,一見失火就叫嚷起來。來福也醒了、金大娘子也醒了,抱著金彪指揮“快拿盆來,敲一敲”

銅盆一響,就有早起或將醒的鄰居也被驚動了,又有人敲鑼,又有人說“開門,來救火”

鄰居家也有有水井的,正在打水,提著桶往這裡跑。

祝纓看祝大和張仙姑也起來觀看,跳下屋頂,說“你們跟緊我,不要落單,這事兒不對”

張仙姑問道“怎麼”

祝纓道“火著得不對”放火,她才是熟手,柴房本就是個禁煙火的地方,金大娘子管家清爽,柴房不可能有明火火是怎麼燒起來的上次見到柴房著火,還是知府家,沒人比她更清楚那次的火是怎麼起的了。

一家三口到了後院,拍開了門,金大娘子臉色蒼白“三郎大哥、大嫂”

祝纓道“大嫂,你帶孩子到人少的空曠地方去,不要被踩踏了錢財不要管了”她掃了一眼,金宅仆人一個沒少。再看來福開了後門,鄰居們倒也規矩,都提著水桶、臉盆來。

祝纓搶先衝到柴房裡,眯著眼睛掃了一下屋裡,抽了抽鼻子她聞到了油的味道

著火必有起火點,以祝纓的經驗,越易燃的就越好,否則就要添些引火助燃的東西。油、輕紗布料、乾草、枯枝是最好的。

鄰居們齊來滅火,祝纓也不搭把手,她抽了幾根乾柴,揮滅了上頭的火,提著乾柴走了出來。

張仙姑在外麵急得要命,幾次要進去都被金大娘子和祝大拽住了。看到女兒出來,張仙姑急得哭了“這麼多人,你逞的什麼能”

祝纓搖搖頭“這事兒不對,你們聞聞。”

祝大道“有油味兒。”

張仙姑第一個說“有人放火”

金大娘子道“我們與人往日無冤、近日無仇”

祝纓護著他們往空地去,低聲說“先滅火,總能查到痕跡的。”

火勢很快被控製住了,金大娘子先謝了鄰居,鄰居們都說“以後小心些。”、“受驚了吧快查點財物有無損失。”

突然有一個人說“哎喲,這是什麼誰丟的東西麼”

此時晨光初現,他挪開了腳,鄰居們勉強看到和著泥水的地上出現一個半個巴掌大的物事,硌到他的腳了

在場的都說不是他們的,遞到金大娘子手上,金大娘子說“怕是哪家的對牌吧。”

祝纓心中一動,說“先留下來,等會兒點一點財物有無損失。”

金大娘子道“好。”

鄰居們都說“哎,派人給你當家的送信,叫他來看看吧。”

金大娘子也答應了。

鄰居們才要散去,又有了新發現,一個鄰居在牆根底下發現了一把短刀,揀了起來問道“還有人掉東西了嗎”

依舊是無人認領,所有人都覺得奇怪,今天怎麼回事

金大娘子接過了短刀,拂去上麵的泥水,將它遞給了祝纓“三郎,你看看,這是什麼字兒”

短刀上鐫了一行小字後學羅登敬獻大公子。

祝纓道“勞煩諸位街坊再看一看,地上還有沒有丟失無主的東西”

最後竟又找到了一根踩彎了的金簪子,事情太蹊蹺了,鄰居們都不急著回家了。

祝纓提著一根乾柴,在地上走了一圈,在人們看不太懂的幾個地方畫了些圈兒,又借了鄰居一架梯子,攀上牆頭看了一圈。接著出了後門,又在街上畫了幾個圈,圈子間隔開始有些亂,後來就很均勻地向外延伸,直到消失在大街邊的排水渠裡。有的圈子裡有腳印,有的圈子裡亂糟糟的什麼也看不出來。

祝纓道“有賊,請諸位街坊不要踩到我畫的圈兒。大嫂,報官吧。”

鄰居們都看得很新奇,也想繼續看下文,都說“不必大娘子自己去,我們去”

祝纓道“大嫂,咱們叫人去給金大哥報信,檢查門窗,清點財物,好應付官司。”

不多會兒,萬年縣的差役就到了,鄰居們又有自告奮勇幫忙看家的,也有要幫忙看著祝纓畫的圈兒的,也有要幫忙找人寫狀子的。十分熱鬨。

祝纓也被擁簇著一同到了萬年縣。

萬年縣近來被王雲鶴逼得很緊,很快接了狀子,又看了證物,道“羅登”

羅登是個官員,萬年縣知道他,派人請他過來協助,羅登派了個仆人拿著他的帖子過來應付官司。萬年縣問道“你可認得此物”

仆人倒也痛快“我家官人孝敬陳相家大公子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讓你打NBA,誰讓你泡女星? 都市之不死仙主 十二金仙風之篇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劍影俠蹤之武林穿越 淩霄蒼穹錄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閃婚七零,嬌小姐搬空家產去隨軍 我有無敵艦隊 考古係學生召喚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