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一回在府城,李滿園跟著他舅哥賺了個盆滿缽滿兩千套七巧板一套七文進價,賣十五文,便賺了十六吊錢,而一百本書四百文進價,賣五百文,也賣掉了九十九本,掙了近十吊錢。
兩下裡加在一處,再去了路上的花銷費用,李滿園淨得了有十一吊錢。
拿一吊錢在府城買了些雉水城所沒有的新鮮物什,李滿園揣了整十吊錢家來。
錢氏見李滿園進門立便高興迎道“老爺,你可回來了”
“對了,我哥呢怎麼沒一起來”
李滿園打發走臨時雇來的車夫方才道“你哥從府城拉回來一車年畫,正忙著收拾呢”
“我約了他明天來吃午飯,你準備準備”
“哎”錢氏看著地上的好幾個包袱高興地應了。
“鄭婆子,”錢氏喚原先的小寡婦現今的李福媳婦“老爺家來了,你趕緊地把這些東西都拿屋裡去,然後殺隻雞燉了做午飯”
正在河邊收拾菜園子的鄭氏聞聲立便丟了手裡的活計走了過來。
“李福呢”李滿園看買的男人不在家不覺奇怪道“家裡的地還沒收完”
“收完了”錢氏道“然後娘來看到,便把李福叫家去幫忙了”
錢氏一點也不想李福去給二房幫忙,但架不住於氏天天來纏為了耳根清靜,錢氏隻得把李福派了過去
“我不在家,娘也常來”李滿園頗為奇怪。
李滿囤知道他娘不喜歡錢氏,實不知他娘來乾啥給自己找氣嗎
錢氏嘲笑道“這不是重陽節紅棗給娘做了一套新綢麵的絲棉袍子和綿裙嗎”
為了在村人前顯擺新衣,現於氏得了新衣便會一改先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秀風範,不惜橫穿整個村子來她家嘚瑟。而當彆人問起,於氏總是一臉慈祥地告訴道“我去看看滿園。他媳婦年青,還不大會過日子。有我在旁邊看著多少好些”
外人聽了不免要恭維一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三奶奶愛子,兒子媳婦好福氣”這類的話,捧得於氏得洋洋,卻把錢氏氣得個半死。
錢氏心說沒你我日子才好真要聽你的,我一準就是第二個大嫂子
李滿園聞言也是無奈,他知他媳婦也不待見他娘。
李滿園不願夾在兩個女人中間受夾板氣便活稀泥道“李福去幫兩天忙也是該的,畢竟哥每天都給咱們接送貴富上放學”
錢氏聞言便不言語了。
對於三年前分家二房得了最大的便宜,錢氏依舊耿耿於懷。
她並不覺得二房兄長李滿倉一年多幫忙接送孩子該如何感激這能抵她家的幾畝地
李金鳳坐在堂屋門前的小竹椅上看到她爹來家並未站起身。
裹腳一年多,現李金鳳的腳依舊還很疼,隻她疼習慣了,日常也能幫著錢氏看扶妹妹李桂圓。
看到李滿園進屋,李金鳳靦腆地叫了一聲爹後又催促她扶站在地上的妹妹道“桂圓,叫爹”
桂圓聽話叫道“爹”
李滿園看到兩個女兒忍不住笑道“金鳳、桂圓,爹從府城給你兩個捎了絨花,一會兒讓你們娘拿給你們”
錢氏一聽就抱怨道“她兩個又不是沒花戴,你又買什麼花府城的東西多貴”
李滿園好脾氣道“難得去一趟嘛,而且這花我在咱們雉水城還真沒見人帶過”
“對了,你也有份”
聞言錢氏說不下去了
屋裡坐下李滿園把裝錢的包袱推給錢氏道“這錢你收起來”
錢氏打開包袱看到裡麵的十吊整錢,不覺驚訝道“這麼多”
十吊錢,都夠她兒子貴富念一年書了
“嗯,”李滿園點頭道“隻靠我和你哥的本錢原是掙不來這些。但這回托大哥的福,紅棗給麵子,賒了價值幾十吊的書給我們去賣,然後又正好賣完了,方得了這些。不然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嘖嘖,”錢氏咋舌“幾十吊說賒就賒。現紅棗得多有錢”
“那不是咱們能想的”李滿園道“我實話告訴你吧。今兒我去謝家,我想著我剛從外麵回來沒穿好衣裳,我就沒說找紅棗,隻告訴門房找張乙。”
“結果門房對我那個客氣啊,倒茶擺點心的招待太太,你想,這都是看誰的麵子還不是紅棗的”
