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九月二十七陸虎緊趕慢趕終於把印刷好的一千六百二十本赤壁大戰話本送了過來。
紅棗先前看過樣書,現看見實物不過隨手抽了一本翻了翻,確認裡麵的文字和圖片跟樣書一致便吩咐陸虎數五百本裝船送京師、五百本送府城,然後再給六個莊子每個送一百本,下剩二十本紅棗便自己留了。
午後謝尚家來看到炕桌上的新書忍不住笑道“書印好了”
紅棗笑,拿起一本遞給謝尚道“大爺,這一本給你收著”
謝尚接過書打開,看到扉頁書著
謝兄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紅棗拙作惠贈”三行字,忍不住哈哈大笑“謝兄,哈哈,謝兄,哈哈哈”
關於對謝尚的稱呼,紅棗理智知道該寫“夫君”方才符合時宜,但奈何這個稱呼有些羞恥,紅棗實在寫不寫去。
紅棗學祝英台喚梁山伯“梁兄”一樣用了“謝兄”這個稱呼,然後為了套近乎又添了句隱晦的情詩。
紅棗被謝尚笑得極為尷尬,不覺惱羞成怒道“不許笑”
“紅棗,”謝尚毫不客氣地直言道“你引的王文公這句詩原是極好,隻可惜這稱呼和落款寫差了。”
“紅棗,謝兄,這是外人對我的用的。”
“紅棗,你我夫妻,你得稱我夫君。”
“再還有落款這裡你得添上妻這個自稱才符合常理。”
紅棗
“這本贈言寫錯了,紅棗,”謝尚道“你得重寫一本給我。”
紅棗拗不過謝尚隻得羞澀尷尬地重寫了一本“夫君”和“妻”的贈言給了謝尚。
其間經曆簡直不堪回首
紅棗決定往後再有類似的事都趁早的入鄉隨俗,不然謝尚一較真還得再來一回。
這回就是個活生生的教訓。
謝尚拿到滿意的贈言後又道“紅棗,嶽父特彆喜歡三國人物故事,你記得打發人送兩本過去。”
如此下回見麵,嶽父才不會讓他講千篇一律的三國故事。
轉念想起這書紅棗隱了姓名,謝尚改口道“紅棗,這書還是我替你送吧”
紅棗知謝尚顧忌,點頭應了。謝尚喚人道“繹心,你替我把這本書送去桂莊給我嶽父,就說我偶然所得,特送去與他消遣”
看繹心出了門,紅棗方才問道“大爺,咱爹十一月要過四十整壽,你給爹印的文集印好了嗎要不要這回隨船一起送去”
謝尚搖頭道“爹生辰在十一月二十。現送去有些早。我準備等冬節後打發顯榮專跑一趟去送”
聞言紅棗說道“既是這樣,那我孝敬爹的生辰衣裳這回就也不用帶,到時由顯榮一起帶進京吧”
謝尚點頭認可,然後又道“紅棗,因為顯榮節後要進京,我決定節前,十月十六去一趟赤水縣給爺爺請安。”
“這回我大概會去十天,你記得替我預備一下行李。”
紅棗琢磨著謝尚這次趕去赤水縣十之是替他爹跟他爺討要壽禮,心裡好笑,嘴裡卻隻管答應。
在月計劃裡添上謝尚出門準備工作這一項後紅棗讓彩書、芙蓉拿錦書前幾天送來的衣包。
現謝子安、雲氏、謝奕在京常住,四季衣裳都在京裡做,紅棗隻需準備她的孝敬衣裳就好。
冬節,紅棗隻給她公婆各做了一套底衣和小襖,生辰也就準備了兩件鼠皮褂子裘皮難得,紅棗實在是搞不到她公婆喜穿的貂皮。
