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貪多嚼不爛
“古處長,海教授,周總工,高廠長,徐廳長,說起來人很多,但真正屬於你這個滄化科貿的人,可一個都沒有啊。”鄭立農接過高凡的話頭說道。
高凡一愕,臉上也不禁有些尷尬,他爭辯道:“最起碼,古處長應當算是我們滄化科貿的人。我和他談過的,他說他更喜歡在企業裡的工作,不打算回科委去了。”
“力量還是太薄弱了。”鄭立農搖頭道,“你們的維生素c項目,一年4000萬美元的銷售額,差不多是一億人民幣,一般的國營大型企業都沒這麼大的產值,可你看看,你手上有什麼能用的乾部?
“如果未來你們要擴大產量,做到2個億、3個億,甚至10個億,所有的管理工作,還是靠你這個18歲的小年輕嗎?”
高凡不吭聲了。
鄭立農看到的問題,高凡哪裡看不到。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維生素廠投產開始,這半年多時間裡,高凡就像個救火隊員一樣,哪裡有險情就衝到哪裡,忙得腳不沾地。
維生素廠是在原來延秀化肥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多數的乾部職工都是延秀化肥廠的老人。維生素的生產與化肥的生產完全不同,乾部職工們在生產過程中鬨出了無數的烏龍,讓高凡苦不堪言。
在對延秀化肥廠進行改組的時候,高凡留下了原來的廠長殷寶文,讓他負責廠裡的日常管理。殷寶文倒是兢兢業業,無奈年齡大了,管理手段有些僵化,對於新的生產流程更是無法適應,很多時候無法跟上高凡的節拍。
幸好,高凡還有高逸平這樣一個堅強的靠山。在生產最緊張的時候,高逸平從滄海化肥廠派了一批得力的乾部和技術員過來協助,北大的海青文、楊凱等人也在技術上提供了支持,這才使得維生素c的生產沒有出岔子。
也正是因為看到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這些問題,高凡才放棄了進一步擴大產能的打算。他認識到,現代化大工業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人才的積累與技術的積累同樣重要。他決心要花一些時間來培育自己的管理班底,以便應對未來的挑戰。
“你太急躁了。”鄭立農說道,“年輕本來應當是你的優勢,結果卻成了你的缺點。作為一個年輕人,你應當有更多的耐心。而你卻急於求成,什麼都想插一手,最終就是一個貪多嚼不爛的結果。”
“我總覺得,咱們和西方國家相比,差距太大了,需要迎頭趕上才行。”高凡解釋道。
鄭立農道:“你對迎頭趕上這個詞是怎麼理解的?是今天建個廠子,明天就趕上了嗎?如果有這麼容易,建國到現在已經35年了,我們豈不是早就天下第一了?”
高凡再度無語。
作為一個穿越者,高凡自然知道中國真正說得上全麵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是在40年後。即便到了2025年,中國還有諸如指甲剪、圓珠筆頭之類的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沒有摘完,工業增加值隻相當於“外國”的三分之二,令無數熱血青年扼腕不已。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確沒有必要過於性急的。
可是,沒有他這個穿越者的世界是如此,有了他這個穿越,還是如此,他不是白穿越了嗎?
“下一步,你有什麼打算?”鄭立農換了一個話題,對高凡問道。
高凡道:“目前還沒考慮好。維生素c的生產還需要進一步磨合,不過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日常管理有殷廠長和古總他們盯著也夠了。
“化學清洗劑這邊的業務形勢不錯,去年光是出口日本就達到了100萬瓶,創彙將近800萬美元。今年的銷售情況預計和去年差不多,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幾家日化廠商也開發出了同類產品,對我們形成了競爭。”
“你們能競爭得過嗎?”鄭立農關切地問道。
高凡點點頭:“問題不大,我們的產品有一些獨到之處,和日本產品算是各有特色,維持目前的銷售量是沒問題的,但要進一步擴大銷售就不容易了。
“我原本也沒指望這樣的產品能夠獨占日本市場,畢竟日本在精細化工方麵是有很強實力的。”
“嗯,能維持住這個規模也不錯了。一年800萬美元的出口創彙,彆說是在茂林省,就算在幾個沿海省份,也算是明星企業了。”鄭立農評價道,“除了這兩個產品,你們公司還有什麼彆的產品嗎?”
“再就是維生素e了。先前因為忙著搞維c,把維e的項目耽擱了。上個月,我們的維e生產裝置已經投產了,放在原來武源化肥廠的廠區。武源化肥廠的老廠長龐忠民現在是維e項目的負責人。”高凡彙報道。
鄭立農道:“我聽你說起過這個項目,好像你最早就是想先上維e的,後來聯係上了哈奇集團,才臨時轉向了維c。維e項目的預計產出怎麼樣?”
高凡道:“我們的設計產能是年產100噸維e,主要是出口,目標客戶還是美國的那些飼料廠商。按目前國際市場的價格,100噸維e的銷售額大概是330萬美元的樣子,利潤在100萬美元左右。”
“這又意味著一年330萬美元的創彙了?”鄭立農問。
高凡搖搖頭:“這倒沒有。生產維e的兩種主要原料,三甲基氫醌和異植物醇,都需要進口,成本在200萬美元以上。我們能夠拿到手上的外彙,也就是每年100萬美元而已。”
“而已……”鄭立農重複了一下高凡的用詞,笑著說道,“100萬美元也不能算是而已了,你要知道,咱們國家為了獲得100萬美元的外彙收入,需要出口多少石油和礦石。”
高凡也笑了,他說道:“鄭部長批評得對。不過,我們的目標肯定不是每年賺回100萬外彙就夠了。
“維e隻是一塊問路石,我現在正在安排人開發其他維生素產品的生產工藝,未來我們還會推出維a、維b、維d之類的產品,每個產品賺個幾百萬美元,積少成多,最終的規模不會比維c項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