飯後李滿園拿了府城帶來的四色禮去老宅見爹娘。
於氏聽李滿園嘚瑟此行賺了十吊錢,先前的不快立刻煙消雲散,隻關心問道“這什麼七巧板這麼賺錢”
“還是府城人有錢。”李滿園豔羨道“逛廟會的人但凡孩子要,就舍得掏錢買。”
“進價七文的七巧板,貴銀在城隍廟賣十文錢一個還有人還價,我和我舅兄在府城賣十五文一個,都不講價”
“這賣一個賺一個還多,能不賺錢”
“不過說到賺錢還不是七巧板,紅棗女婿寫的那本書,那才叫來錢快”
“那書隻要賣出去一本,就能賺一百文,抵賣十二三個七巧板”
“啊”
不說於氏驚訝,就是李高地都驚到了,忍不住插嘴道“賣書這麼賺錢”
“當然”李滿園驕傲道“要不怎麼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呢”
“似咱們買一本千字文得一吊錢,而自抄一本不過兩、三百文,這賣書可是賣一本賺兩本”
李高地聽著有理,但想想又道“這賣書的利大,本錢也大吧”
李滿園心裡藏不住話,當下便實話告訴道“可不是這回帶進府城的一百本書,都是紅棗先賒給我的,不然隻靠我和我舅兄哪來這麼多本錢”
聽說是紅棗的幫襯,於氏迫不及待地問道“滿園,你下回去府城能不能把你哥也帶去,讓他給你和你舅兄搭把手”
“娘,”李滿園搖頭道“這俗話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我此趟去府城全得我舅兄帶路指點。”
“我舅兄肯帶我去除了是走了大哥、紅棗的路子外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看我媳婦的麵子;二是他兒子還小,現搭不上手,一個人確是忙不過來。”
“不然誰肯把自己的發財路子告訴人”
“再就是我舅兄就一輛騾車,拉貨有限。比如這回從府城家來,他又拉了一騾車的新出的年畫回來賣,而我就是空身人回來。”
“娘,我有自知之明,我舅兄肯帶我這一趟已是天大的人情,我不好再多提要求”
於氏沒想到她不過說了一句,滿園竟就頂了她十句,而且口口聲聲他媳婦的麵子,臉上頗為掛不住,但礙於郭氏在場不好發作,隻得悶氣暗憋。
郭氏聽於氏開口原也是一腔熱忱半個月掙十吊錢的好事,誰不想
她和男人辛苦種菜賣菜一個月不過賺一兩吊錢,剛夠兩個兒子的私塾束脩,而明年她家將是三個兒子念書,開銷會更大。
雖然家裡現在城裡已有三套宅子,其中兩套收租,每月也有四五百錢;在村裡的山頭一年枸杞也能收入四十來吊錢,但郭氏猶嫌不足,依舊恨不能天降錢雨,讓她家越過大房哥嫂才罷
現聽到李滿園的拒絕,郭氏無異於冷水澆頭,心中鬱氣她男人每天接送侄子貴富上放學,偏三房人有了發財的門路卻不肯拉扯她家,真是氣死他了。
李高地倒是深以為然,點頭道“滿園,你說的是。你舅兄肯帶你,是他仁義。你可彆聽你娘的去問,沒得讓人看不起,以為我李家人都賴上他了”
明明是錢家人托賴紅棗發財,李高地想但滿園開口讓錢多有帶上滿倉,便似他們李家人都指望錢家人給幫襯了。
這個人,李高地覺得不能丟
“家裡的,”李高地又和於氏道“滿倉想賣七巧板,還有書,咱們城也能賣。你看貴銀八月節不就賣得挺好”
“幾天功夫掙了三四吊錢。還能顧到家”
李高地可不放心李滿倉去府城,心說去這麼遠的地方,要是有個閃失咋辦
何況家裡日子又不是不能過。
如果可以,李高地也想管著李滿園不給去。
作為莊戶人,李高地實在看不慣李滿園丟下秋收,跑去做買賣的行徑,覺得他忘本。
但李高地擔心他一開口,滿園就跟他哭窮要錢財,便就沒有開口。
李滿倉傍晚家來聽了郭氏的轉述搖頭道“咱們賣菜做的是老主顧生意,如何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何況咱們兒子每天都要上學,賣菜也是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