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適合騎馬的運動鞋,當然是馬靴了。
馬靴,紅棗前世雖沒穿過,但國慶大閱兵時見過啊她還知道裡麵要襯鋼板防被馬踩踏呢
“大爺,”紅棗又問“你騎馬都穿什麼鞋”
“官靴”謝尚隨口道。
“就是你日常穿的黑色高底靴”
紅棗心說單看樣式倒是跟馬靴類似。
“是啊”謝尚點頭。
紅棗“那我也做一雙穿”
謝尚強調“紅棗,這是男鞋,男人穿的”
紅棗不以為意道“那我做雙牛皮的好了,看著一準和你現穿的不同”
搭裙子還是皮靴好看
謝尚搖頭道“再不同,也改不了這是男鞋”
“男鞋就男鞋吧”紅棗跟謝尚攤手“靴子可以把褲腳塞進去,不然褲腳散著,多難看”
男女大防,紅棗可不想因為不小心露了截小腿給人看到這樣的小事而陰溝裡翻船。
當然可以打綁腿,但有條件紅棗還是想穿靴子美貌
謝尚想他媳婦的肌膚確不宜給彆人看到,便點頭道“那你想做便做吧,橫豎是自家的莊子,沒外人”
紅棗耶搞定了
搞定靴子,紅棗又琢磨運動服。
騎馬是室外高速運動,依紅棗的想頭應該整套擋風的衝鋒衣。不過這世沒有前世那種既擋風又透氣還保暖的高科技麵料,紅棗便隻能退而求其次考慮全天然擋風麵料裘皮。
隻裘皮太貴,單做一件運動衣太過奢侈根本原因還是紅棗手裡沒有太多的裘皮。
紅棗思索半天決定做兩個袖套,這樣騎馬時套上,便能似前世擋風衣的收緊袖口一樣能防袖口灌風。
隻做兩個袖套,紅棗覺得意猶未儘,然後便想著外衣不行內衣補,給自己做兩件運動內衣心念轉過,紅棗激動得一拍大腿,心說她早該這麼乾了。
這世的內衣斜襟係帶穿起來繁瑣,遠不及前世的套頭內衣穿起來爽快。
若擔心領口不對,被人看出,紅棗暗想她很可以前世內衣的圓領改成這世的斜領,如此便無縫了簡直棒棒的
想到就乾,紅棗叫彩畫拿原版大紙,她要打板做樣衣
謝尚見狀立便問道“紅棗,你要做衣裳嗎”
謝尚天天都來,紅棗知道自己的動作瞞不過謝尚遂點頭承認道“是啊,做兩件小衣。”
謝尚“那你也替我做兩件吧”
紅棗看著謝尚不說話,謝尚委屈道“你今年都還沒給我做過衣裳呢”
紅棗卒。
因為謝尚的一句話,紅棗給自己做衣服的大計煙消雲散。
紅棗找顯榮要了謝尚的內衣來做樣子,給謝尚打樣衣。
紅棗理解謝尚想穿她做的衣裳的偏執,但卻不敢苟同明明靈雨的針線比她強多了。
謝尚蠻好等她衣裳做好後讓靈雨照樣做兩件穿,偏他不肯,如此便就隻能反過來,她給謝尚做,然後再讓靈雨給她做了。
十月二十四,謝家送謝子安進京的大船回來了。
同船一起回來的除了家信還有一船的北方特產年貨這原就是謝子安往年跑生意的貨船。
紅棗對於她公爹出門做官還不忘給家裡鋪子賺錢頗為服氣,而待聽謝尚念了家信後更是獻上了自己的膝蓋謝子安在讓謝福以六百文一本的價錢賣掉謝尚的兩百本書後為了繼續賺錢直接在京師雕版印書。
這行為在前世就是明晃晃地盜版啊,但這世,謝尚這個苦主則抱著他爹捎來的八十吊書錢笑得合不攏嘴,沒一點怨懟。
紅棗看得眼熱,心說這賣書真是賺錢啊,她得趕緊把雉水謝氏中饋錄整出來,賣錢
雲氏對於兒子的書能夠賣錢也是喜出望外,捏著手帕子擦眼道“尚兒真是出息了”
謝尚見狀嘚瑟道“娘,您看著吧,我會越來越出息的”
紅棗腹誹不過寫了份七巧板的用戶說明書而已
