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早起李貴林來後,李滿囤坐堂屋思了一回便和王氏說道“不行,我現得去老宅把那兩包衣裳送去。”
看到王氏疑惑的眼神,李滿囤解釋道“往後貴林每天都來,而以咱娘的脾性,她知道後一準要攛掇咱爹過來瞧瞧就怕咱們少與了她的好處。如此反倒不好。”
“特彆是他們臘月二十九來,然後再沒瞧見紅棗,而咱們又沒把衣裳送去,可是尷尬”
王氏聽得有理,趕緊拿出衣包交給李滿囤“既是如此,老爺,那你便趕緊送去吧”
“等等,”李滿囤道“我再拿些糖果點心,湊份四色禮過去,也是紅棗的麵子。”
早晌郭氏去村裡磨坊拿預定的過年豆腐。
出門沒走幾步,二房的周氏便挎著一籃子衣裳從後麵趕過來招呼道“二嬸子,您這是去哪兒啊”
“去磨坊拿豆腐,”郭氏看看周氏手裡的籃子笑道“洗衣裳呢”
自從家裡買了人,有人給挑水,現郭氏淘米洗衣再不用去井台喝風等水了。
“是啊,”周氏無奈地看看自己手裡的衣籃,豔羨道“哪天能似二嬸一樣使奴喚婢就好了”
郭氏聞言自是得意,嘴裡卻隻道“你又不是沒錢,隻不過還沒看到合適的人罷了。”
先李滿園、李滿倉買人的時候也曾問過二房,當時周氏就頗為心動,無奈李春山不同意,說失了莊戶人的本分,所以沒買。
而待看到李滿倉家買人的好處,李春山鬆了口後再想買,卻買不到壯勞力了單買女人家來做家務,不說李春山不能同意,就是孫氏也不能應。
每每思及此事,周氏就禁不住心裡來氣,抱怨李春山若不是這個老糊塗,周氏暗想她又如何能為了幾件衣裳在這滴水成冰的天氣裡跑出來喝西北風
“我們這土裡刨食的如何能和二嬸子比”周氏一點也不掩飾自己的羨慕“彆的不說,隻一年四節紅棗送來的節禮就吃喝不儘”
“拉倒吧”郭氏搖頭“彆人不知道,你們還不知道嗎過去一年,每逢年節紅棗不過孝敬她爺奶一套衣裳和兩樣點心罷了夠什麼吃喝”
“衣裳不就是錢”周氏反駁道“彆的不說,隻我三奶奶身上現穿的皮袍,一件就值四五十兩,這就抵城裡兩個齊整小院了”
周氏嘴上沒說心裡則想似她們莊戶人家,說起來好聽,一年四節都做新衣裳,其實都隻是不值錢的家織粗布做的短衣褲,如何能和紅棗送的綢緞袍裙相比
更何況紅棗今年給的冬衣雖說不是皮袍,但也是綢麵綿裡裡外三層新的絲棉長袍和棉褲綿裙,一套怎麼也得五六兩,而三爺爺三奶奶兩個人,這便就是十兩了。
一年四節,紅棗講究,還給再另加重陽和生日這毛估估,便就是六七十兩,都比過她一家子的全年收入了
紅棗這一年六七十兩的衣裳明麵上雖說都是給三爺爺和三奶奶的,但實際裡兩個長輩的歲數擺在這兒,又哪裡穿得了
這些衣裳遲早還不都是你二嬸的
你二嬸得了便宜還賣乖,好意思跟她哭窮說啥都沒有
這是拿她當傻子,欺她不會算賬嗎
殊不知老話早說了“家有金子外有秤”,她們村的人誰心裡不是跟明鏡似的透亮
對於周氏的話,郭氏不好說是,也不好說不是,便隻好乾笑不語,心裡卻是發苦過去一年紅棗連包糖都沒給她家送,偏所有人卻覺得她家得了紅棗無數好處。
真正是有口難辯
周氏又道“而貴雨、貴祥兩個兄弟念書也都得紅棗贈筆送墨,不似我們,真的是什麼開銷都得自己來”
贈筆送墨聞言郭氏心裡翻了個兒,心說這話從何說起
“貴金媳婦,”郭氏含糊問道“你聽說了什麼”
“唉,二嬸,”周氏爽朗笑道“您就彆再瞞著我了,我昨兒都看見了連貴銀,紅棗都與了那麼一大匣子紙墨,貴雨和貴祥兄弟還少得了份”
“隻有我們是沒時運的,才真叫啥都沒有”
“紅棗與了貴銀紙墨”郭氏詫異“這都什麼時候的事”
周氏暢快道“就昨兒啊昨兒後晌貴銀拿回來兩個匣子,說是紅棗給的,一個給他,一個給大房大哥。”
“貴銀那個匣子打開裡麵有十隻好毛筆,十塊漆金雕花墨,還有這麼一大遝紙。”
“二嬸,紅棗給貴雨、貴祥也是類似吧”
郭氏終於知道了周氏和她說話的目的打聽消息來了
郭氏搖頭道“貴金媳婦,我實話告訴你紅棗並沒與貴雨、貴祥筆墨匣子。”
周氏表示不信“怎麼可能”
郭氏反問“怎麼就不可能”
“貴金媳婦,你想紅棗既是托貴銀給貴林帶東西,必是不想讓我們這一房人知道。”
“不然,她完全可以把給貴雨、貴祥的筆墨托貴銀一起捎來,或者乾脆地打發人把東西直接送家來這才是常情不是”
周氏聽之有理,但轉念又道“二嬸,沒準紅棗把筆墨和年禮一塊送來呢”
“紅棗的年禮還沒到吧”
郭氏歎口氣,無奈道“但願吧”
雖然潛意識裡知道紅棗和自家的隔閡,但看到李滿囤拎著東西進門,郭氏還是趕緊地提了茶壺來堂屋探聽虛實。
紙墨多貴郭氏暗想紅棗若真能給貴雨貴祥兩匣子紙墨,她家明年可就省老錢了
和冬節一樣,李滿囤進屋先打招呼“爹,娘,昨兒紅棗家來送年禮。這是她孝敬二老的,我現送了過來”
說著話,李滿囤把四色禮放桌上,兩個衣服包也遞給他爹李高地,然後兩手就空了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