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笑“所以再等幾年,紅棗,到時咱倆聯名印了這套四書文理綱要。”
紅棗奇道“咱倆聯名你是說還印我的名字合適嗎”
謝尚反問“怎麼不合適這列綱要的法子開始不是你的主意”
“昔韓文公曰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紅棗,你雖是婦道,但讀書有得,生出這讀文列綱要的法子,自當立書署名。”
大丈夫,謝尚想俯仰天地,光照日月,如何能欺世盜名,搶占自己媳婦的文名
聞言紅棗心情舒暢,大笑道“那麼大爺,你得好好用功了,我可就等著名利雙收,為人師了”
謝尚意氣風發道“等著,這印書掙得的錢都給你買寶石打頭麵”
紅棗摸摸頭上今年生日剛得的價值不菲的芙蓉石翡翠鑲金芙蓉花白頭翁皇冠笑道“大爺,你都已經給我打三個頭麵了”
難不成要集齊七個召喚神龍
“才隻三個而已”謝尚自傲道“我可是打算給你打一百個的”
這算白首之約了紅棗看著神采飛揚的謝尚,忍不住點頭道“大爺,那我可記著了,一百個”
“將來少一個都不行”
說笑一刻,紅棗想起她忙了幾年的中饋錄至今還倒虧三百兩銀子,沒有掙錢,便叫來陸虎,讓他把中饋錄加印五百本,其中兩百本送府城,三百本放六個莊子的鋪子按一本一吊賣錢
打發走陸虎,紅棗又叫顯真。
紅棗口述了一封信讓顯真代筆寫給陳寶紅棗現在明白為啥她婆明明自己能寫字,卻還每回都讓謝尚或者謝又春代筆寫信了。
寫好信,紅棗把裝了四書綱要的匣子給顯真,然後又拿了兩壇酒兩包糖兩條火腿和兩匹布讓他一起送去北街交給陳玉。
大冬大似年,陳玉明兒必是要家去祭祖的。
陳玉沒想到紅棗會突然來給他爺奶爹娘送節禮,而且還讓他轉交一個匣子和一封信給他哥陳寶。
陳玉盯著匣子看了半晌,天人交戰良久,終於沒有打開匣子,先睹為快。
次日早晌,陳玉帶著東西坐了李家糧店的騾車去桂莊。
李滿囤看到陳玉從騾車上搬下來的東西忍不住奇道“陳玉,這酒哪裡來的怎麼瞧著像謝家的酒壇”
除了謝家,城裡再沒彆處有這種雕花酒壇。
陳玉道“舅舅,這是紅棗妹妹昨兒打發人送來給我的”
李滿囤恍然大悟道“那就是紅棗給你爺奶的了該的,該的”
聞言王氏也瞧了一眼,心道必是昨兒她和紅棗說起陳寶的緣故,招紅棗想起兩個老人來了。
不一會兒陳龍和李桃花、陳寶趕著騾車也到了。李桃花下車便問紅棗,聽說昨兒已經來過了頗為失望,然後便懊惱前兒忘了讓陳寶多捎一句話,接著便抱怨陳寶木頭
李滿囤趕緊安慰說有的是機會,李桃花方才罷了。
李桃花從帶來的禮物裡拿了兩口袋口蘑香菇板栗核桃之類給王氏,讓她捎給紅棗吃。
李滿囤乘機拿出他與他舅舅陳土根的禮,陳玉也說了紅棗與他禮的事
飯後家去的路上,陳玉方拿出信告訴陳寶道“哥,紅棗讓我把這封信還有那個匣子捎給你”
李桃花搶先問道“什麼東西”
陳寶打開信看了一眼,當即愣住,陳玉瞧著奇怪,湊過去瞄了一眼,也愣住了
李桃花急道“紅棗信裡都說啥了”
陳寶回神,穩了穩心神後方道“娘,紅棗說這匣子裡裝的是她女婿撰的一套四書文理綱要。紅棗說隻要先記熟了這套綱要,就能水到渠成記熟四書了。”
