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農耕帝國5_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 52 章 農耕帝國5(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世界上所有人。

華夏“三農”專家朱信凱也曾說過美國掌控和打擊全世界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糧食。

南宋朝君臣聞言集體激動。

原來糧食也可以打擊敵人,他們不缺糧食,是不是可以打擊遼金西夏

在美國立國之初,傑斐遜總統就提出理念以農立國。

此後曆任總統雖然執政理念各不相同,但都不約而同的以農業為基本,形成了重農主義傳統。

大家知道,美國人最初是從英國殖民地裡獨立出來的,美國很多理念來源於歐洲。這包括重農主義思想,來源於歐洲

在17世紀以前,法國是重商主義;17世紀之後,法國形成了重農主義學說,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和首領是魁奈。

“這法國又是哪個國家”朱樉在下麵小聲跟兄弟們議論,本來不想被父皇知道後罵他又不好好聽天幕,誰知道被朱棣聽到了。

朱棣笑得很虛偽“法國就是搶過故宮和圓明園的國家,天幕講得太多,二哥定然是已經忘記了。”

朱元璋眼神冷嗖嗖看過去,沒好氣道“什麼天幕講太多忘記了,我看他分明沒好好聽不學無術,作惡多端,除了吃喝玩樂殺人放火什麼都不會。”

朱樉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根本不敢反駁,隻敢用怨恨的眼神瞪著朱棣。

朱棣根本不帶怕的,二哥除了在自己府上能作威作福,欺壓一下無辜百姓,還能有什麼本事

論打仗論武力值,哪一樣比得過他

朱棣想到這裡,衝朱樉笑得更熱情了,把朱樉氣得不輕。

“都給朕消停點這17世紀按照時間算,或許就是大明,都給朕認真聽”朱元璋豈能看不出兒子們的明爭暗鬥,不耐煩大聲一吼,老二老四集體作老實狀。

17世紀正是華夏的明清時期,也是歐洲“中國熱”的時期。當時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狄德羅、霍爾巴赫、魁奈等,非常崇拜華夏文化,很難說魁奈的重農主義沒有受到華夏重農思想的影響。

魁奈不僅喜愛華夏文化,也十分尊崇孔子。他曾經撰寫孔子簡史,對孔子進行了高度的評價。在將孔子與古希臘聖賢比較時,魁奈明顯褒揚前者而貶抑後者,說孔子的論語遠遠勝過古希臘聖賢的哲學。

天幕放出魁奈的一係列所為。

17世紀的法國,是大名鼎鼎的蓬巴杜夫人掌權,因為她喜愛甜美的洛可可風格,整個上層自上而下流行起精致華美的洛可可風格,也流行起白色的、高高的假發。

魁奈哪怕是禦醫,也得戴著白色的卷毛假發,進入凡爾賽宮。

在凡爾賽宮,魁奈用從華夏學來的農業思想影響蓬巴杜夫人,進而影響路易十五,在1756年模仿清朝皇帝舉行“籍田大禮”。

“這不就

是我們的親耕禮嗎”

玄燁怎麼看怎麼眼熟。

所謂“籍田”

,指天子躬耕過的田地,可視為皇帝親自耕田的象征性行為。

隻是原本他們是君臣很嚴肅地輪流耕種,這法國人耕種怎麼跟玩樂似的,嘻嘻哈哈,還有女人在一旁喝茶吃點心圍觀

一點都不威嚴

更為熟悉的還在後麵,魁奈提出“道法自然”來源於道家,提出“天行健”來源於儒家,寫文章時引用華夏的傳統文獻,為了顯示權威性,把出版的地點都標注為“北京”。

玄燁都疑惑了“這魁奈真得來過北京嗎”

這麼多華夏文章,看起來對華夏真得很熟悉。

美國的農業不是宋朝那樣瘸腿,以農業稱霸世界,農業競爭優勢是美國維持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撐,說它堪比“核武器”,自然也具有如“核武器”一樣滅國的能力。

美蘇對抗時,美國利用糧食低價,成功影響了蘇聯的糧食政策,拖垮了蘇聯農業,拖的蘇聯解體失去了超級大國的地位,直到近幾年俄羅斯農業才恢複元氣;

起初,蘇聯實行農業全盤集體化遭遇了饑荒,各個國家麵臨了嚴重的饑荒問題,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遭受重創。

