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植物間諜2_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 60 章 植物間諜2(2 / 2)

“等等,大清能看到天幕,這英國呢”

弘曆猛地坐直身體,不光是英國,此時大清同樣有英國傳教士。英國人知道了清政府外強中乾,自己無比強大,豈不是會加快腳步入侵大清

“不行,事不宜遲,立刻行動”

雖然不是直接聯係,但是不得不說,英國研發坦克也有大清茶葉的一份功勞。

下到開坦克的戰士,上到研發坦克的科學家,和當時支持研究坦克的丘吉爾,通通都是茶葉迷,在一杯又一杯的英式紅茶的提神刺激下,完成了對坦克的研發和運用。

當時英國泰晤士報一位著名記者認為,英國在世界大戰中的勝利部分歸功於茶正是這一杯杯濃茶伴著丘吉爾等人在辦公室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並讓千千萬萬平民百姓戰勝了沮喪、絕望、饑餓和寒冷。

目前英國的坦克保留了這一傳統,內部依然可以泡茶,我們看電影時就可以看到士兵在坦克內部休息時間喝茶的場景。

天幕放出了一戰影視劇的片段

電影裡,士兵一家剛搬家,鄰居友好地邀請新鄰居去自己家喝茶;

回到自己家中,早上剛起床,妻子遞來一杯紅茶;

戰爭爆發後,議員演講時,士兵一邊買報紙,一邊走向街邊的茶水亭,買茶站在茶水亭裡看報紙,與其他人討論後決定去參軍;

入伍後,老兵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茶水間的位置。

士兵分配到了坦克裡,訓練之餘,依然可以喝茶。

甚至到了戰場上,休息等待之餘,還可以在坦克內喝茶

清朝的士兵們羨慕了。

“國外的士兵待遇這麼好嗎在軍隊竟然還可以喝免費茶水。”

“彆想了,我們能跟彆人比嗎。”

士兵們自己都不抱希望時,上麵卻傳來了好消息。

“陛下有令,日後大清軍隊也會配備免費茶水室。”

得到上麵新命令的將軍也是喜氣洋洋,有這一個征兆,日後武將和士兵的待遇定然會慢慢改善。

“茶葉以本地紅茶為主,若是喜歡其他地方的茶葉隻能先忍忍

了,官家說了後續會繼續研究。”

雖然沒有那麼講究的茶具,但是光衝著天幕說得提神和精神安慰,對士兵來說已經很有用了。

因為就在京郊,這一隊士兵得到了的茶葉是最快的,但是其他各地也得到了同樣的消息,各地茶政茶馬司都在反應。

士兵們不可思議地看了看,直到將軍現場命人給所有人泡茶才齊聲高呼“多謝陛下”

軍營裡是有熱水的,夥頭兵專門撥人負責泡茶一事,如同天幕裡的“燒茶婦”。

將軍特意警告“爾等也看到了天幕,知道天幕和陛下對茶有多重視,若是知道誰想貪汙茶葉,在這上麵弄虛作假,什麼後果自己想象。”

不誇張地說,軍營嘩變都有可能。

夥頭兵小官吏連連道“不敢,卑職不敢”

他又不傻,要撈油水也不是在這麼要命的事情上撈。

將軍哼哼一聲,自己端著茶走了,還要忙著給陛下寫奏折回複此事。

弘曆在皇宮裡對著桌案上的奏折冥思苦想。

大清不再需要用茶換戰馬,而且如今的武器以火器為主,火器再厲害也離不開優秀的戰士,先用茶葉拉攏將士,應該能喚起他們的忠誠吧

茶葉為英國人帶來了財富,帶來了勝利,也帶來了新的戰爭

這就不得不說提到兩次因茶葉而起的事件一個是由波士頓傾茶事件引發的美國獨立戰爭,一個是英國試圖以鴉片謀取華夏茶葉而引發的鴉片戰爭。

1773年,英國頒布茶稅法,允許東印度公司直接將茶葉運到北美銷售,使得茶葉價格大幅度降低,走私茶葉失去了利益,殖民地商人便開始共同抵抗英國的茶葉和法律,最終在1773年12月發生了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倒了”

由殖民地茶葉走私犯化妝成印第安人,闖入東印度公司,把茶葉全部扔進大海。

英國議會為了懲罰和壓製殖民地反抗,1774年3月通過強製法令,更為嚴厲地剝奪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權力。

最終導致了1775年4月18日,萊克星頓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作為貨品出口地,而當時的大清達到了人口巔峰,在英國眼裡看來,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正適合傾銷。

