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成果_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20章 成果(2 / 2)

祝纓仿佛也就是順口說了那麼一句,又帶著人四處逛了一陣,等她回府衙的時候,又帶了半車的小玩藝兒回家。有些吃的就讓放廚房裡,看巧兒和林寡婦怎麼收拾,其他的都給大家分一分。也有些做工粗糙的簪子,也有些造型古樸的雕塑,還有小花布方巾之類。

分完了,祝纓回到前麵書房,抽出卷圖來仔細研究。這是根據趙蘇、蘇鳴鸞等人的草圖、情報,再從黃十二郎那兒搜出來的一些利基奴婢的口中問一點信息,又結合了朝廷裡的一些記載之類繪製的附近的輿圖。祝纓著重研究了一下關於利基族的部分。

與所有的輿圖一樣,它都不是特彆的精確,因為從來也沒有一個比較細致的測量。奇霞族對於利基族的描述比較籠統,而利基奴婢字也不識字更是隻能有“七個山頭像一家人”這類比喻一樣的說法。

能最精確數據的反而是一些膽子大的商人,他們還能標記一些物產。但是也不好講。山路多盤旋,“三天山路,每天三十裡”這樣的說法,也不能將這片地區的實際麵積做個大概的估算。

都是比較模糊的來。

有比沒有強,她還是差不多地畫了張圖。

利基族這地盤也比較有意思,它的北麵是一條大江,兩岸高山峭壁,這條江就成了與北麵朝廷統治之地的天然分界線十分清晰。反是與南府這邊,邊界模糊。那條江,轉個彎兒,又被引水、挖掘,向祝纓上次進京乘船所行的運河了其中的一段水路。

可以說,這些“獠人”是被水和山隔離於“人世”的。

祝纓伸手在這張圖上指指點點,指尖在一片地方上畫了個狹長的圈。她問顧同:“南府有沒有什麼好狗”

顧同吃一驚:“老師說的是”

“以往不得閒,今年想獵一圍。”

顧同笑道:“有的靠山那邊兒也有獵人叫上幾個,什麼都有了,他們也會設套等麥收之後,春耕還沒開始,也不怕踩壞莊稼,天也暖和了,野獸也出來了,正好誒錘子”

錘子悄悄地蹩到門邊,還是被顧同發現了。祝纓問道:“怎麼了”

錘子被叫破,也就大方一點閃身出來,說:“大人,我有件事兒想求大人。”

“什麼事進來說。”

錘子反手從一旁掏出了石頭,兩人一同進了書房。石頭有點懵懂,又有點局促,一個勁兒地看錘子。錘子用力咽了口唾沫,對祝纓揖了一揖,道:“大人,能給我們取個名字嗎要像,嗯,就是那個仇掌櫃一樣。”

祝纓感興趣地看著他,她本來對錘子就有些親切感,但是以己度人,並沒有馬上給錘子安排太多。現在錘子自己提出來了,想是受仇文的影響。仇文的來曆淺看起來在利基族裡應該也不是貧苦出身,是在寨子裡受了傷害,才覺得寨子裡有些風俗實是惡習。

仇文的腦子也比較靈活,識字、會做生意,這樣的人,他在利基族的本事應不止於做一個商人。

仇文與錘子既是同族,親密些又在情理之中。仇文的看法也會影響到錘子一些,促成他有這個請求。

祝纓道:“這是你自己的主意呢還是仇文教你的”

“我本來就想的,他也說這樣好。”錘子心裡是緊張的,他不想回山上,也不想離開祝纓。

祝纓道:“老實說,為什麼想是因為蘇喆嗎”這孩子從跟蘇喆鬨完一場之後就有點心事的樣子,蘇喆走後,過年這幾天他跟放了鷹似的撒歡兒,那股小孩兒的勁攔都攔不住,也更愛笑了。

錘子的緊張淺淺地浮了一點到臉上:“不、也、也不算”

“名字是你父母給的,你就算用自己的名字,我也不會趕你走。”

錘子道:“我還是想要一個。”

祝纓不想為難小孩兒,道:“罷了。取名就取名。”

顧同理所當然地認為錘子的名字應該由祝纓取,笑道:“老師是應該賜個名給他。哎,錘子,你姓什麼”

錘子道:“我跟大人姓。還、還有石頭,我們倆一塊兒吧,我們說好了的。”

顧同也不覺得有問題,仆人隨主人的姓也比較常見,且顯親近。從小養大的,還真頂用。

祝纓道:“你不記得自己的姓氏了”

錘子搖了搖頭,實是沒什麼記憶的。祝纓道:“好吧。”

她也曾動念將錘子養作弟子,取個名字還由她家裡養著,也不算突兀。她想了一下,道:“石頭還是取個筆劃簡單的名字為好。”

她將兩人的名字保留一點以前的痕跡,石頭就叫祝石,這個諧音十分吉利。錘子的名字,如果叫個“煉”筆畫又多了一點,祝纓看了看兩人,心道:反正錘子學習好,筆劃就多一點也無妨。

