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夏來說得理直氣壯“當然是因為我對象的文章寫的這麼好,我想讓更多的人都看到啊。”
其實,沈夏來更多的還是想,讓她的一些老師同學們把沈夏來的對象陸江南,和寫文章的陸江南,這兩者聯係起來。
寧州日報作為他們寧州省質量最高的報紙,寧州大學的師生們都會去看這份報紙的。
有的去圖書館借閱,有的甚至自己出錢訂閱。隻是對看報紙的人來說,看的是文章,可能當下對作者有些印象,可畢竟是素不相識的人,自然轉頭就忘了。
但是,如果寫出這文章的人,和讀者有了那麼一絲關係,比如這是我學生對象寫的文章,或者這是我大學同學的對象寫的文章,那印象立刻就深了。
陸江南在寧州大學裡都能有一些名氣了。
人們再知道陸江南下鄉已經兩年了,想找個工作。畢竟以陸江南的才華,在大隊裡教書實在是大材小用了。萬一學校裡的某個人,真知道一些其他機會呢
沈夏來是堅信機會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自己經營,創造的。你隻有平時就時刻做著準備,這個機會才能到了你的頭上。
就是沒有什麼機遇,那也沒什麼虧的。在老師同學看來,沈夏來隻是因為對象能在寧州日報上發表文章,心情太過激動,這才見人就送報紙。
大家也不過善意一笑,最多有人覺得沈夏來在顯擺她有個會寫文章的對象。
作為一個剛來的時候,就能當機立斷去縣裡想法子給自己找個工作的人,沈夏來的行動力是很強的。
她是那種想到就要去做,要立刻去做的性格。
轉頭,沈夏來就去學校附近的報亭,把今天的寧州日報都買了。這可花了不少錢。
見她要買這麼多報紙,報亭的人都忍不住問“姑娘,你買這麼多報紙乾什麼”
沈夏來爽朗的說“大叔,這份報紙裡有篇文章是我對象寫的,我想讓我同學們都看看。”
“是嘛哪一篇呀”作為賣報的,自然可以隨便看這些報紙。
“就是給大隊建小學的那篇文章,文章作者叫陸江南,那是我對象。”
“我看了,報紙上照片裡那個可精神的小夥子,那是你對象啊,你倆可真般配。”
“謝謝大叔,我也覺得我倆特般配。”
回了學校,見沈夏來拿著這麼多報紙,和她認識的同學自然忍不住問她“沈夏來,你這是什麼情況”
沈夏來立刻喜氣洋洋的說“大喜事,我對象給寧州日報日報投的文章居然真的被刊登了。”
“真的假的夏來,你對象也太有本事了吧”
沈夏來立刻說“我報紙我買了好多,你要不要看送你一份。”
對方欣然同意“好啊,謝謝你,對了,你對象的文章是哪一篇”
“陸江南,寫大隊小學的,在第三頁,一翻就看到了。”
旁邊有人看見,也湊過來問“沈夏來,能不能也送我一份,讓我拜讀一下你對象的大作”
“當然可以,不過拜讀談不上,大作更談不上,他就是隨便寫寫,隨便寫寫。”
眾人立刻打趣她“瞧你得意的,嘴巴都快笑得咧到耳後跟了。你對象都能在寧州日報發表文章了,大才子啊。”
沈夏來回了宿舍,一些聽說這事兒的同學,還來宿舍找她,她們主要就是聽說了新鮮事兒,來湊湊熱鬨。
沈夏來大方的很,隻要有人問,她就送報紙。
等把買來的送完,她又騎自行車出去再買了一些,然後裝包裡,好隨時送人。
就連學校的老師都耳聞此事,第二天沈夏來去老師辦公室的時候,還有老師打趣她“沈夏來,聽說你最近遇到什麼喜事了”
沈夏來立刻笑嘻嘻的從包裡往出拿報紙“是,上報紙的大喜事,文章雖是我對象寫的,但我有幸也被他提了一筆。老師,你要不要看一看呀”
辦公室的另一位老師說“這報紙我們昨天就看到了,當時還說這篇文章寫的不錯,後來聽說這是你對象寫的。”
沈夏來玩笑般的鞠個躬“多謝老師們對陸江南的誇獎,我把這好消息告訴他,他一定高興的很。”
有個老師說“沈夏來,你對象這文章的字裡行間,很有一種質樸又純粹的真誠,這是很好的,你告訴他,一定要好好保持。”
這是沈夏來的俄語老師,袁和。他雖教俄文,但還是一名作家,翻譯家,以前翻譯過很多俄語,也常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是寧州作家協會的成員。
其他人對陸江南文章的肯定,那是從讀者角度的喜歡,但袁老師則是從專業的寫作者的角度,這更加難得。
“謝謝袁老師,您的話我一定帶到。陸江南也很喜歡袁老師您寫的文章,等什麼時候他來寧安,我一定領他來向您請教。”
袁和之前就聽過陸江南這個名字,當時沈夏來剛上大學。袁和知道他們縣裡初中俄語這門課雖然開了,但其實根本不上。
沒想到沈夏來不僅有一些俄語基礎,發音還很標準。袁和本以為沈夏來家裡人教她的,但看了她的檔案,知道她沒這個條件。
後來他問沈夏來,才知道這些都是她對象教的。當時沈夏來還一個勁兒的誇她對象俄語說得多麼多麼好。
袁老師笑著搖搖頭“你呀,總是見縫插針的和我推薦你這個對象,行,你都這麼說了,老師就見一見。”
沈夏來立刻高興得想跳起來了,她又鞠躬幾次,和老師表示感謝。
陸江南能得袁老師的指點,真是意外之喜。
沈夏來覺得袁老師肯定會喜歡陸江南的,陸江南不僅會寫文章,俄語更是好。而且之前聽陸江南說,他家裡有很多俄語,他翻來覆去看了許多遍。甚至在一些文學創作時候都會受到啟發。
袁老師更是俄語老師,還翻譯過一些俄語,也愛寫作。陸江南一定能從袁老師這裡學到不少東西。
沈夏來心裡高興的很,立刻給陸江南寫信,把這事兒告訴了他,讓他周末來一趟寧安。又把自己對袁老師的了解都寫在信裡。
她還想讓陸江南多想幾個可以和袁老師聊的話題,這樣可以遊刃有餘的展開討論。
但是想想陸江南本身肚子裡挺有東西的,也不必絞儘腦汁提前準備,最後還是沒寫。
同時,沈夏來又去圖書館找了刊登過袁老師一些文章的舊報紙。
把報紙名字以及日期記下來,讓陸江南去公社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這些報紙,好提前讀一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