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中轉站的工作人員忙碌分揀,小孩在一旁寫作業,寫完作業來幫忙分揀編號。外麵是物流快速送貨,攀岩走壁簡直像飛人。
而且裡麵有大量的女性工作人員,一樣駕駛著堪稱龐然大物的貨車,或者是靈活的小車,一樣快速奔跑著,攀爬著,為了生存不辭勞苦。
甚至還有帶著孩子送快遞的女性。
小一點的用包袱掛在背上或者胸前,大一點的坐在副駕座上或者睡在狹小的車廂裡,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忙得滿頭大汗。
“女子豈能拋頭露麵”
一個酸儒嘰嘰歪歪,不等他掏出自己的那套大道理,立刻被一位潑辣婦人懟了“女子不能露麵,你來養家,你來養全天下的寡婦
這一次,哪怕是男人也不會站他。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文人讚歎著母性。“一個女人養孩子,多不容易啊”女人同病相憐感歎著女人的不易。
未央宮中,劉恒先是注意到了那些分揀機器人,可很遺憾的是,隔得太遠到底是什麼也沒看清楚。群臣議論一番也沒看出那到底是什麼。劉恒雖然遺憾,也知道幾千年的時光不是那麼好追上的。
再看到後麵帶孩子工作的女性,因為都是獨自帶娃,他也以為那些女子是寡婦帶孩子,不由地想起了往事。
“寡婦一個人帶孩子,的確很辛苦。”
劉恒想起了自己的母親薄太後,母親在後宮不受寵,父皇對自己也是毫不在意,他們在後宮曾經也是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可惜,他登基後,雖然有了滔天權勢,卻無法讓自己母親健康起來。薄太後現在年老體弱,久病纏身,再好的湯藥也讓她沒法擁有年輕時的身體了。
朕的霸陵以後不再陪葬動物,改為陶俑。皇帝份例裡的動物,分給民間有孩子的寡婦。大秦官府可以租借耕牛給百姓,大漢也可以,這些事你們去辦。
“是,陛下聖明”
大臣們齊聲高呼稱讚。這是天幕誇過的“文帝”,親自認證的“文景之治”,果然賢明愛民
漢景帝的陽陵裡,陪葬團堪稱豪華,光陪葬墓就有5000餘座
他的墓裡還有許多非正常死亡的陪葬者,骨架上戴著鐵質刑具,這說明“陪葬團”裡不僅有嬪妃貴族,還有平民百姓甚至罪犯。這些準確來說,屬於殉葬
加上他陵墓中還有數以千計的彩繪陶俑,可以看出,漢景帝,是一個怕寂寞的皇帝
景帝位麵,劉啟他想說他不是怕寂寞,但是就怕說了可能更被嘲諷。
對比一下前麵的祖宗,好像他的確弱了很多。可是天幕已經誇過他“文景之治”了,這方麵差一點又有些不甘心。
劉啟嘀咕“朕也可以不用。”
文帝位麵,劉恒皺眉“劉啟有些太過奢侈了。”連平民百姓都殉葬,天幕這麼一說,恐怕要生亂了。
對了,陽陵裡的陶俑比較特殊,我特意找了圖片給大家看一看
陽陵的彩繪陶俑相當的特彆,荊咕查資料看到時深刻覺得不能自己一個人瞎,要創一起創。
當天幕放出那組被特意放大的陶俑圖片,劉啟驚呆了,再也控製不住帝王的威嚴,失態站起身怎麼成這樣了
文帝位麵裡,劉恒詫異地看向太子劉啟,眼神充滿審視劉啟是不是有什麼他不知道的特殊癖好
是的,你們沒有看錯,它們沒有穿衣服漢景帝的陶俑,都是裸著的是不是很刺激論會玩,還得是我們老祖宗
劉啟他不是他沒有
劉啟覺得奇恥大冤“該死的盜墓賊連陶俑的衣服都不放過”還害得他背了如此一口黑鍋