而原本與蘇聯對抗的美國突然變得極為好心,在各個發展中國家收購糧食,加上自己國內產的糧食,向蘇聯出售。

第一次,是1963年,美國向蘇聯出口了400萬噸小麥和麵粉,低價出售,伴隨著各種苛刻條件比如必須保證年中購買75億美元的美國糧食,必須由美國船隻運輸,減少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控製,對美國優惠價格出口石油。

“一看就有陰謀”桑弘羊最為敏銳,不等天幕說完就迫不及待說道。

出身貧寒、餓過肚子的主父偃紅著眼睛,哪怕知道天幕說得美國定然不懷好意,可是那巨額的數字也讓人眼紅“但是,那可是400萬噸小麥啊400萬噸”

劉徹眉頭深鎖,雙手不知不覺握緊拳頭。

沒錯,那可是400萬噸糧食如此量大,再加上低價,誰能不心動

哪怕是他,也想著先吃下再說,實在不行乾掉對方。

恐怕天幕中的蘇聯也是如此想,既然天幕提到美蘇對抗,說明那個時候的蘇聯也是強大的,能有本錢跟美國對戰。

但是人的貪婪是無限的,一切真的能如蘇聯計劃的那麼好嗎

天幕還在繼續講述

1971年,蘇聯開始向美國進行大宗糧食進口。

1972年,采購農產品1798萬噸而當時美國自己遭遇了農業危機,自己庫存的糧食也不過600萬噸。

1975年,繼續續約簽糧食貿易協定,允許蘇聯每年進口600800萬噸糧食。

19771979年,美國對蘇聯出口糧食限額從800萬噸一直提到2500萬噸。

“如此大的數額,蘇聯自己不生產糧食了嗎”

dquo5”

他茫然而恐慌地看向父皇“全部吃彆人國家的糧食,萬一彆人不賣了怎麼辦”

嬴政意味深長“你以為蘇聯人都是傻子”

扶蘇更茫然了。

對啊,大秦有滿朝文武,難道蘇聯作為能與美國對抗的大國就會沒有能臣乾吏嗎,但是為什麼還是落入計謀

嬴政看著扶蘇不懂得樣子,微微揉了揉太陽穴。

也許這才是扶蘇與他的差距所在。

扶蘇長在深宮,被保護的太好了。不像他,以及曾經的秦王,許多都是從質子做起,從小就生活在四麵強敵環伺的環境裡,看透了人心,也看儘了人性。

扶蘇品德仁善,或許正是因為沒見識太多的人性的惡。

希望天幕能讓他學著點,不然,他隻能學祖宗們,人為把他丟出去磨礪磨礪了

80年代後,蘇聯進軍阿富汗,美國政府開始了試探性的報複對蘇聯實行了長達15個月的糧食禁運。

1983年,美蘇簽訂新的糧食協定為期5年,協議裡給蘇聯的糧食進口數量書麵寫作1200萬噸糧食,實際上超過2000萬噸。

1991年,蘇聯解體。

一行行冰冷的數據,聽得古人還在感慨美國真有實力,似乎有無窮無儘的糧食出口時,就聽到了結局蘇聯解體。

哪怕是再愚蠢再紈絝的宗室,聽到這個“解體”,也能預料到一個國家崩潰的不妙。

“這個解體,是不是就像大唐的藩鎮割據藩鎮脫離了皇室,自己獨立”

大唐,看到君臣表情嚴肅,還年幼的李承乾小聲問道。

李世民摸摸長子的頭,輕聲一歎“恐怕比那更嚴重。藩鎮脫離了皇室,皇室還可以自己種地自給自足,但是美國每年輸入幾千萬噸糧食,這蘇聯還有人種地種糧食嗎”

天幕給出了答案

在美國不斷援助蘇聯小麥和麵粉的這些年,蘇聯的農業生產從種植人食用的主糧變成了種植飼料。因為歐美的畜牧業需要更多飼料,他們有廉價主糧,為什麼還要種植主糧呢飼料更值錢,那就種

植飼料。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蘇聯1983年和1984年糧食總產量中,每年用做飼料的糧食占糧食消費總量的60以上

朱元璋狠狠一拍桌“哼陰險小人”

dquo”

然後再罵兒孫們“你們切不可學誰若是學了,以後死了來地下老子也揍死你們”