李桃花驚呆了“念書還有這種竅門”
陳寶道“其實師傅講書就是這個意思。隻先前師傅講時,我並不能全然聽懂”
李桃花看著匣子雙眼放光“你的意思是紅棗現送了你一個師傅”
陳寶點頭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李桃花高興道“那真是太好了”
臘月初六,是李興和放小定的日子。紅棗和謝尚來高莊村吃席。
聽說紅棗的車到了,江氏、王氏、錢氏、金鳳等和李貴林、李興和、李滿囤、李滿園、李貴銀等從裡麵迎了出來。
候謝尚下車後,江氏近前扶住剛下車的紅棗高興笑道“大奶奶,你在中饋錄裡寫的那個窗戶紙種菜的法子真是太好用了。”
“過去一個月,三場大雪,我種在暖棚裡的菜一點沒有凍壞所以今兒酒席上才能有新鮮的韭菜炒雞蛋”
聞言紅棗也覺得開心,笑道“那我一會兒得好好嘗嘗”
錢氏跟著附和道“是啊,大奶奶,托你的福今年臘月我們村家家有暖棚,家家都有綠菜吃”
王氏笑道“紅棗,今兒我來,你三嬸和你嫂子就一直跟我誇這個暖棚菜,現你來,又誇,可見這個暖棚有多實用”
林氏笑道“滿囤嬸,我們不似你家裡先前就有暖棚,吃慣了暖棚菜。我們今年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不必天天數著地窖裡的白菜蘿卜,算計著吃”
謝尚走在前麵,聽到身後女人們的嘰嘰喳喳,忍不住翹起嘴角他媳婦寫的中饋錄真不是一般的受歡迎啊
近來李滿倉賣暖棚菜頗掙了不少錢。
李高地心裡歡喜,今兒見到紅棗便不是一般的和藹,就是於氏看到紅棗也禁不住地誇獎“紅棗,你寫那本菜譜子真是太好了。我現病著,這不能吃,那不能吃,能吃的都沒啥胃口,且一個人的飯也難做,但翻翻你這書,看到砂鍋粥的做法就試了試,發現省事多了。”
“早飯後拿小砂鍋燜一碗玉米麵粥,午飯正好吃。粥裡下這麼一把肉絲或者雞丁,魚片,味道又好”
能活,誰不想好好活著於氏實在吃膩了熱來熱去的玉米粥。她想著一本書裡幾百個菜,怎麼都能找到一個煮玉米粥的方子。
於氏天天讓李玉鳳翻書找,奈何謝家家常連窩窩頭都是栗子麵的,壓根不吃玉米粥,李玉鳳翻遍了全書隻找到一個金玉滿堂玉米炒鬆子,和玉米有關的菜。
李玉鳳告訴於氏沒有,於氏不信,隻說李玉鳳不儘心,李玉鳳沒法,隻得又尋了一遍,告訴於氏真沒有玉米粥的做法,但有砂鍋粥、燜燒粥可以試試。
於氏依試了試,然後便再不用天天吃剩粥了。
紅棗沒想她這書還能與她奶的病體有益,一時也是服氣她奶確是個人才
孫氏也道“紅棗,這個砂鍋粥確實方便。你二爺爺年歲大了,牙不好,家常就喜喝口熱粥。現我學了這個法子,每天早晌給你二爺爺燜燒粥,然後等他吃的時候打個蛋下點肉絲魚片。現不過吃了一個月,你二爺爺近來的精神瞧著都好多了”
“你今兒剛瞧到你二爺爺了吧”
於氏、孫氏的話提醒了紅棗。紅棗想她蠻好在中饋錄裡加一章老人飲食,把這燜燒飯和砂鍋粥加進去,方便家有老人的主婦們給老人開小灶。
畢竟不是每個老人都跟她家老太爺一般日常有幾十號人伺候。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