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木介和岩井二郎得到了一個讓他們很失望的答複。雲中明告訴他們,楓林所正在對自己擁有的i線光刻膠和krf光刻膠配方和生產工藝申請國際專利,森穀會社可以獲得專利授權,但獨家買斷是不可能的。
“我們對這種方式並不感興趣,我們不希望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競爭上。”藤木介滿臉寫著“不高興”三個字,對雲中明和畢連生二人說道。
“我們非常抱歉。”雲中明道,“上級指示我們,要更多地參與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中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所以,我們已經決定要自己生產光刻膠,並且在國際市場上進行銷售。這樣一來,對森穀進行獨家授權就不可能了。”
“什麼,你們也打算生產光刻膠?”藤木介有些意外。
“那是當然。”畢連生插話道。
藤木介這話實在有些傷人了,我們自己開發出來的技術,憑什麼就不能生產呢?
藤木介也覺得自己失言了,趕緊糾正道:“對不起,我的意思是說,你們打算把自己生產的光刻膠銷售到中國之外的市場上去?”
“是的,這是上級給我們的要求。”雲中明道。
他這話半真半假。真的部分在於科工委的確是向楓林所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假的部分則在於,這個想法最初是由楓林所向科工委提出來的,科工委隻是在楓林所的請示報告上做出了批示而已。
雲中明略去了楓林所主動要求這一點,說到底還是因為底氣不足,生怕被這兩個日本人鄙視。
事實表明,雲中明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聽到雲中明的回答,藤木介毫不客氣地進行了打擊:
“恕我直言,貴方的這個願望是非常美好的,但可能有些低估了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
“你是說,我們的產品無法打入國際市場嗎?”畢連生問道。
藤木介向畢連生微微欠了欠身體,至於是表示尊重還是表示歉意,就不得而知了。他說道:“畢先生說的,正是我想說的意思。”
“為什麼呢?”畢連生問,“如果貴公司獲得我們的專利授權之後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進入國際市場,為什麼我們作為技術的原創方,產品反而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呢?”
藤木介露出一個矜持的微笑,說道:“雲先生,畢先生,我非常理解你們的心情,對了,也包括你們的上級的心情。但你們必須承認,中國脫離國際市場的時間太長了,對於國際市場上的規則的認知,相對來說是比較有限的。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上的客戶對於中國的了解也非常有限。集成電路生產對於原材料的質量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客戶不會貿然使用一家沒有應用經驗的生產商提供的產品,尤其是當這家生產商是來自於中國的時候。”
“那麼,照藤木先生的意思,中國企業就永遠都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嗎?”畢連生不憤地問道。
藤木介依然是露著那副欠揍的微笑表情。他有經驗,知道在忽悠人的時候,使用這樣一副表情能夠給談判對手製造出一種心理壓力,似乎自己所說的一切都是非常可笑的。
“其實,中國的朋友們完全不必這樣心急”藤木介用一種推心置腹的口吻說道,“一個國家的產品要想獲得國際市場的承認,是需要一些耐心的。日本在30年前也麵臨過這樣的困擾。我們是經過了30年的積累,才最終獲得了歐美國家企業的承認。”
“你們是怎麼做的呢?”雲中明下意識地問道。
藤木介的話,實在是太具有誘導性了,讓人情不自禁地就想了解一下更多的細節。而這樣一來,談話的主動權就落到藤木介的手裡了。
“作為一個後進國家,彆介意,我不僅僅是說今天的中國,也包括30年前的日本,一開始就向國際市場推出高技術產品,是操之過急的。日本當年采取的策略,就是先專注於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讓國際市場接受日本產品的品牌和信譽,認識到日本企業的工作精神和誠信理念。
“隨後,再逐步地提升產品的技術檔次,從低端到中端,最後才到高端,這個過程,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光刻膠這種產品,毫無疑問,是屬於技術皇冠上的明珠,是具有極高技術含量的。在國際市場尚未接受中國的初等工業品的情況下,直接推出最高等級的工業品,我想國際市場上的用戶應當是難以接受的。”
藤木介悠悠地說著,頗有些循循善誘的味道。
“但我們這次研發出來的i線光刻膠和krf光刻膠,的確是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我們檢索過文獻,目前國際市場上已經出現的i線光刻膠,性能指標是不及我們的。”畢連生爭辯道。
藤木介點點頭,道:“我承認,貴所這次推出的i線光刻膠,在某些性能指標上的確能夠與日本以及歐洲的精細化工企業相媲美,和森穀的產品相比,也是有其可取之處的,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進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是,商業和科研是不同的。商業除了要考慮技術的先進與否之外,還要考慮生產企業的品牌與信譽。正如我前麵所說的那樣,國際市場上的用戶並不了解中國,他們憑什麼相信你們的產品具有可靠的性能呢?”
“他們可以對產品進行檢測啊。”畢連生道。
藤木介笑笑:“對於國際大企業來說,對一家毫無名氣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進行檢測,是浪費時間的行為。”
“這怎麼會是浪費時間呢……”畢連生的聲音弱下去了。
他是真的不懂得國際市場是怎麼回事,想和藤木介爭辯,也無從說起。
換成中國的機構,比如楓林研究所,聽說某個國家的一個企業生產出了一種新的產品,性能比傳統產品更卓越,肯定是會有興趣去了解一下的,花一些時間去檢測對方的產品,完全是值得做的事情。
但照藤木介的意思,國際上的那些大企業,是不屑於這樣做的。
因為……它們是國際大企業呀!
就比如說,畢連生家裡的手電筒壞了,他肯定是要大卸八塊去修理的,拿著鉗子改錐電烙鐵啥的,忙乎一下午,把電筒修好了,這叫成就感。
而外國人就不同了,聽說外國人的電視機壞了都是直接扔掉的。不,甚至都不用壞掉,隻是因為嫌棄電視機舊了,他們也會扔掉,然後換一個新的。
人家外國人就是這樣做事的呀!
喜歡滄海揚帆請大家收藏:()滄海揚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