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五月初八發榜,李貴林榜上無名,五月十一便回了高莊村,李滿囤也一起回來了。
對於兒子沒能考上秀才,李豐收內心雖說有些失望,但還是儘力勸慰道“貴林,你頭回去府城考試能中童生已經是意外之喜,這秀才不中也沒啥。你想考明年再去就是。”
雖然去一回府城的花銷不小,但李豐收手裡頗有積蓄,供的起。
李貴林笑道“爹,您不必寬慰我。我這回出去見了不少的世麵,心裡都是明白的,我這次差還是差在文章上,離中秀才,彆說廩生了,就是普通秀才都差距不少。”
近距離接觸了廩生,李貴林很容易地就感受到自己和這個群體的差距不服不行
不過知道了自己的欠缺,倒是知道以後往哪個方向使勁了,他有信心下回再試
看兒子確不是失意模樣,李豐收方道“貴林,你這回中了童生可是我李家立宗以來從沒有過的大喜事,我打算五月十五開祠堂祭告祖宗。”
有差距也不妨礙光宗耀祖,李貴林聞言自是願意,但想到五月割忙,不覺問道“爹,現可是農忙,您趕現在開祠堂族人們都願意”
開祠堂祭祀可不是一家花錢的事。
“當然”李豐收理所當然道“大家夥都巴不得呢”
“而且東西我都準備好了”
說定開祠堂的日子,李豐收又道“貴林,再就是擺酒請客的日子。咱們族人好說,哪天都行。隻你城裡的那些讀書朋友,這個怎麼請,必須得你來定”
“爹,”李貴林想了一會兒道“我既是成了童生,論理該把先前的塾師、同窗和新交的秀才童生都請一回。”
“不過這回我同去的人裡有兩個中了秀才,現他們還在府城,所以這席現便請不了。”
“而等他們家來後也少不了要請席,且咱們城這回除了我中了童生外,再還有兩個童生。”
“爹,咱家這席的日子你得等我和他們商量後才能定。怎麼也得六月了”
“六月,”李豐收沉吟“那這日子可有些遠啊”
李貴林想想道“爹,要不咱們先請了親戚和族人吧”
李豐收覺得這確是個主意,便點頭應了,然後父子倆便商定了五月十九這個請族人親戚的日子。
李滿囤回到桂莊,和王氏貴中敘了彆後之情,第二天方來老宅給他爹李高地問安。
自打知道李滿囤在府城買宅子放租後,李高地就深刻感悟到長子的出息府城置宅和李貴林中童生一樣,都是高莊村的頭一份
李高地現再看府城回來的李滿囤便就不由自主地加了“大出息”濾鏡李滿囤的形象在李高地的心目中變得偉岸起來。
李高地極和氣地問了李滿囤城裡置宅的事,李滿囤言簡意賅地說了一遍。
李滿囤和李滿園說得沒差,但卻得了李高地的衷心誇讚。
“好啊好”李高地高興得打了哈哈“滿囤,你是個有出息的,瞧瞧這家業都鋪到府城去了”
李滿囤聞言自是高興,他也覺得自己能耐,高興道“爹,我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我在本地實在是買不到地,才想著去府城碰碰運氣”
“可巧碰到一個合適的宅子,就買了”
轉又說起買了幾十吊錢的書的事,李滿囤笑道“爹,你彆聽滿園說得誇張。其實沒買幾本,而且都是閒書,看著長長見聞罷了”
“爹,你知道的我先沒念過幾年書,見識不高,現和謝家大房做親家,日常來往說話,不好跟先前一樣啥都不懂。”
李滿囤沒說假話,他買的多是戲曲、遊記、筆記等。他覺得這些書裡麵的內容都頗為有趣,比如他從來都不知道家常吃的紅燒肉竟然是蘇東坡這個大學問家教人煮的。
於氏自聽說李滿囤買了許多書後便生了讓孫子們借書看的心。現聽得李滿囤如此說便疑心他不想借書。
於氏有心拍李滿囤的謊,故意問道“滿囤,你買的都是些什麼閒書說出來,讓我跟你爹也跟著長長見識”