但誰讓兩世都是孩子的錢最好賺呢
這世女人沒地位,還多文盲,也不知道她的中饋錄將來好不好銷
想著兒子寫書和紅棗做七巧板有關,雲氏當下便把謝子安送回家的吃穿各樣都拿了不少給紅棗道“尚兒媳婦,這些給你自用或者賞人”
紅棗看雲氏隻點心果脯之類的零嘴就給了一大箱子,不由心說這麼多東西她哪裡吃得完說不得,必是要送人的。
正想著如何分派,可巧張乙進來回道“大奶奶,銀二爺來了銀二爺說他昨兒風車都賣完了,想再拿兩百件去賣”
“風車都賣完了”紅棗奇道“銀二爺沒說要七巧板”
“這回七巧板生意倒是一般,”張乙如實回道“許是重陽節不少人家都剛買過的緣故。所以這次反是風車好銷。”
一句話,紅棗懂了雉水城消費有限,七巧板的市場飽和了
雉水城太小,她想賺錢,就得不停地推陳出新。
紅棗又問“風車裡什麼顏色最好銷”
張乙道“據銀二爺說桃、粉、天藍等亮色好賣,他希望這回能多拿些這樣的亮色”
好吧紅棗服氣這世人都是少女心
看到一箱子的零嘴,紅棗叫住準備告退的張乙道“張乙,你等等。你替我拿些點心給銀二爺”
李貴銀為人,紅棗想忠厚、熱心,沒啥花花腸子。先她爹被分家,隻他和李貴林兩個每天來幫忙建房,還不挑揀飯食。
老話說“受人點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李貴銀在她家最困難的時候給她家幫忙,她現送他些點心也是應該。
再還有李貴林,她也要一並感謝。
想著李貴林雖是莊戶,但日常卻愛喝兩口好茶。紅棗便拿了兩包茶葉給李貴林、李貴銀一人一包。
再想著兩家都有孩子,而孩子都愛吃糖,紅棗又拿了酥糖和蜜餞給兩人。
最後再給兩家各添一大包各色點心,紅棗方把兩個食盒拿給張乙道“張乙,你告訴銀二爺,這兩個食盒一個給他,另一個請他捎給林大爺”
看張乙答應去了,謝尚方才問紅棗“怎麼,你這東西不捎些給你爺奶”
紅棗眨眨眼“這不馬上就要送冬節節禮了嗎”
“大爺你看,我爹娘那兒也沒送呢”
謝尚聞言便罷了。謝尚對於氏的印象極度不好,剛問一句不過是提醒紅棗大麵上不要出錯而已
李貴銀是個孝順孩子。他一進家放下玩具擔子,便捧了兩個食盒來見他爺李春山。
“爺爺,”李貴銀放下一個食盒笑道“今兒我在城隍廟賣玩具的時候,紅棗讓張乙送了這個給我,您先吃,我去把紅棗給貴林哥的這一份給貴林哥送去”
“等等,貴銀”李春山叫住孫子問道“你剛說這是紅棗給你的”
“還給了一份給貴林”
“是啊”李貴銀喜滋滋地笑道“我聽張乙說這都是謝老爺剛從京裡捎回來的”
“紅棗自己都還沒嘗呢,就讓張乙拿了來給我和貴林”
李春山看著李貴銀傻乎乎的笑容,揮手道“既是紅棗讓你捎給貴林的,那你便趕緊送去吧”
看李春山打發走李貴銀後便坐在堂屋抽煙不說話。孫氏走上前看了看食盒裡的東西方道“爹,張乙那孩子嘴甜、會說話。咱們貴銀但凡有他一半的機靈勁就好了”
聞言李春山方道“孫家的,你不用勸我。我心裡都明白的。”
“現知道紅棗還能想著貴林、貴銀,我已經知足了”
孫氏聽了便就不言語了,心裡卻是感慨人無前後眼,誰也想不到當初那個跟在王氏身邊不言不語的小丫頭會有現今這番造化
不是親見,她怎麼都不能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