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科舉裡成績判定最主觀的考試就是縣試。
縣試作為科舉裡最低級的入門考從出題到閱卷再到排名全都是縣太爺一個人說了算基本上他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不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謝尚自覺學問不錯,但麵對新來的知縣鄒進還真不敢輕言縣案首天知道這位鄒大人會不會為了自己的官聲而有意避嫌,故意地壓他縣試排名
外人眼裡都隻看到謝尚和鄒太爺兄弟相稱時的威儀,殊不知其時謝尚內心裡不可與人言的擔憂和煩惱。
俗話說“文如其人”。為了在縣試時能知己知彼,投其所好,謝尚自鄒進上任後便一直分析研究鄒進的文章謝尚列出鄒進甫一見麵時送他的文集中每一篇文的主題立意,圈出文中用到的典,由此統計分析出鄒進的治學思想、喜看的書、欣賞的人,然後再針對性地去讀鄒進喜讀的書,了解他欣賞的人物的生平和詩文。
做足功課後謝尚方仿著縣試的要求自己押題做了文,拿去請老太爺給修改潤色,回來再複盤分析揣摩。
謝尚拿給李滿囤的就是他近來針對鄒進喜好押題作的兩篇文謝尚覺得他能幫他嶽父的也就這點了。
和上回一樣,今天一早李滿囤同了陳龍和陳玉坐了騾車來城裡看榜。
看到自己這回考了一個縣第二,李滿囤歡喜歸歡喜,但於歡喜之外又禁不住心生可惜可惜他此前詩文做的太少,明天開始的三場詩文真是沒甚機會
陳玉這回榜上無名,難免有些垂頭喪氣。
“舅舅,”回來的騾車裡陳玉跟李滿囤請教“您這五經都是怎麼背的竟然能考縣第二”
紅棗當初給的匣子裡隻有四書文理綱要,並沒有五經文理綱要。陳玉看他舅李滿囤四書考縣第三、五經考縣第二,便覺他舅手裡必有紅棗給的五經綱要。
陳玉有心探探他舅的口風,看能不能借來一覽。
其實李滿囤手裡隻有紅棗早年寫的一套四書綱要內容還不及謝尚給陳寶的那套齊全
五經綱要原也是沒有。
但李貴林中秀才前曾經花好幾個月的時間仿紅棗拿來的四書綱要自寫了一套五經綱要。
李滿囤背五經參考的便是李貴林的這套五經綱要。
不過這五經綱要是李貴林的心血之作,李貴林除了李滿囤外從不與他人提及。李滿囤因此也不好隨便告訴人,親外甥也不行。
李滿囤隻能挑揀能說的告訴道“運氣吧,考的正好都是我會的部分。”
“事實上五經的功夫我沒到家”
眼見他舅隻拿運氣搪塞,陳玉頗為失望,但卻已不好再問。
三個人剛回到桂莊,顯榮便上門來送匣子。
“親家老爺,”顯榮恭敬道“我們大爺打發小人把他近日做的兩篇文章送來請親家老爺雅正。”
說著話,顯榮呈上匣子。
看到匣子,李滿囤想起那年李貴林考秀才時謝尚曾送李貴林一個類似的紅漆匣子。
那個匣子對李貴林後來做文章幫助很大李貴林說他的考試文章全都是取那匣子裡文章的格式框架,然後往裡填塞內容而來。
當初謝尚給李貴林的三篇文章綱要,李滿囤早背得滾瓜爛熟。現李滿囤寫文章能夠格式不錯就全托這三篇文的福。
可一篇文除了格式,還得有內容,而內容則少不了博覽群書。
李滿囤讀書太少,閱讀量不夠,寫文就經常限於無話可說的境地,頗覺苦手。
李滿囤挺感激謝尚現在送文給他他又能多兩篇背誦範文了。
李滿囤拿了賞錢給顯榮方才打發他走。
自廂房屋門看到顯榮捧進堂屋的紅漆匣子後,陳玉的心便是一跳兩年前,紅棗就曾讓他給他哥捎一個類似的匣子。隨後他背下匣子裡麵的四書綱要後今年縣試第一場就中了第五十一名。
幾乎立刻地陳玉便出了廂房躡行到了堂屋門外。
同在廂房的李桃花看到陳玉的動作當即一愣,她剛要開口叫住兒子,卻被男人拉住。
“桃花,”陳龍提醒道“那個匣子”
李桃花聞言一怔,陳龍低聲道“你不是一直都想要咱們兒子能出人頭地能進城嗎”
