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這麼說,如果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分析問題,這也有利有弊,比如如果我們能夠寫出好的粵語歌,那這些人肯定就是幫我們大力宣傳了。”
“唉,說的容易,但是粵語歌都沒落多少年了,想寫出一首優秀的粵語歌,可太難了。”
突然,一個二線歌手說話了,“哎呀,我剛才看到了一個視頻,裡麵唱的真好啊,但是這首歌我似乎沒聽過,你們看看。”
說完,一段視頻就被傳到了群裡,
看完視頻,群裡安靜了一會,當然也有可能是還有人在第二遍第三遍的刷著視頻,
“這是顧獨,他可是我的偶像啊,這首歌之前我也沒聽過,應該是他自己寫的,很符合他一貫的華國古風類型。”
“不錯,這首歌竟然能同時用普通話和粵語兩種語言來唱,我得好好學學。”
“這個填詞啊,譜曲啊,真的是充滿了武林的氣息啊。估計明天這首歌就會傳唱起來,而且還會大火。”
“於半睡半醒間,聞此歌聲,不由大喜,起高呼曰“吾之劍何在?”驚覺失常,乃捧腹笑之天明。”
“聽到這首歌,讓我想到了我年少時候的一個心願,總有一天,要去大漠裡點一把篝火,提著一壺白酒,放著這首歌,跟著它唱啊唱,紅塵俗世知多少,管不了大不了癡癡笑笑。”
“華語樂壇最近兩年真是人才輩出啊,但是最讓我崇拜的還是顧獨,就比如現在,聽顧獨這個鬼才唱啦啦啦的時候,感覺有種孩子氣般的赤子之心,大家最後唱到笑,這種豪邁竟讓我笑出了聲,哈哈哈”
魔都,姚萍萍家,
姚萍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顧獨的反擊竟然這麼犀利,這麼有力量,
低頭看著朋友圈,那是自己的鋼琴老師發的,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隻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儘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竟若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啦……”
鋼琴老師發的隻是一段歌詞,沒有視頻,沒有音樂,但是短短幾分鐘,就有好多同學評論,
“這首歌好像一直在圍繞這究竟是誰在笑?誰在笑?是滄海在笑還是遼闊的滄海裡的不知甚麽角落傳來某個人的笑聲?而笑?是狂笑?是苦笑?這些問題全可以任君解釋。當然不管你怎理解,這首歌的意象是始終那樣動人,天地茫茫,縱情一笑,活現腦海的彷彿是某位古代飄逸不群的大俠的身影。”
“哇,老師原來也在聽這首歌,我也是,超級喜歡這首歌。”
“「滔滔兩岸潮」,又是巧用傳統詩歌的意象,五個字可以讓你想起實實在在的台海兩岸的潮起潮落,人事變遷,顧獨真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