衣服拿不出手,紅棗便隻能在飲食上多儘心蜂蜜柚子茶、桂花糖、芝麻香油、銀魚乾、蝦米、海帶、紫菜、對蝦、淡菜、筍乾、粉條、茶葉、皮蛋、香醋等自製或者本地府城的特產一樣樣被紅棗過目後打包送上船
寫完一張字,謝尚抬頭看到堂屋裡一個個抬進抬出的杠箱,心中感歎幸而有紅棗替他分擔,不然隻他一人,不說料理不料理的了這許多瑣碎,隻這時間就耗費儘了。
如何能似現在這般專心念書
過了九月農忙,李貴銀得閒,便想多掙些錢補貼家用他媳婦林氏又有了。
李貴銀打算以後農閒的初一十五也去城隍廟賣玩意。
九月三十這天早晌,李貴銀去梓莊進貨。沒想剛挑了擔子出門,李貴銀便聽到李滿園在身後叫他。
李貴銀詫異回頭,正看到李滿園趕著騾車過來。
“貴銀,”李滿園隨口問道“你這是去哪兒啊”
李貴銀“三叔,早,我去梓莊進點貨”
“那巧了,我也去。”李滿園拍著車轅道“上來,我捎你”
李貴銀上車後問道“滿園叔,你乾啥也去梓莊”
李滿園一邊趕車一邊答應道“跟你一樣看能不能進點貨。”
“去梓莊進貨”李貴林訝異。
自從府城甘回齋開業後,李滿園便就跟府城的攤販一樣直接跟甘回齋鋪子拿貨,以省下貨品過城的路稅。
“是啊”李滿園笑道“我昨兒在城裡不是買了幾個香櫞嗎午晌我去桂莊送香櫞給貴中的時候看到我哥那兒有本講華容道故事的赤壁大戰話本,太好看了。好看的不行”
李貴銀訝異“啊有這麼好看那我得閒也去跟滿囤叔借來瞧瞧”
“那你得等了”李滿園搖頭“我昨兒就跟我哥借,我哥就不借,說這書紅棗女婿才送過來,他還沒看完”
李貴銀憨厚笑道“沒事,我等滿囤叔看完了再去借”
現李滿園和李貴銀做鄰居,兩家來往密切昨兒的香櫞,李滿園也給了李貴銀兒子李興文一個。
李滿園想想李貴銀家的情況頗為推心置腹地勸道“貴銀,我看那話本好看便打算販幾本去府城賣。你今兒要不要也買兩本去城隍廟門口試試”
李貴銀驚詫“梓莊現在還賣話本”
李滿園笑道“誰知道呢這話本是個叫細水笑笑生的人給寫的,但這序卻是紅棗女婿作的。”
“紅棗女婿一準認識這個寫話本的人,由此紅棗鋪子有賣也未為可知。”
“我這也是去紅棗鋪子碰碰運氣。”
“貴銀,你還記得八月節紅棗在府城鋪子賣出去的華容道有多火吧”
“三百個華容道,”李滿園歎息“二兩銀子一個,眨眼就賣光了”
雖然已經議論過無數次,李貴銀聞言臉上還是禁不住浮現出豔羨,喃喃道“是啊,誰能想到呢一個木頭做的小玩意可以賣這許多錢”
八月節的時候紅棗也曾給李興文送了一個華容道,當時李貴銀隻覺得精巧好看,沒想到竟這般值錢。
“可惜張乙現去了京城,”對於錯過二兩銀子的華容道生意,李滿園實不是一般的懊惱“現替紅棗管府城這塊的生意的是顯正,我跟他不熟,說不上話。”
“罷了,三叔,”李貴銀勸慰道“張乙在也不能給咱們賣。滿囤叔都說了這個華容道做起來特彆費功夫,紅棗和她女婿名下六個莊子的能工巧匠做了半年也就隻一點的量連供京師和府城兩個鋪子都不夠,咱們本地更是連一個都沒得賣”
對於紅棗八月節能送他兒子一個華容道,李貴銀內心充滿感激紅棗這是真拿他當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