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科學的基礎是數學,數學離不開計算。
提到華夏古代的數學,那就離不開九章算術,提到華夏古代的數學家,又離不開“人形計算機”
祖衝之。
2021年,華夏的量子科學再次有了新的發展,量子計算機取得新突破,研發的兩台量子計算機“九章”
和“祖衝之號”都升級成了二號,華夏成了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兩種物理體係達到“量子計算機優越性”裡程碑的國家。
更有趣的是,最強的量子計算機是華夏造的,最強的反超量子計算機的經典算法也是華夏提出來的。
在量子計算領域和經典計算領域,華夏始終在引領世界。
華夏在光學和超導兩條技術路線上都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超越了美國。
但是我們並沒有滿足,這隻是一個開始。
剛剛因為屁股好看,從死刑裡逃過一劫的數學家張蒼趴在榻上,艱難地抬著頭看天幕,這一看立刻精神了“這不是我增補的九章算術嗎”
他的同僚耿壽昌正提著小酒過來探望,一看也樂了“嘿,還有我,這可不是你一個人的功勞”
張蒼為了看天幕,讓家人把木榻抬到院子裡,耿壽昌一進宅子就看到了張蒼的姿勢,好一通嘲笑“活該不喜歡良家女子,到處偷人,差點沒命了吧”
張蒼嘴硬“你不懂其中樂趣。”
耿壽昌提著小酒坐在他的木榻邊,自顧自往嘴裡倒了一口,砸吧砸吧“你也不懂我的樂趣。”
張蒼聞著酒香饞死了“你不是來探望我的嗎這酒水怎麼自己喝了”
“我是來看你,這不已經看到了嗎”耿壽昌用手指了自己眼睛,又指了指張蒼表示自己“看”完了。
看到張蒼蠕動著身子過來想搶酒喝,耿壽昌把酒水往自己嘴裡倒的更歡快了“現在輪到你看我了,看我喝酒吧哈哈,你傷勢未愈不能喝哈哈”
三國,魏元帝時期,劉徽看了看手中正在研讀的書籍,再看了看天幕“這不是我剛剛作注釋的書嗎”
難道後世還在學九章算術,甚至研究出了更為高深的內容
看著那一看就很高級的計算機,劉徽瘋狂心動。
“現在有算籌,後世宋明清時期有算盤,未來有計算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研究個不一樣的”
他的妻子在一旁同樣手裡拿著一本書,頭也不抬地說道“彆想太多,我看你還不如試試那算盤,那東西是木頭,明清能造,我們也能造。”
劉徽想了想“夫人說得有道理我這就去找工匠做算盤”
劉夫人這才抬眸,懶洋洋看了他一眼“知道你喜歡,我已經讓人去做了,你等著工匠做好了送上門來直接用就行了。”
劉徽大喜“夫人賢惠”
劉夫人傲嬌地哼哼一聲,把自己手中的書朝劉徽一推“這個
問題我不是很懂,
heiheirdquo
,
儼然就是九章算術。
南北朝時期,祖衝之已經被天幕誇過,現在能從容麵對“祖衝之二號,既然有二號,那想必也有一號。”
兒子祖暅頗為羨慕“父親,你在後世真出名”
還年幼的孫子祖皓也在一旁牙牙學語“厲厲害”一說話,門牙不在,有點漏風。
祖衝之哈哈一笑,把小孫兒抱起來舉高高“我的乖孫孫也要加油哈哈”
祖暅看著自己的父親和自己兒子,野心勃勃“我們都要加油要讓史書上記住我們祖孫三代都是知名數學家”
他如今發下的誓言,在曆史上最終成真,祖孫三代都做到了。
我們除了有量子計算機,還有量子科學試驗衛星。
這就是著名的“墨子”量子科學試驗衛星。
2016年8月16日,酒泉發射中心,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升空。