“百煉成鋼。”祝纓對錘子說,“你年紀雖小,已經吃了許多苦,那就不要白費了這許多苦頭。”

她寫下了二人的名字,一人一張紙,讓他們記下。石頭識字慢,石字他認識,高興地接著了。錘子將紙很認真地看了看,鄭重地拿著,用力點了點頭。

祝纓摸摸他們的頭,說:“這下可以放心了嗎”

錘子笑笑,祝纓彎出小指,跟他拉勾:“呐,你們兩個好好地用功,好好地住在家裡。”

錘子大大地放心了,伸出了小指頭勾住了她的手指,石頭也忙伸勾出個小指頭:“還有我。”

三人拉了勾,仿佛有了一個共同的秘密一樣,祝纓道:“去背書吧。”她這麼大的時候,最想的就是能夠讀個書,理所當然,就讓錘子念書。石頭,她承認有點兒放鷹。錘子已經將識字歌都背全了,現在是將字給記牢。

然後祝纓打算拿史書給他開蒙,而不是常說的五經。她也不打算照著史書的順序講下去,而是從其中抽取幾段,幾個故事,讓錘子從中學道理,故事也好記。配著些算學等知識,六藝也學一些,學上幾年,再讓他去讀那些個經籍。

對蘇喆,她也打算這麼教,第一篇她已經選好了陳涉世家。都給教成了守朝廷禮法的人,還有她什麼事兒落她手裡,就得先學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等蘇喆從山上回來,這兩個小家夥就是同門了輩份麼,各論各的。

錘子高高興興地拉著石頭走了,顧同道:“這小子好運氣,倒投了老師的緣。”

祝纓道:“他自己肯用功。倒是你,大半年過去了,各司你也都沾了一圈兒了,覺得自己行了嗎”

“嘿嘿,學生麼,還是差了一點兒。”

祝纓道:“不要嘻皮笑臉,跟你說正經的,你不能總在我這裡吧”

“那也得老師身邊有個合用的人呐項二跟他妹子還有胡娘子,他們可用是武,文字上麵,您得有人跑不是”

祝纓道:“罷了,你將書再溫一溫,過幾天隨我去看府學選拔的考試。”她想在自己的知府任上將顧同也放出去做個官才好。顧同是正式的讀書人,起手是官,又年輕,前途也會比較好。因為是自己第一個“學生”,她就要多上心一點。

一個地方官,除了六司事務,學校也是要注意的。顧同以前隻是上學,沒有經曆過管理。祝纓就帶他往府學去。

府學的考試是被延期的,現在才開始。祝纓按照自己的想法,先給各縣保留了名額,餘下名額才是考取,為此她還用心勸說了南平縣的學生。隻可惜荊綱已經走了,不然還能拉他一起來閱卷的。

考生們先到府城集合,也有提前到的,也有趕到開考前到的。然後是考試,祝纓也還是照著自己以前的辦法來糊名、逐項打分。最後一總算出成績來。

鄒進賢等人很樂於接受“糊名”,他們一向認為府城、即南平縣城學生的成績是優於其他三縣的,憑真本事當然好也好讓下麵的土包子知道知道斤兩。一旦解糊名,出來還是他們多,鄒進賢等人的自尊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同樣的,這樣考進來的其他的學生也更容易被他們接受。

比較讓鄒進賢意外的是,福祿縣的學生除了保送的名額之外,竟又有兩個人考上了。一旁趙振很得意,大聲說:“府君在福祿縣播的種子結出籽兒了”又吹噓了一回。

祝纓掃了他一眼,他忙將頭低了下去。

祝纓對府學生也還如對福祿縣學生一樣給補貼。她重新定了對府學的策略,考試定等級,一等獎錢帛若乾、二等減等、三等再少一點,頭等一人、二等兩人、三等三人。又發鋪蓋,每季供些紙筆。同樣的,管理也更嚴格,黜退的規定也嚴格了。

府學生也沒有農忙的假。

一切忙完,已到了正月末,二月便正式開始新的學年。

便在此時,集市那位老者於二月初的一天早上帶著自己的兒子摸到了府衙,說是要找錘子和石頭。兩個小孩兒雖然取了新名,衙門裡還是叫著他們的小名,聽說找他們給指了路去後衙。

祝煉跑了出來,老者道:“又長高啦。”

祝煉踮了踮腳尖,老者的兒子捋須一笑,這是一個紅臉龐的中年人,留一把胡子。老者道:“大人叫我們捎的信,我們捎到了,有回信啦。大人忙,這幾天也不去市集,我就來說一聲。”

祝煉道:“我去回稟大人”

他蹬蹬地跑進又蹬蹬地跑出,說:“大人請你們進去說話。”

祝纓在簽押房見的他們,說的也是利基語,她第一次見老者的兒子,遠遠看著他的步伐與姿勢,近了再從上到下打量一回,就對他有了個初步的估計。她見過阿蘇家寨子裡的貧苦人和奴隸,利基族的情況也當與之相仿,則這位中年男子當如仇文一般,在寨中生活算小康。