彼時,華夏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尤其是茶葉,不得不從大清進口海量。

但是英國的羊毛、呢絨製品在自給自足的華夏市場並不受歡迎,當時的清政府處在貿易順差,盈利大於虧損。

英國在殖民地收獲了大量的黃金,開始實行金本位貨幣政策,但是清朝以白銀為貨幣,與清政府的所有貿易都需要用銀兩折算,讓英國人不得不購入白銀用來貿易,再次虧損。

稅率方麵,清政府對英國的入口貨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稅

率,使英國大為不滿。

英國人希望當時的清政府能開放貿易,多次派遣使者覲見乾隆皇帝,想要大清開放通商口岸,於是有了乾隆皇帝對英國使者傲慢的那一幕。他認為大清是天朝上國,什麼都不缺,不需要開放通商。

但是英國人怎麼會滿意

於是,從明朝就被當做上層“奢侈品”

dashdash

dquo”

朱元璋本以為是看清朝多麼無能,沒想到竟然又有明朝的事,氣得腦門一陣陣的抽疼。“也嚴厲禁止軍隊抽煙”

“那什麼東南亞進貢煙草和鴉片,到底是哪個藩屬國”一向好脾氣的朱標也怒了,恨不得立刻前去把它給滅了。

但是天幕沒說,因為荊咕查資料時資料裡也沒有明確記載是哪個國家。

有說法是印度因為印度其實才是鴉片的原產地,也是東印度公司向華夏輸入鴉片時的原料國。

也有說法說是緬甸,因為緬甸的地理環境很適合種植,明清時期已經有了大量種植區。

朱棣發狠道“管它哪個,全部打下來,把苗都給它挖斷根,看它還怎麼禍害”

1776年,正是乾隆四十一年,大清人口突破了四個億。世界上誕生了兩份重要文獻,6月在倫敦出版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7月獨立宣言在美國問世。

乾隆四十一年,有個叫詹姆斯瓦特的英國人發明了蒸汽機,它在波羅姆菲爾特煤礦向

公眾展示它的工作狀態時表現良好,很快蒸汽機被批量生產,從此機器大規模進入人類的生產領域,工業革命的大幕也隨之緩緩拉開。

讓我們看看,乾隆這時候在乾什麼呢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終於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亂,這一場叛亂持續了29年,耗儘了祖輩的積蓄,但成全了“十全老人”的名號。

天幕上,放出了影視劇裡的乾隆,浮誇的自吹自擂“朕不愧是十全老人”

和珅配合地拍馬屁“大小金川算什麼,還不是臣服於陛下的龍威”

“哈哈哈哈,還是和珅你會說話。”

“陛下,如此功績,自然需要記錄下來,不如讓大學士”

“嗯,朕的功績史官自然會記錄,朕倒是對前朝的曆史很感興趣。”

“不如陛下編纂一套前朝曆史,以供大家瞻仰”

弘曆龍心大悅“好主意”

朱元璋看到這裡感到眼前一陣窒息離朕的大明遠一點

編寫前朝史書有史官來,有你個皇帝什麼事

但是乾隆表示,聽不到,不聽,不聽。

年初,乾隆命人編了一套表彰明末忠臣的書;

年尾,乾隆再次整頓刪減了一批不太符合自己品味的文化著作。

在朝政之事上,忙於在史書上塗塗改改刪刪減減;

在私人之事上,忙於在名人字畫上蓋章啪啪啪啪

而他的寵臣和珅,也剛好看了一塊風水寶地開始建自己的豪宅府第,也就是後來嘉慶上位後,掏出了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和其他無數金銀財寶的和府。

天幕做出了東西方同時期的對比

當西方的輪船冒著蒸汽機的熱氣,開始瘋狂加速度,起動機“轟隆隆”,英國海軍開始在海上橫行霸道,遇到西班牙艦隊還想阻攔,直接“突突突突”

乾隆正在和大小金川作戰,清朝的火槍對戰大小金川的騎兵起到了部分作用,“啪啪啪”一槍一個;