2020年6月,“墨子號”首次在國際上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
2021年1月,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在華夏建成。
科學家看著“墨子號”升空,看著它不斷刷新曆史,取得新成就,激動地對記者說道“我們取墨子號這個名字,就是想告訴大家中國人是可以做好科研取名墨子正是展現我國的科研自信。”
這不是我第一次提到墨子,這裡再次提到,正是因為,墨家在古代是最有力的一支工匠,象征著華夏古代的工匠精神。
在墨家鼎盛時期,有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有各種各樣的工藝發展,有軍工也有民工。
一門技藝有自己的思想才能獨立起來,到墨家分裂之後,墨家工匠大部分隻被當做手工匠人使喚,並沒有人在乎他們的思想,在乎他們的理念,也沒有人在乎那些精妙絕倫領先世界的器物有什麼樣的奇思妙想,以致於許多器物隻存在於文字圖像,完全沒有實物流傳下來,這是非常可惜的
荊咕語氣中的遺憾,隔著時空都讓人聽出了其中的痛惜。
她是真心覺得,古代工匠沒有發展出科技不僅僅是因為封建製度,因為封建統治階級隻當做“奇巧淫物”,而且大部分的工匠自己也沒有往深處去思考去研究。
但是工匠並不是一直都如此,也不是沒有能力思考。
先秦時期的工匠彙聚在一起,同樣不是貴族出身,但是依然有自己的哲學觀念、政治思想,這就是人性在勞動中綻放的智慧。
明朝末年和清朝末年,朝廷統治力衰弱,外界不斷有新的技術流傳進來時,同樣出現了許多跨越時代的新技術,那些工匠同樣是平民出身,但是在勞動中發現了科技的火花。
人是獨立思考的哺乳動物,但是當被馴化後,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逐步喪失獨立思考能力之後,都會淪為他人的
工具。
或者準確來說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統治階級需要的隻是工具,
不是聰慧的工匠,
他們也不允許工匠為世界帶來大的改變。
“還好,我們又團聚了。”
秦朝時期,好不容易彙聚一堂的三家墨子傳人原本還有些彼此膈應,動不動打嘴仗互相鄙視一番,聽到這話有些慶幸。
還好天幕出現的早,楚墨還沒去當遊俠死光,反而衝動的第一個上鹹陽,比隻擅長嘴皮子功夫的齊墨來得更快。
但是齊墨就是繼承墨家理念的學派,聞言傲嬌道“聽到了吧,思想才是最重要的,你們都得聽我的。”
秦墨笑了“沒有我們的技術,你空有思想算什麼墨家。”
齊墨和秦墨一起鄙視的看向楚墨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你們楚墨算什麼墨家
楚墨嗬嗬一笑,拔劍“信不信我今日就讓墨家再次統一成一支”
齊墨秦墨齊齊閉嘴。
秦墨常年做工,勉強還有一把力氣,但是比不過到處行俠仗義非常能打的楚墨。
至於沉迷研究理論到處與人辯論的齊墨,再憋屈也隻能憋著,他一家都打不過,隻能默默退回自己的齊墨小團體中,互相念叨些什麼“頭腦才是最重要的”“一群楚蠻子”什麼的。
鹹陽宮如今彙聚了百家眾多大才,嬴政遠遠地觀看著,看著單獨一家墨家就內鬥不休,麵無表情,還覺得有些吵鬨。
什麼百家內鬥,換成他上,早就一統百家
好在我們現在,經過快速追趕後,有了新時代的四大發明
嬴政來了興趣。
秦朝後世的那些四大發明他已經讓工匠去嘗試了,看起來大秦都能學出來,而且明顯很實用。
不知道後世的四大發明能不能也學一下