她說:“你們辛苦了。”

對方也客氣了幾句,祝纓又問這中年男子怎麼稱呼,男子的名字是“狼”的意思。

狼兄帶來了頭人的話,頭人說“各人管好各家事”,狼兄對祝纓轉述:“頭人說,他會管好寨子的。”

祝纓心道:那就是不肯移送了,也罷,反正我已經把話送到了。

她說:“那便好。”又讓人拿出些錢帛來給這父子倆以示感謝。

父子倆隻肯取一點布,老者道:“因為他跑了路,取一雙鞋就好。”

祝纓就給了他兩匹布:“犯人沒抓到,說不定還要你再跑一趟。”再讓顧同和祝煉送他們出去。

顧同送完人,同祝煉一道回來,兩人都眼巴巴地看著她。祝纓道:“看我乾什麼又不是打人,一巴掌打過去就能聽到個響脆的,要有耐心。”

祝煉道:“那我去寫字。”

顧同見祝纓要寫奏本的樣子,忙上前給鋪紙,問道:“老師要向朝廷奏本說利基族的事兒麼難道也是先開榷場聽起來那邊兒不是很熱衷啊,現在是不是早了些”

“不是他們。”祝纓說。

她要寫的是請求國子監給多留幾個名額,之前南府學子的反應提醒了她,如果僅從現有的名額裡擠出分配給各府縣的固定名額,那是不行的,必有人反對。所以她現在想的是,國子監擴招一下現有的名額不大動。

人口稠密的州,下麵是直接管縣的,全國攏共算起來九百個左右的縣,不到一百個府、州。如果每個縣都要兩個名額,那人數是太多了如果以府、州為單位,每府來兩個,估摸著也就多上二百人左右。這個數目朝廷應該能夠接受了。

理由她都想好了,要使偏遠地方能沐王化。再舉一下福祿縣的例子,在那之前連課本都有訛錯,還談什麼“教化”對朝廷能有什麼感情

她還要繼續給王雲鶴寫信,重申觀點,“隻有參與了,才能有感情”,一直跟朝廷沒有直接一點的互動,就是交稅,一個弄不好又倒欠朝廷錢糧,鬼才喜歡這個朝廷。

她又分彆寫信給鄭熹等人,也是通個氣。鄭熹現在是禮部尚書了,他大舅子還是國子監,這不正好落這兩人手裡不趁現在提,要等到什麼時候

她又給陳巒等人寫信,也說了自己的想法,再安排趙蘇,讓他提前知道,萬一有人問起,他也好準備個說辭。

這封奏本祝纓字斟句酌,改了三稿,足寫了小半月才寫妥當。

寫完了,她又不急著發往京城麥收開始了

祝纓對這次麥收十分的重視,南府宿麥以麵積論已播種了全府糧食麵積的四分之三,其中福祿、思城縣幾乎全部,南平、河東的一半多一點,都已種完。現在是收獲的時候了。

這一次,祝纓將其他的事情都放下,專心協調各處麥收。無論是收獲、晾曬、儲藏等事,隻要有問題,隨時都可以向府衙反饋。

等到收獲完畢,各縣報上來畝產,與祝纓估計的所差不大祝纓先具本奏明了收獲的情況,南府今年秋天就能全部種上了,她盯到明年收獲的時候如果沒問題,那就差不多穩了。

奏本入京,冼敬大喜四分之三,那跟全部種上也沒什麼區彆了天地良心,他等了多少年了再不成,他都要調出戶部,給彆人做嫁衣了

王雲鶴與施鯤也很高興,他們倆甚至跳了起來。施鯤哈哈大笑:“當年派出這許多人出京,終於有了成效了”

新入政事堂的鐘宜見狀,捋須而笑,心道:不想當年那個貧兒竟成棟梁了。

那一邊,鄭熹、冷侯都很高興,鄭熹是因為祝纓不避艱險做出了成績,冷侯是因為他兒子冷雲也上表了,南府種成了,再算上其餘兩府,約等於冷雲成功了一半兒。董先生到底老成,給冷雲盯著,發現再往南一點的地方,就不太適合種麥子,申請種雙季稻,目前也在試著。這就是他自己的想法了,冷侯因此更加開心

皇帝也難得高興:“不錯還算順利”下旨獎賞祝纓,賜了錦衣、腰帶等物。

這邊獎賞還在路上,那邊祝纓的信、新的奏本緊接著就送到了京城。她要為天下各偏遠州府再搶倆名額。

想當然耳,朝上肯定會爭吵一番的,這事兒不扯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的,明年能通過都算快的。

她奏本遞上,又將此事放下,對顧同道:“走咱們打獵去”

顧同原本以為是到城郊打打兔子野雞什麼的,沒想到祝纓還帶了帳篷之類,越走越偏,眼看到了山邊。

顧同大吃一驚:“老師,這是要到哪裡打獵”

祝纓笑道:“進山。”,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 末世重生,掠奪男女主異能會上癮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