當西方開始在街頭建立綠色的茶水亭,用廉價茶水換取工人高亢的工作精神,流水線機器紡織出大量洋布傾入大清市場。

乾隆正在悠閒地一邊品茶,一邊欣賞來自海外的洋布布料,開始給自己的後妃分配西洋奢侈品,越看越舍不得,索性自己都留下。

即使用鴉片帶回了大清的銀錢,英國人依然不滿。茶葉這麼重要的物資,掌握在彆人手裡當然不如掌握在自己手裡。

最終,英國人不滿足於從大清進口茶葉,他們選擇要根源性的東西那就是茶樹。

“朕又不傻,怎麼可能讓他帶走。”弘曆被罵的臉色漲得通紅。

19世紀40年代,英國派遣植物間諜羅伯特福瓊,偽裝成華夏人的模樣,多次秘密潛入華夏尋找優勢茶種。

他成功了。

弘曆頓時眼前一黑

成功了

竟然成功了

大清連最後的財富命脈也要被挖斷根嗎

最終,福瓊帶走了2000株茶苗、17000顆種子,這些茶種和茶苗最終被帶到了喜馬拉雅山的背麵印度。

天幕放出了印度的茶園。

印度的茶園看起來更像是種植園,從上空看去,茶園像是一個個拚圖方格,最終填滿了整塊拚圖

這裡的茶樹被嚴格控製著生長因素,茶樹之間的高度,茶樹之間的距離,灌溉溝渠的數量,就連遮陰的樹也是經過嚴格挑選,以不會影響茶樹光合作用為主要選擇方式。

在嚴格統一種植的標準下,這些茶樹的新葉幾乎是同一時間長成,然後被統一收割送進工廠。

因為英國是海上島國,不適合種茶,而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直到現在,印度也是英聯邦國家,是需要向英國女王宣誓效忠的聯邦國家,他們與華夏的邊境摩擦,除了自身需要,背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英美的支持。

印度大吉嶺目前是全球三大著名紅茶品牌之一,但是誰能想到,這個號稱最古老的茶種其實與華夏紅茶同出一源,而且還是被人以盜竊的方式帶去的種子。

曾經,印度是個不飲茶的國家,在茶葉到來後,茶鋪遍布大街小巷。

茶種被從華夏盜走,又從亞洲出發,被帶到了全球各地。

19世紀80年代進入歐洲,20世紀初風靡非洲,20世紀20年代傳入美洲,同一時間進入大洋洲,目前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種茶,30多億人飲茶。

在茶葉推向現代化市場的過程中,英國不產一片茶葉,但卻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

這其中,也有它現代化更便捷的飲茶方式相關

印度茶園從處理茶葉的方式開始,就與華夏的茶葉不同。

華夏要求儘量保持全葉,但是印度工人一開始就要做成碎茶,把茶葉直接投進壓碎機壓碎,接著撕裂成細小的顆粒,讓茶葉化整為零,在運輸儲存中不至於折損。

整葉綠茶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率太高,也是茶馬古道上後來紅茶取代了綠茶的重要原因,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古代甚至近代,想要保持嫩葉的完整性太難太難。

雖然英式紅茶,或者說印度紅茶看起來形態與華夏紅茶不一樣,實際上它運用風與熱的催化氧化成紅褐色的原理,依然是華夏紅茶的氧化原理。

為了方便運輸茶葉,英國人開始在印度興建鐵路,從種植到製作到運輸,整條產業鏈形成了工業化的流水線生產,質量更為穩定,價格逐步降低,從此開始銷向了全世界。

1892年,英國茶品牌麗頓就開始了全球化道路,首先打入的就是美國和遠東市場。

20世紀,聯合利華收購了麗頓的全線品牌,從此強強聯合,開始各更為強勢的擴張之路。

如今,麗頓茶葉類產品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無論是知名度

還是銷量,都是全球第一大茶葉品牌,也是全球消費者選用最多的第三大非酒精類飲料,僅次於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1992年,麗頓進軍華夏市場,5年後,成為了華夏第一茶包品牌。

英國,不產一片茶葉。

但是它的茶葉原料市場,遍布全球。

斯裡蘭卡、印度、華夏和肯尼亞都有原料供應基地,華夏的原料供應商分彆位於安徽黃山、四川雅安和雲南。

它的加工工廠,同樣遍布了印度、美國、華夏和英國等全世界。

那麼,為什麼華夏自己的茶葉品牌無法躋身世界呢

然而,大部分的茶葉市場,與華夏無緣,但這一切是有原因的。

起步早是一處優勢,麗頓品牌創始於1890年,在它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搶占市場時,清政府正值光緒皇帝在位,實際掌權者是慈禧太後,大清正在經曆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當麗頓已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後,華夏茶葉想要追趕時,輿論上已經失去了先機。

報紙上誇張的宣傳,中英文雙語

“華夏茶葉染色”

“華夏茶葉農藥超標”

“華夏茶葉中毒事件”