2017年5月,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的青年留學生各抒己見後投票選出了他們心目中最想帶回自己母國的四種生活方式
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並將其歸納為華夏的“新四大發明”。
新的四大發明,其實都不是華夏首先有,但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各國普遍認為世界上的第一條高鐵出現在日本,是1964年正式運營的從東京到大阪的東海道新乾線。
2008年,華夏首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正式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350公裡。
截止2018年,華夏已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裡程從9000多公裡增加到25萬公裡,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華夏的高鐵總裡程數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一,而且這還沒有結束,鐵路網規劃依然在向全國鋪設,按規劃高速鐵路網絡將會覆蓋80以上大城市。
“我現在坐在華夏的高鐵上,我們來測試一下它穩不穩。”一名瑞典人坐在高鐵上,拿著手機對全世界網遊直播。
華夏的高鐵起初不是沒有外國人質疑,
比如日本就曾經明裡暗裡陰陽說肯定不如他們的“新乾線”,
美國連自己高鐵都沒多少還敢說華夏的高鐵技術是偷盜的他們的技術。
瑞典人在高鐵的舷窗上豎起一枚一元錢硬幣,結果硬幣穩穩地站著,完全沒有倒下。
硬幣的背景,是窗外飛速閃過的樹木和農田建築等風景,古人多看幾眼都覺得眩暈的想要嘔吐。
瑞典人一直在計時“1分鐘2分鐘哇,9分鐘不倒”
他激動地把鏡頭調轉,對向車廂內顯示速度的顯示屏,隻見上麵的紅色數字在不斷跳動,顯示著高鐵正在運行的速度,最高時速是300公裡每小時
“哇這高鐵真是太快太穩了”瑞典人激動之餘,把前座背後的小桌板打開,自己取出紙本放在小桌板上寫字,給大家看他的筆畫。
“其實不看硬幣,看我也知道多穩,我在小桌板上寫字畫畫完全不會影響。”
他寫得是漢字,雖然稚嫩的像是小學生字體,但是能看得出來,很穩,橫平豎直,完全沒有震動的痕跡。
最後瑞典人感歎“我多希望在瑞典也能享受到這樣的舒適和速度”
“朕多希望大漢也有這樣的高鐵”劉徹看著那寬敞的車廂,大家竟然都坐著各做各的閒事,什麼看書睡覺,多浪費啊
“這麼大的空間,可以裝好多士兵”衛青難得主動出言,這高鐵實在是在他眼裡是運兵利器,“還這麼快”
“剛剛高鐵停在外麵時看到沒,這樣的車廂有好多節,這可以裝好多人”
劉徹心想,坐什麼坐,都站起來車廂塞滿,可以塞好多將士,這麼大空間,連馬匹也可以塞下
不對,有了如此利器,要什麼馬匹,300公裡每小時,直接創都可以把匈奴創得族滅
越想越饞,劉徹忍不住高呼“朕的高鐵在哪裡啊”
大臣們齊齊裝沒聽到,主父偃也選擇性耳聾。
這個難度太大,不能捧,答應了下來做不到就是要命。
而且華夏高鐵笑傲全世界厲害的不僅僅是裡程,還有速度,目前的“和諧號”車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10公裡,排名世界第四;“複興號”車組運營時速最高可達350公裡,是全世界第一