李滿囤道“有幾本類似滿堂笏這樣的戲本子。先每回去謝家吃席,親家和女婿都讓我點戲。我啥都不懂,隻能閉著眼睛瞎點。這回在府城書店看到,我就買了好幾本。這樣往後我家裡辦事要是請戲班子,也知道都安排啥戲了”
幾回去謝家吃席,李滿囤心思都在跟謝子安和謝尚說話上,並沒有好好看戲。事後被人問起看了什麼戲都是一問三不知,頗覺尷尬。
李高地一聽也道“對,滿囤,你這什麼戲本子,下回也帶兩本來我瞧瞧”
李高地一樣也想知道。
“哎”李滿囤答應後又道“再還有些花譜。我上回去紅棗那兒看到一院子,怕是有幾百種的菊花,紅棗當時給我講了一遍,結果她前腳講完我後腳出門就全忘了。所以也買兩本回來瞧瞧,多少記兩個名字,這樣下回再去也不至於一說三不知”
於氏見李滿囤張口即來,頭頭是道,不似撒謊騙人的模樣,終去了讓孫子們去借書的心思孫子們還小,要是看了閒書移了性情咋辦
聽說謝家小十二房人,就是先前在京時玩樂太過,以致這些年都進不了學。
不過對於紅棗的日常生活,於氏卻是愈加羨慕了聽聽,一院子幾百種的菊花,這得多好看啊
小半年沒見,紅棗聽說她爹李滿囤已經回來頗為想念,但礙於不年不節的不能家去便隻能打發人送些吃食聊表孝心。
收到李貴林家五月十九吃席的請柬紅棗極為高興她可算是能見到她爹了
李滿囤知道李貴林家請酒的日子後當即便去城隍廟找戲班子的班主去李貴林家唱滿堂笏的事。
李滿囤打算酒席那天送出戲給李貴林,給他熱鬨熱鬨
戲班子日常住在東城門外。沒活計的時候就在東護城河邊練功,並不進城。李滿囤得人指點尋到護城河邊找到那班主後說明來意,班主聽說有錢賺自是願意。
李滿囤得了確信,方才來告訴李豐收。
李豐收聞言頗為激動,覺得李滿囤此舉開氏族慶賀之新風,可幫抬自家門第。
眼見李豐收點了頭,李滿囤又讓人從桂莊拉來木板,擱李豐收家院子的影壁後搭了個簡易戲台。
天熱,露天的酒席得傍晚才開。但五月十九一早,就有許多族裡婦人來給幫忙。進門看到新搭的木頭高台,打聽到用途,無不是喜氣洋洋。
誰不喜歡熱鬨看戲呢但自從三年前的踩踏事故後,高莊村的婦人們除了李家三房人再不敢在明麵上提戲這個字。
李滿囤此舉無疑是打破了這個禁忌,受到了族人,特彆是婦人的熱烈歡迎。
婦人們一邊乾活一邊興高采烈地議論起來,然後都跟陸氏江氏打聽今兒演什麼戲。
陸氏江氏作為主婦要操持酒席哪得閒說戲
錢氏見狀便自告奉勇地道“今兒要演的這個戲我先前在謝家吃席時看過。可好看了。我最喜歡裡麵的打金枝一折。”
“金枝你們知道嗎就是公主,皇帝女兒的意思”
女人們何嘗知道公主,自是都聽出了神,有的甚至忘了手上的活計。
而等錢氏一遍講好,女人們的議論就更多了
馬車剛行到李豐收家的大門,紅棗便聽到門裡傳來的絲竹鑼鼓。
“貴林嫂,今兒還請了戲”紅棗下車後看到迎上來的江氏忍不住笑道。
江氏也笑“滿囤叔送的,說要給你貴林哥熱鬨熱鬨”
原來是她爹乾的啊紅棗聞言更歡喜了,捧場道“果然,我這兒還沒進門呢,就已經感受到了”
謝尚也跟李貴林笑道“貴林兄,恭喜恭喜,今兒我嶽父送的這一出滿床笏應景的”
繞過影壁,走過戲台,紅棗看到戲台後的酒桌邊已經坐滿了人。
主桌上的陸氏看到紅棗立刻輕輕招手,紅棗趕緊走了過去,輕聲叫道“族長伯娘”
聞聲,一桌人連王氏在內才發現紅棗來了
眼見其他桌的人都還在看戲,紅棗在簡要的跟於氏、孫氏等問了好後便挨著她娘王氏坐了。
於氏、孫氏等人的心思都在戲上,眼見紅棗坐了,眼睛便又轉回了戲台上。
王氏則悄聲道“紅棗,你來的正好,這個戲演得正好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