最後流傳到華夏自己的市場,變成了純中文的誇張標題。

但是華夏自己的市場就意味著新聞是真的嗎

並不是,麗頓短短五年時間從入駐華夏到成為華夏第一大茶葉銷售品牌,不僅僅是埋頭做茶葉那麼簡單。

如果華夏本土的茶葉真的又染色又農藥超標,麗頓為什麼要用華夏的茶葉

每一個耳熟的謠言背後,是資本的強勢入侵和對輿論市場的操控。

在輿論操控上,商人比農人更懂市場。

對外有謠言,對內,華夏的茶葉早期時間對自己的品牌定位不明。

從賣茶,到販賣生活方式,就是英式茶道和日本茶道在世界範圍普及的原因。

英國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羅素,創造了下午茶的貴族生活方式。

當時英國流行一句話當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都為下午茶而停。

日本的茶道原原本本傳自華夏,在他們自己的茶道曆史書上也有記載,傳自華夏的宋朝,有爭議的是哪位禪師帶回日本的。

有說法是宋朝時期,榮西禪師兩次來到浙江,將華夏飲茶文化帶到了日本,從而發展形成了日本茶道,餘杭的“徑山茶宴”為日本茶道之源;

也有說法是最澄和尚於9世紀初帶入日本,將帶回的茶種子種植於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從而形成了後來的日吉茶園。

日本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濃縮為“和敬清寂”四個字,對外注重宣傳,以強勢的媒體文化全方位宣傳,讓日本茶道成為了它的招牌。

華夏自古以來重農抑商,在商業上吃了不少苦頭。

許多我們自己並不看重的

寶貝,

被彆人偷走,

經過一番包裝,搖身一變就成了能下金蛋的雞。

我們的茶葉以重量多少斤去換馬時,英國不斷研發新的飲茶方式作為宣傳賣點,賣出了原材料幾十倍的利潤。

從下午茶,到茶包的引用法,英國不斷創新,用創新帶來了數倍的利益。

它們取茶於華夏,用茶於華夏,華夏是英式紅茶的起源地,也是英式茶包的重要市場。

如今,華夏的茶葉品牌在世界市場上並不占據優勢,或許很多人都遺忘了,茶葉起源於華夏。

1753年,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將其命名為“theasensis”,意思是“中國茶樹”。

隻有它的名字,依然留下了華夏的烙印。

說到這裡,荊咕也忍不住一聲長歎。

哪怕華夏人自己,有幾個人說得清全世界茶葉的起源,又有幾個人說得清華夏茶葉的品牌和精神呢

茶葉從重要的政治軍事物資,淪落到華夏茶葉在國際市場上失去地位,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帝王們同樣有責任。

我們不珍惜,就要花錢買教訓。

最後,連自己的根都保不住。

天幕放出了羅伯特福瓊在山間挖茶樹的視頻。

被高價雇傭的當地人看著有錢的主顧“老爺,挖茶樹還是采茶種”

“茶樹,茶種,都要”

羅伯特福瓊大手一揮,雇傭著此刻並不知道會帶來什麼影響的當地人,一挖就是幾千棵茶樹,一采就是幾千粒茶種。

一鏟子下去,茶樹的根與華夏的土地脫離,從此被帶向異國他鄉。

古人看著茶樹被運到了馬車上,被官吏發現也不過是給點過路費,然後換成海船,運輸到了另一個國家,被種植在了名叫“印度”或者“斯裡蘭卡”的土地上。

等到收割之時,它被碾碎,被裝入茶包,被改頭換麵,被貼上了“英國”的標簽。

最後,被送回到華夏的貨架上,以嶄新的麵孔,打著洋氣的招牌

“正宗英式紅茶,世界正宗紅茶”

他們聽到華夏麵孔的年輕人拿著明黃色的紙盒,語氣喜愛

“哇,是來自斯裡蘭卡的茶葉,進口茶呢”

“噗”

弘曆猛地一口鮮血吐出,大臣們集體驚慌了“陛下陛下”

弘曆身子往後倒,眼睛卻依然直勾勾瞪著天幕,瞪著那盒明黃色的茶葉。

那是華夏的茶葉華夏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港綜九叔世界:開局迎娶任婷婷 精神病院超自然傳奇 災年手握靈泉空間,全村靠我吃飽飯 奇壤 短命王爺一身反骨,強娶將門主母 妖塔逆天!每周白嫖三尊妖獸 鴻蒙霸體訣 重生千禧,滬上九爺偏寵醫學大佬 戀愛腦係統:入贅成功即通關? 明日方舟,但是微笑的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