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九月初六早上紅棗正在主院西廂房聽雲氏和管事說話,聽門的小丫頭忽然跑到堂屋門口往裡張望。
綠茶瞧見跑過去問了幾句話,然後轉回身又和雲氏耳語了兩句。
雲氏一聽便擺阻止了管事的話,站起身笑道“尚兒媳婦,你娘家來人送重陽花糕和重陽節盒,你同我去堂屋見見”
紅棗聞言便是一怔。
九月農忙,莊戶人家忙秋收還忙不過來呢,哪裡有閒心過什麼重陽節
反正過去幾年,紅棗在高莊村根本就沒聽說過重陽節,也壓根沒吃過什麼重陽花糕和重陽節盒。
紅棗沒想到她爹娘會給她送重陽糕,一時聽說心裡自是激動她爹娘若不是想著她,紅棗心想哪裡會在農忙時候想到隻城裡人才有的重陽節,然後來給她送糕
“是,娘”
紅棗站起身答應,再抬頭便是一臉燦爛歡喜。
雲氏看到紅棗臉上瞬間湧現出來的喜氣,不覺輕歎尚兒媳婦平時看著跟沒事人似的,雲氏暗想不露一絲端倪,但其實內心裡卻還是想家想她爹娘的。
李家來送禮的是四丫的伯母餘曾氏和張乙的娘張趙氏。
紅棗看餘曾氏和張趙氏兩個人雖說沒穿長袍,也沒係裙,但身上的衣裳是一色族新的紫紅細棉布,頭上也簪了足有巴掌大的粉色桃花菊,便知家中平安無事,這臉上的笑便更甚了。
餘曾氏和張趙氏兩個人進屋時手裡捧著王氏送來的禮物。
禮物是兩個食盒,每個食盒上插著一麵紅粉黃綠藍五彩紙做的重陽旗。
這年頭還有五彩紙紅棗心中訝異,定睛細瞧,然後方才看到每麵旗幟都是由許多的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彩旗糊拚而成。
紅棗目數了一下,發現大彩旗的每條邊都有九麵小旗幟如此所有小旗加到一處,足有整整四十五麵小旗。
小旗上剪出牙邊以及水浪雲絲等各色花樣,旗子的中間貼了金紙剪成的圓圈,然後圓圈上拿黑墨寫了“令”字。
紅棗還是前世小時候才見過這樣的重陽小旗,現當下見到,不覺分外親切。
餘曾氏和張趙氏都是頭回出門做客,當下都頗為緊張進門時兩人從碧苔、金菊麵前走過,都沒能留意到一直盯著她兩個看的丫頭。
進門先拘謹地問了雲氏的好,然後便呈上禮物。
陶氏和安棋上前接過食盒轉放到堂屋的八仙桌上。春花和綠茶拿來矮凳給餘曾氏和張趙氏坐,然後又有小丫頭送上茶來。
看著餘曾氏和張趙氏捧著茶盞不喝,雲氏知道兩人拘謹,便在依禮問了李滿囤、王氏的好後轉與紅棗道“尚兒媳婦,你娘既打發了人來瞧你,你這便就領了她們去你屋說話去吧”
然後雲氏又對餘曾氏和張趙氏道“兩位嬤嬤既然來了,便和你們姑娘好好說回子話,然後吃了飯再家去。”
紅棗聞言自是求之不得。她給雲氏告了退便領了人出了主院,回自己的西院。
出了鴉雀無聲地主院,餘曾氏舒了一口長氣後方才放鬆下來,然後也終於認出了她身邊走的兩個丫頭便是她的親侄女碧苔和金菊。
金菊對上餘曾氏的眼睛,忍不住衝她抿嘴直笑,但並不上前。
餘曾氏見狀立就放了心。
金菊笑的時候雖然不似先前在家那樣敞著嘴傻樂,餘曾氏想但歡喜時眼睛裡的光卻是沒變可見孩子在這兒學到了規矩且未曾受啥大委屈。
這就好
餘曾氏接著又瞧紅棗,眼見她頭上簪了兩隻金如意,然後插了支一朵花心黃色,花瓣尖綠色,花瓣邊白色,花瓣粉紫色的四色絹花,不覺心說小姐這頭上的金簪倒也罷了,這絹花卻是做得巧,四色絹布無縫地縫在一起,瞧著跟真花似的