劉徹看向大臣們也滿是八卦看熱鬨的眼神連忙解釋“不對啊,朕記得父皇的陶俑分明是有衣服的
大臣們嘴上“陛下說得是。”心裡,那可不一定老劉家,向來沒什麼節操。
先帝有男寵,天幕上的陶俑有裸男,完全聯係的上,是先帝的風格。還好,荊咕很有良心,為劉啟解釋了原因。
當然,這其實是因為時間的原因。
當時的工匠大概想創新,兵馬俑不單單是陶俑。身體是陶俑,四肢是木質,身上原本是有衣物,隨著時間太久布料朽壞。幾千年後,呈現在人們麵前的就是光著的兵馬俑了
劉啟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他的清白保住了。
但是又有些無奈,原來是時間,幾千年的時間,誰能敵得過。不對,有,秦始皇陵兵馬俑敵得過
“傳令工匠,不要創新,不要木胳膊木腿,就給朕打造秦始皇陵那種兵馬俑”劉啟幾乎是咬牙切齒地吩咐,差一點,他在全天下麵前都要失去清白了。
小太監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老實地出去傳令去了。
他很想說,陛下你忘了,天幕說項羽火燒秦始皇陵後,兵馬俑的製造工藝失傳了,您想要兵馬俑就能要得到嗎
漢景帝墓中的兵馬俑有男有女還有宦官,而且還有女騎兵
從騎兵俑的外形看,男女的體型差異並不大,也正說明女性的體型相比男性越來越弱小是由於飲食差異帶來的馴化導致
天幕再次放出圖片,男騎兵俑和女騎兵俑。
男騎兵俑還算威武,女騎兵俑被做得高顴骨吊梢眼,凶神惡煞,但是女性特征依然比較明顯。
除此之外,宦官俑和男性俑差彆也不大,唯一的不同之處是沒有蛋蛋。
沒錯,因為漢景帝陵墓中的陶俑是穿著布料衣服,所以身體十分寫實,男性的器官和宦官的器官對比鮮明。
嬴政表示嫌棄,還特意提醒“大秦工匠千萬彆學。”他既不接受漢俑的矮小,也不接受漢俑的裸體。
李斯也忍不住多言“難
怪天幕一直遺憾大秦陶俑技術沒傳到後世,確實該遺憾。”看這才一個朝代,陶俑怎麼退步到這個審美了,不能忍
大秦工匠也有資格挺直胸膛,對著漢俑指指點點,最後得出結論不如大秦,不如他們。
除此之外,陽陵真的有大量動物。陶豬,陶雞等,還有很多生活用品如陶罐陶盆陶鼎。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劉徹有個小名,名叫劉彘。沒錯,就是豬豬的那個彘。
劉徹朕沒有
這又是後世哪個混蛋子孫造的謠,他什麼時候有這樣的小名怎麼自己都不知道,太過分了可恨這就是後世子孫嘴上說的對自己的喜愛嗎
他寧可不
劉徹猶豫了一下,向自己的本性妥協,還是要吧,叫漢武帝不就挺好。
相傳劉彘母親懷孕時,夢到高祖劉邦托夢,所以取名劉彘。當然,這隻是小說漢武故事裡的編造,不一定是真的。
但是,因為漢景帝的陵墓裡有許多的陶豬,可見漢景帝對豬豬的喜愛,因此大家認為,小說來源於現實,劉徹小名劉彘也不是不可能
雖然劉徹聽到自己被人造謠小名叫“劉彘”可能不高興,但是想想沒被叫做“劉雞”或者“劉鳥”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還有個外號叫“割鳥皇帝”
劉徹割什麼鳥誇朕打獵很厲害
漢代時還沒有用“雞”或者“鳥”代指男性特殊部位的說法,不僅是劉徹,其他大臣同樣沒有反應過來。
好慘,愛他就要閹割他。大臣被閹割,男寵被閹割,嶽父被閹割,兒子的兄弟被閹割,連曾孫未來的嶽父也被閹割