老朱罵人的戰鬥力一向彪悍,噴的兒子孫子大臣們一個個麵如苦瓜還不敢反駁。

等老朱罵完,連忙發誓賭咒自己絕對不會如此愚蠢,遇到這樣的好處要動動腦子。

儘管兒子們發誓發得真誠,老朱並不是很抱希望。

罵完人後,朱元璋自己反而歎了一聲。

“兩千萬噸糧食啊”

當年饑荒的時候,彆說兩千萬噸,哪怕隻有個零頭,他的父母家人也不會被活活餓死。

如果那是他的敵人願意給這些糧食,他真得能如現在一樣冷靜地罵人,不接受嗎

1996年,孟山都公司通過走私進入阿根廷,當阿根廷的轉基因大豆和玉米播種麵積達到99時,美國提出收取種子專利費,最終阿根廷農業部不得不成立補償基金,舉全國之力來償還

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人遭遇了因為石油價格暴漲導致的美元債務危機,政府瀕臨破產,全國上下經濟衰退,陷入了貧困的陰影下。

這時,有人發現或者說是被故意引導著發現,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高產。

於是,阿根廷政府求助於孟山都,在1996年成功引進了孟山都轉基因大豆種子。

當時還有商人和農民為了省錢悄悄走私,孟山都公司知道這一切,但一律當做不知情,很配合的不僅不收專利費,還低價售賣種子和農藥,放任商人走私,也放任農民偷盜種子。

黑夜下,商人在港口輕易地偷盜孟山都公司的種子運向自己的商場,嘲笑著“美國人都是傻子”,大把大把數著鈔票的時候,不知道黑暗的窗戶背後,是公司的員工含笑欣賞著獵物掉入陷阱,在數著倒計時“差不多可以收網了。”

黑夜下,農人悄悄穿越孟山都公司的試驗田,輕鬆地從地裡盜竊大豆種子時,帶著不用付錢的竊喜,卻不知道試驗田附近,拿著望遠鏡的公司員工淡定地看著這一切“很好,又來了一頭肥羊。希望來更多點,有點等不及了。”

當收獲的季節來臨,商人農民喜滋滋慶祝豐收時,孟山都公司美滋滋看著自己的轉基因大豆搶占了本土種子和農藥企業的市場,占領了阿根廷大豆99的市場。

然後,孟山都公司對著阿根廷政府露出獠牙“現在,我們該談談賠償問題了。”

“為什麼說賠償就得賠,不能賴賬嗎”站在軍營裡還在慘兮兮當小兵的趙德芳發出疑問。

旁邊的老兵直接嘲笑起來“還能因為什麼,打不過唄”

其他士兵七嘴八舌笑起來“沒錯,天幕之前還說過,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誰都打不過,給個借口想搶錢,賠錢總比直接被打死好吧。”

“還是得能打,不然全是給彆人賺錢,就像我們大宋”

有人說著被人迅速拍了一巴掌“不想活了”

士兵立刻閉嘴。

就算他明知道大家對天幕上泄漏過的未來大宋到處賠錢的境況不滿,但這也不是他一個小兵能說得。

大宋的小兵地位最低,低得天幕都看不下去了,但是依然無濟於事,誰能來幫助他們呢

士兵們集體沉默了。

趙德芳看著這一幕,心神震撼。

原來如此簡單,打得過才是最重要的。

打不過的大宋,就算是全世界人口最多、最有錢的,最終全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被敵人搶走錢財、搶走女人,還得被脫衣羞辱

趙德芳握緊拳頭他一定不能再讓大宋陷入如此境地

1995年,美國以大米為武器,造成“海地悲劇”;

80年代,美國以轉基因棉花種子為武器,造成了“印度悲劇”。失去土地還陷入貧困的印度百姓無力承擔高利貸,紛紛選擇自殺。

一位印度當地人士曾一針見血道“印度貧民從前很苦,但尚能活,孟山都來了,他們連活都活不了。”