隻這世間又哪裡有一朵有四個顏色的真花呢
進到西院,紅棗方才笑道“曾媽媽,我爹、娘、弟弟身子都好吧”
“好,好”餘曾氏趕緊回道“小姐,太太使小人捎話給您,讓您隻管放心,家裡一切都好”
“再就是家裡水稻也都割好了,再有三個好日頭就能入倉了”
“玉米還在收,”
紅棗
紅棗等餘曾氏說完,方才問道“餘媽媽,今兒你們是怎麼來的”
聞言餘曾氏方才想起趕車送她們來的潘平。
餘曾氏道“小姐,小人們是坐潘平的騾車來的。但到了二門,就隻我和張嫂子能進來。”
紅棗點點頭,叫小丫頭道“黃鸝,你跑去告訴陸虎和小喜,桂莊來人了,讓他們去看看門房給安排在哪裡了記得拿些茶水點心過去”
“然後再告訴穀雨和小樂,讓他們去梓莊告訴張乙,就說他娘來了,讓他趕緊家來”
張趙氏今年雖進了不少次城,長了不少的見識,但對於謝家還是有種本能的畏懼她自從跟著兩個穿裙子的門房婆子進了二門後,便一直低著頭,並不敢東張西望。
現聽到兒子的名字,張趙氏終於抬起了頭,然後便看到自己站在一個院子的前廊上。
紅柱子紅靠欄的前廊,柱子上刷的紅油漆透亮得跟水盆裡的清水一樣照出人臉;廊下橫梁掛著許多鳥籠,裡麵蹦跳著淺粉、翠綠、鵝黃等各種從沒見過的鳥兒;廊前的院子挨著房屋種了好幾棵楓樹,正是楓葉紅的時候,一院紅葉灼燒得比夏天傍晚的火燒雲還要熱烈;院子的中心有一個圓形的紅漆花架,花架上堆疊了有幾百盆聞所未聞的奇花
張趙氏從沒見過有這許多好看的花,好看的鳥以及好看的人的院子,一時間竟看直了眼睛,心說我這不是到了天宮了吧
“張媽媽,”紅棗告訴張趙氏“今兒張乙一早就去梓莊看收成去了,現打發人叫去了,有半個時辰就能家來”
時張趙氏腦海裡全是紅棗院子裡的盛景,聽說兒子不在,竟難得的沒哭。
夢遊一樣地跟著餘曾氏往前走,結果走到臨近堂屋門的地方,張趙氏鼻尖嗅聞到一股辛香,然後便忍不住“阿嚏”一聲打了一個噴嚏。
張趙氏被自己的噴嚏唬住,頭立刻便嚇得又垂了下去。
紅棗前麵聽到,回身笑道“門口這兩盆茱萸的味道有點辛,初聞到難免不適應,一會兒習慣了就好了”
張趙氏知紅棗如此說便是為自己揭過此事,心裡自是感激。
進屋坐下,碧苔、金菊端了茶水點心進來,然後又有粗使婆子送了剛剛的兩個食盒進來。
紅棗看到花花綠綠的重陽旗,忍不住笑道“餘媽媽,這旗是哪裡做的這麼精致”
餘曾氏道“這是老爺在東街紙紮店訂做的。”
紅棗點點頭,心說怪不得
餘曾氏想想又道“這還是九月初一的時候,老爺太太來城隍廟祈福,看到東街紙紮鋪裡在做這個旗子賣,然後方知道城裡還有重陽節這個風俗。”
“小姐,因為您今年是新婚頭一年,老爺太太不能接您家去過重陽,所以便命小人們把重陽花糕和重陽節盒給您送來”
“重陽節也能歸寧”紅棗好奇問道。
重陽節不是敬老節嗎紅棗心說怎麼這世成了可以和過年、端午、中秋和冬節同等地位的大節
“新婚三年後可以到時老爺和太太就能打發車來接您和姑爺家去了”
這個風俗不錯,紅棗心說可以在四節之外再多一次回娘家的機會。
想了想,紅棗問道“餘媽媽,我數了數,我弟貴中在九月十九過百天。我爹是要辦酒的吧”
“辦的”餘曾氏點頭道“小姐放心,到時老爺太太一準打發車來接小姐和姑爺去吃席”
聞言紅棗點點頭,心說再有十三天就能見到她爹娘和她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