大臣們齊齊汗毛豎起。畢竟排在最前麵的,就是大臣。
後宮也開始慌了。哪個嶽父被閹割了難道連她們的父親都不放過
誰會是那個倒黴鬼
懷疑豬豬是自己不行嫉妒彆人哈哈,開個玩笑。不過丹藥含有鉛,鉛的副作用就是會影響生育,並且導致不舉,大家懂得都懂
劉徹
秦始皇
大臣們的目光開始隱晦的往帝王身下打量。秦始皇威信重,大臣們不敢做得太明顯,劉徹那邊就不一樣了。
“陛下,彆吃仙丹了。”衛青努力用委婉的語氣勸告,方士們總說要成仙必須清心寡欲,或許,也是不得已為之。”
其他大臣深以為然。可不,嗑丹藥嗑的不舉,早晚發現問題,清心寡欲就可以當做借口,是不想而不是不行。
劉徹恨得牙癢癢,現在一想起自己艱難才得到兒子,就懷疑是方士的錯。把那群方士通通送去蠶室實行宮刑
衛青
不愧是割鳥帝
既然說到劉徹了,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茂陵
茂陵修建了足足53年,比秦始皇陵更長,也更奢華,規模更大,陪葬品更為豐富,堪稱“華夏的金字塔”
劉徹哼,大漢終於比過始皇帝了。
後世的朱元璋在看笑話“嘿嘿,被盜的次數也更多。”
身為後麵的朝代,此時看前朝的笑話十分開心,整個大明朝臣和皇室集體吃瓜,一片和諧。嗯,被盜的次數也比秦始皇陵更多,以致於如今的豪華帝陵隻剩下一片廢墟
劉徹“噗”
衛青默默低頭就知道是這樣,陛下高興的太早了。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有限的茂陵資料是來源於史料記載,比如西京雜記裡記載“漢武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
漢武帝晚年身高體胖,所穿的玉衣形體很大,全長188米,以大小玉片約2498片組成,所用金絲重約1100克
史書記載漢武帝“其顏茂茂”,說他相貌俊美,至少從體型以及後宮都是美女的基因選擇來看,應該屬實
劉徹陰沉著臉,聽到天幕誇他也笑不出來。
從他死後的金縷玉衣猜測他的身形,這豈不是說他的遺體都沒保護好
哪個混蛋大逆不道,盜墓就盜墓,拿了金銀珠寶還不滿意,連遺體也要踐踏。
新唐書記載,因為漢武帝在位年久,又處在經濟繁榮時期,隨葬品很多,除了190多種隨葬品外,還有活的牛馬、虎豹、魚鱉、飛禽等,多到足以建立一個動物園
還有康渠國國王贈送給漢武帝的玉箱、
玉杖以及漢武帝生前閱讀的30卷雜經,都放在金箱裡一起埋入陵墓中
然後一起被赤眉軍盜走,幫助起義軍養兵推翻大漢。劉豬豬真是體貼,考慮到後世子孫不行會禍害百姓,特意留下錢財幫起義軍養兵,太體貼了
在位年久,劉徹勉強笑了起來。終於聽到一個好消息了,最起碼他很長壽。
至於隨葬品的動物,劉徹也很意外,現在的上林苑也沒這麼多動物。後來有190多種,這麼多的嗎
但是一想到後麵全被盜走,劉徹恨恨道“建,動物園必須建。”與其被起義軍盜走,不如自己留下來掙錢。
桑弘羊語調快樂到飛起“遵命”終於又可以來錢了終於不用空著國庫還得麵對陛下催要錢的壓力了但是這一開心,劉徹眼神冷嗖嗖掃過來“待朕百年後,桑弘羊陪葬。”要倒黴一起倒黴,要被盜墓一起被盜。
桑弘羊
這還隻是第一次被盜
西漢末年,赤眉軍攻進長安城之後,曾兩次盜竊茂陵;東漢末年董卓進京,又派呂布挖掘過茂陵