天幕下的百姓最能感受到那種痛苦。

沒有田地,沒有食物,還背負了一身債務,連活著都成了奢望。

唐末時期,百姓遭遇了饑荒後,不但沒等來朝廷的減稅,還被官吏逼著要帶走家人為奴服役抵稅。

“你不願意賣兒女,那就賣田吧”小吏笑嘻嘻看著哭成一團的家人,跟一起來的小吏們使了個眼色。

這窮人家的兒女餓得瘦骨嶙峋,既沒姿色也沒力氣,要去當奴隸都沒什麼用,他們一開始盯上的,就是百姓的田地。

當貧農無奈之下,哭著把田地賣給小吏用來交稅,小吏們喜笑顏開。

總算完成上麵交待的任務,他們可以領賞喝酒去了

這些田產到底是給哪位大人,還能有誰,不都是那些大人物

至於身後那些失去了田地這個最後生存資源來源的貧農怎麼活下去,那關他們什麼事,隻要好好的當狗,總比貧農活得好。

2003年,美國對華夏發動“大豆戰爭”

華夏慘敗

華夏從曾經的大豆起源地、曾經的大豆淨出口國變成了淨進口國

現在,華夏依然是美國最大的大豆進口方

“竟然慘敗大豆不是我們自古以來種植的嗎,怎麼會慘敗”嬴政冷靜不下去了,“我們不是農耕大國嗎,怎麼種地比不過一個建國才兩百年的國家”

大秦,還有秦朝以前,一直有菽,也

就是天幕說得大豆。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後世的華夏不會種大豆了嗎

他想起天幕說過的少數民族政權,難道是那草原文明不允許種

不對,天幕說了元朝尊重了漢人的農耕文明,依然很重視農耕,那難道是清朝

再想起天幕說過的清朝種種無能,嬴政忍不住怒罵這家夥真是禍害不淺

被罵的清朝皇帝覺得很冤枉。

大清時候的大豆明明產量很高,怎麼就突然不會種大豆了

大清時期吃大豆吃豆腐的不止漢人,滿人也喜歡吃,滿人還吃豆餅和豆油,怎麼突然就不行了

“朕遷了移民去東北開墾荒地種植大豆、高粱、穀子、玉米和小麥,難道沒成功”玄燁很不解。

他不知道,小冰河期結束後,東北的凍土層解凍,東北的黑土地正式露出了肥沃的優勢,無論是大豆還是玉米燈其他農作物,在東北大豐收。

尤其是大豆,產量很快超越了關內的大豆,位列全國之首,豆餅和豆油反過來開始輸入中原。

但是,這一肥沃之地,和產量極高的農作物,也引來野心勃勃的列強的貪婪目光。

而這列強,不止是美國,還有日本。

說回美國

美國人口約為50萬人。

憑借著高端科技,美國用不到2的農業人口,不僅養活了3億多美國人,還有大量農產品出口到全世界。

“這人口還沒朕的大清多,但是它竟然還是世界第一強國”弘曆不屑之餘又有些羨慕。

被天幕輪番對比後,弘曆雖然偶爾還會冒出一下自得的情緒,尤其是對比前朝時,頗為自滿。

但是一旦對比與他同時代的其他西方國家,弘曆就備受打擊,想驕傲也驕傲不起來了。

“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弘曆咬牙,他不想死後自己的皇宮被蠻夷偷盜,自己的陪葬品被蠻夷挖墳搶走,那就隻能學習它,超過它。

到時候,誰搶誰可不一定

美國的“頂天立地”政策,讓它從得到華夏的大豆種子後,產量快速超越了華夏

這裡的“頂天”,指的是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最前沿的農業科研技術。比如著名的常青藤名校康奈爾大學,是全球農業與生命科學的學術高低,也是轉基因技術的誕生地;

這裡的“立地”,指的是美國的農業科研轉化率高,科技營養普遍,科技服務接地氣。

州立大學負責推廣農業科技,親自與農民對接;

國家有四大農業研究中心、1所林學院,23所獸醫學院,以及9600多名農業科學家和17000左右的農機推廣人員。

此外,

還有1200多家服務於農業領域的科研機構。各地的農業協會也會組織農民進行科技培訓。

畫麵一轉,

來到了美國的大農場田間。

先是廣闊平坦的地形吸引了古人,接著是各種大型機械讓古人目不轉睛。

可偏偏視頻開始拉近,不給古人看大型機械,而是看那不起眼的小噴頭、小攝像頭。

這一看,更讓人不懂了。

“這小玩意是長眼睛了嗎怎麼知道哪裡是雜草哪裡是棉花”朱元璋看著小小的噴頭精確地隻對準雜草噴灑農藥,又好奇又想要。

朱標看著攝像頭拍照,看著那不同的黃瓜圖像,對黃瓜不好奇,這蔬菜大明也有,他對機械好奇“這東西就是眼睛還會畫畫”