李桃花憤怒地甩開陳龍的手,陳龍急道“桃花,你現鬨出來可叫咱們兒子往後怎麼做人啊”
李桃花呆住,半晌都沒有出聲。
聽說是新寫的文章匣子,陳玉越發堅信他舅手裡必定有紅棗給的五經的匣子了。
但奈何他舅口緊,陳玉心說一絲風聲不露,讓他問都無從問起若是拋磚引玉,坦誠自己手裡的匣子,陳玉歎氣勢必會要跟他舅解釋過去兩年一聲沒提的緣由,一個不好反生猜疑,也是不好。
五經匣子還得想想怎麼提合適,但這文章匣子,陳玉想他必得瞧瞧。
悄悄回到廂房,進屋看到他娘的怒容,陳玉心裡犯怯,臉上卻竭力鎮定道“爹、娘,是紅棗女婿送文章來給舅舅,我一會兒問問舅舅,能不能給我也瞧瞧”
“對”陳龍趕緊道“這事得問了你舅,你舅同意了才行”
“桃花,”陳龍又拉李桃花“你先彆急,且看大哥怎麼說”
等陸貓送顯榮走後陳玉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立刻進屋笑道“舅,妹夫打發人來可是為給你賀喜”
李滿囤想著陳玉現住他家與他一起縣試,他溫習文章必避不過他的眼,便點頭直言道“一來是賀喜,二來則是紅棗女婿寫了兩篇文章送來給我賞鑒”
“妹夫的文章”陳玉驚喜道“舅,人人都說謝家是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妹夫打小便得謝老太爺親自教養,文章是一等一的好。”
“可時至今日我都沒見過紅棗女婿寫的文章。舅,這紅棗女婿剛拿來的文章能讓我看看嗎”
陳玉理由非常正當,李滿囤無從拒絕,加上他今兒已經拒絕了一回五經。
於是李滿囤隻能答應道“那就一起看看吧”
打開匣子,李滿囤拿出兩篇文章,給了陳玉一篇,自己看另一篇。
入眼先看架構,確認和先前的三篇文一樣後李滿囤便專心於文章的立意和用典,他最缺的部分。
而陳玉則看著文章的結構綱要如獲至寶果是跟四書文理綱要如出一轍的文章綱要解析,陳玉心說文裡處處印證了他塾師講述的文章之道不說而且更具體更形象更清晰明了。
他往後參照這個綱要作文章再不用擔心寫錯文章格式了
雖然李滿囤確是把文章跟兒子同看了,但李桃花卻依舊甩不開兒子做賊的想法,覺得自己在人前矮了一截,連日常說話的嗓門都變小了。
次日第三場考試,人又比第二場少了許多,隻剩下百十來人第二場隻取八十人,許多似陳玉第二場無名次的人就都不來了。
堅持還來的多是想以後再搏的,比如陳玉。
李滿囤拿到卷子後看文章題目是賢賢易色,心中便是一喜昨兒女婿拿來的兩篇文裡好德如好色一篇就是類似的意思。
心裡過一遍文章解析中提到的名句典故以及擴展,李滿囤心說都足夠他套做七八篇同類型文章了。
他今兒的文章再不會言之無物了
再看詩題詠雪,李滿囤更是放心這個題目他去冬做過好幾首,女婿還替他改過幾回,他今兒挑最好的寫上就成。
一篇文不足千字,但謝尚做的綱要釋義解析擴展卻有五千字蠅頭小楷足寫了三張原版紙。
兩篇文便就是一萬字。
陳玉昨兒專心文章架構,然後又要強記下文章,於文邊的注釋考據多是一掃而過,但僅這也足以讓陳玉在今天拚湊出一篇文章來畢竟陳玉打小就有些小聰明。
考場出來,陳玉和李滿囤道“舅舅,妹夫拿來的文章綱要實在寫得太好了,讓我在作文章時知道了怎麼起承轉合,受益匪淺。”
“就可惜這匣子送來得有些晚,隻昨兒大半天的學習時間,不然若得早幾日,咱們也能多練練手,考得更好些”
“知足吧”李滿囤極不滿意陳玉話中對女婿的抱怨,直言道“隻看這兩篇文每篇文的解析綱要字數就知道我女婿寫這文章所花的心血精力哪裡是舍得輕易給人的”
“這也是我女婿仁義。他看我先前兩場考得還行,有中的希望,方才拿來給我助力。”
“我女婿這樣對我,我已是感激不儘,哪裡還能挑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