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入長安時,派手下在茂陵足足搬運了三天,出土了大量的珠寶,茂陵成為了他們軍餉的主要來源
還有一次是在近代軍閥混亂時期,也就是說,大型盜墓至少五次,民間的小型盜墓活動沒有被記載,但是肯定也有。
劉徹死後第四年,他陵墓中就有陪葬品流傳到市場上,這還是公開售賣的。那麼在他死之前,有沒有陪葬品偷偷被賣呢也許陪葬品太多,賣了劉徹也不知道
劉徹眼神陰森地看向眾大臣。
雖然都說漢武帝劉徹的茂陵防盜技術差,導致多次被盜,其實並不是如此
相反,茂陵的機關相當的多曆史上有關伏弩最早的記載便是出現於漢武帝的茂陵之中
早在秦漢時期,弩箭技術已經成熟。秦國便因為優越的弩箭技術在七國之中占據優勢。漢代有了弩機,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了連弩,可十箭齊發,當時應用到了實戰上,可惜現在已經失傳了
三國時期,諸葛亮正在欣賞自己剛剛做出來的木牛,看到木頭的小牛犢在平地上自動行走,周圍
一片讚歎聲
。
諸葛亮並沒有驕傲,而是思索一番對劉備說道“木牛比人的負重能力強,而且不怕辛苦,日後可以用它們來運輸糧草輜重。”
“大善”劉備喜不自勝。
正在這個時候,天幕提到了“諸葛亮”和“連弩”。
“丞相,看天幕也知曉你的才華”聽到天幕對諸葛亮的讚賞,劉備有種與有榮焉的驕傲。“失傳了嗎”諸葛亮微微笑著,聽到後麵的話語卻有些遺憾,“那我便在墓中陪葬一些圖紙與連弩,以免我的技術失傳無人繼承。
文獻中關於伏火的記錄也很多,同樣出現於漢武帝的茂陵之中,伏火就是後來馬王堆漢墓不小心被破開時往外噴射的火焰
馬王堆漢墓,出土是源於當時的士兵想要挖防空洞,而這一挖嚇了一大跳
“轟”馬王堆漢墓的紀錄片,用後期的技術模擬當時的出土情況,突兀的噴出,嚇得士兵們還以為是地雷。
“這伏火做得不錯。”劉徹冷冷說道,“可惜還是不夠凶猛。”既然連屍體都被發掘出來了,明顯不夠猛。
伏火也是一大遺憾
當時考古人員已經發現火焰顏色很特彆,燃燒的氣體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氣體,立刻去找物體想要裝下一些氣體,可惜等他找到回來時火焰已經徹底熄滅了
這也成了馬王堆最大的遺憾,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燃燒的是什麼氣體,而這也關係到馬王堆女屍為什麼千年不腐
“千年不腐”
劉徹與好幾位大臣幾乎是異口同聲。後世不知道,但是大漢知道啊伏火就是他們漢朝的,這技術漢朝工匠肯定有。
劉徹美滋滋想千年不腐是不是能成仙
馬王堆千年女屍也成了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濕屍,現存於湖南省博物館
隻見一具棕褐色的女屍,躺在四周用玻璃密封的大匣子裡,四周圍著一圈遊客,各種角度的參觀。
劉徹傻眼了,大臣們也傻眼了。
知道後世什麼陵墓裡的東西都當寶貝,要麼研究要麼放在什麼博物館裡給大家參觀,但是為什麼連屍體都不放過
屍體能有什麼好看的
劉徹默默坐了回去罷了罷了,腐爛就腐爛吧,千
年不腐什麼的,被眾人圍觀什麼的,還是免了。
哎,神仙果然跟他無緣,隻有一個貧嘴的後人跟他有緣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