朱棣對地裡發出需要施肥、施什麼肥的機械好奇“這個機器是怎麼知道地裡缺什麼的難不成能嘗出來”

天幕善解人意地開始標出一項項高科技的來源和作用

斯坦福大學最新ai技術的農業,可以減小萵苣密度,可以分析檢測雜草的存在和位置,消除棉花田的雜草;通過高精度有針對性的噴霧應用,可以減少90的除草劑用量;

穀歌推出的機器學習技術,搭載了攝像頭,可以先為蔬菜拍快照並且把照片傳遞到小型辨認黃瓜的神經網絡上,進行顏色、形狀、大小分類;

約翰迪爾的“施肥控製係統”不僅可以測量出土壤裡的氮元素、磷元素含量,還能測量出土壤需要添加補充什麼化肥

荊咕也忍不住歎息。

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家噴農藥時還是背在背上。不過二十多年,現在老家噴灑農藥已經變成了無人機噴灑。但是相比這個高精度噴灑,還是浪費率太高了。

天幕再次放出了老式的農藥機械背負式手搖式噴霧器。

農人背著方方正正匣子一樣的噴霧器,一手拿著噴霧杆,一手按壓手搖杆,按壓一下,農藥從噴霧杆裡噴出,化作一陣雨霧噴向農作物;

再放出無人機噴灑農藥。

隻見一個小小的機械快速地在空中飛來,灑下大片大片的雨霧,不過眨眼的功夫就把整片山林的農藥播撒完畢。

“這東西怎麼飛上天的”

劉徹激動地站了起來,眼睛恨不得粘在天幕上。

“不需要人操作嗎人在哪”

如果大漢有這神器,帶著毒藥往匈奴主力軍營一噴,集體毒死,不就什麼麻煩都沒有了

正說著,天幕上的無人機開始緩緩飛回去,一直往下降落,最終降落到一名女子麵前。

女子手裡拿著無人機遙控器,操控著無人機落到麵前的空地上,上前輕鬆地撿起無人機“還好有無人機,不然這麼幾百畝地我得累死。”

她查看一番無人機的噴藥情況,然後毫不費力單手提著無人機下山“回家吃飯咯”

聽那快活的語氣,顯然是十分輕鬆。

劉徹頓時更興奮了

女人都能操控,

說明輕便容易攜帶,

不僅農業能用,軍事同樣能用。

劉徹眨眼的功夫就想到了無人機的很多用處。

“快,讓匠人研究這飛行機器研究出來朕有重賞”

嬴政“朕也是”

朱元璋“朕也是”

什麼奇技淫巧,工匠若是真有這能力,他願意把自己說出去的話吞回去

這裡為什麼用美國對比宋朝呢,因為宋朝的科技,其實十分發達

第一次,宋朝人反而不想被誇獎了。

“不不不,大宋做不到,真得做不到這樣。”趙匡胤苦笑不得。

後世該不會是覺得趙光義竊位所以弱,覺得自己正常傳位大宋會更強吧,問題是目前大宋也沒這能力

趙禎也在頭大“眾位愛卿,你們誰有這本事”

天幕誇他是仁宗,誇他仁宗時期人才濟濟,現在又來誇大宋科技發達,但是他能說他們連科技是什麼都不知道嗎

大臣們更頭疼“官家,天幕這麼說了,百姓會不會覺得我們其實有,但是不給他們用”

趙禎一想到這裡,更悲憤了

沒有啊,皇帝種地也沒這技術,真不是不給百姓用

華夏四大發明,除了發明於東漢時期的蔡倫造紙術,其他三個都是宋朝時期發明的

指南針應用於北宋航海,南宋時期,指南針與方位盤結合形成了“羅盤”,這也是兩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發達的原因。後來羅盤傳入西方,為麥哲倫、哥倫布等人發現新大陸帶來巨大便利。

活字印刷術也是北宋時期由畢升發明。


最新小说: 俗仙 亂世饑荒:我打獵趕山當皇帝 資本家大少爺?正好扛回家做老公 流放?改造反派一家,頓頓有肉吃 重生八零,二婚改嫁大佬搞事業 神級選擇:我的獎勵不對勁! 八零小嬌軟,帶崽隨軍後被寵上天 攬腰!失控!清冷大佬親到紅溫 這遊戲也太逆天了 兩眼一睜就是殺,都重生了磨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