這也就意味著,從北京到上海,全程運行時間隻需要45個小時
“北京是朕的燕京。”朱棣快速展開地圖,開始對照著大明自己的輿圖來尋找位置。
朱高熾年輕,眼力更好,快速找到,吸了一口冷氣,指著上海在大明的位置喊父皇“父皇上海在這”
“這不是鬆江府的上海縣嗎”
朱棣說完就明白朱高熾為何驚訝了,從燕京到鬆江府上海縣竟然在後世隻需要45個小時,換成大明的時間,也就是
“竟然隻需要兩個半時辰半天都不到”
連貴族都在感慨,更不用說平民。
在古代,最早隻能靠雙足徒步;
此後開始利用畜力,有了牛馬驢騾開始借力;
天幕出現後,告訴他們,西方後來使用煤炭,出現了蒸汽,有了蒸汽機車;
又使用石油和內燃機,可以直接轉換為動能,有了柴油車汽油車;
天幕還短暫的放出過有了電力後出現的有軌電車。
但是都沒有高鐵更震撼。
“可以坐好多人”村民拉扯著兄弟的胳膊,“你看到沒有,高鐵停下來後好多人下來,這得幾百人吧”
鄰居搖著扇子,一邊拍蚊子一邊搭話“咱全村都可以坐的下”
兄弟嘖嘖幾聲“這肯定是貴人才能坐的。”
村民不相信“可是上麵也有衣著樸素的。”
“大哥,普通人能有幾身衣服,你看上麵的衣服有打補丁的嗎”
兄弟一句話,讓村民和鄰居都沉默了。
是啊,車上的人衣服連補丁都沒有,都是富戶吧,他們這樣的貧苦農人,哪裡坐的起。
現在高鐵已經發展出了無人高鐵,
但是另一方麵,綠皮火車也沒有退休,並且專門為進城賣菜的菜農留下,車票特彆便宜。
陝西的秦嶺深處,依然還有著看似已經被淘汰的綠皮火車。
綠皮火車的速度很慢,它的最高時速隻有七十公裡,比汽車還要慢,但是它非常受歡迎。
因為這趟火車,逢站就停,就是為了方便當地百姓。
三百多公裡的路途,沿途多是國家級貧困縣,火車故意開得很慢,是為了方便百姓能每站上下,方便百姓在火車上做生意。
是的,這一趟綠皮火車其實也是移動的農貿集市。
車廂大門緩緩打開,農民們各自背著自己的貨物上車“賣雞鴨咯自家養的土雞土鴨要不要”
“賣土雞蛋喲是山裡散養的土雞蛋哎哎彆擠我,彆把我雞蛋擠破了”
“賣菜新鮮的小青菜”
一片喧嘩熱鬨的叫賣聲,穿梭著各種背著背簍、提著菜籃子、用扁擔挑著籮筐的農民,這正是農人最熟悉的畫麵,他們去趕集也是這樣的打扮。
兄弟“還可以這樣”
剛剛說過窮人坐不起的村民看得激動了,拉著兄弟“你看,窮人坐的火車也不錯,還可以賣菜咧”
兄弟嘴硬道“肯定很貴”
誰知下一秒,天幕再次打臉。
一位穿著製服的列車員走了過來,有些人上車時沒買票,需要後續補票。
提著雞蛋的農婦問道“車票多少錢”
列車員問“去哪裡”
“下一站就下。”
“一塊錢。”
“哎成。”
又有提著雞鴨來賣
的農人過來問列車員“你們這裡全程多長時間”
“每天隻發一趟哈,持續九個半小時,從早到晚。”
列車員頗為耐心地解釋,“放心,坐到終點最貴也不到四十。”
農人點點頭,覺得這個車票錢能接受“那還行,我賣兩隻鴨就可以了。”
他乾脆的掏出手機,給列車員掃碼交錢,然後轉身挑著滿籮筐的雞鴨繼續去叫賣。
每天,可以坐著高鐵從房價更便宜的其他城市去繁華都市工作,也可以坐著便宜的小綠皮從鄉下進城賣菜。
鏡頭一轉,又來到了城市中。
荊咕放出了一段采訪視頻,是采訪住在杭州但是工作在上海的年輕女白領。
“上海的房價太貴了我連廁所都買不起。”
對著采訪者的鏡頭,女孩聳聳肩。
“還好,高鐵多,我房子買在杭州郊區,可以騎著小電驢去高鐵站,然後坐半小時高鐵就到上海。”
女孩在昆山買的房子,離高鐵比較近,走路6分鐘,乘坐高鐵17分鐘就可以到上海,然後坐20分鐘地鐵再走路8分鐘就到公司了。
采訪者詢問“這麼遠辛苦嗎”
“坐高鐵有什麼辛苦的,又快又穩。”女孩灑脫一笑,接著變成打工人的苦笑,聳聳肩,“再辛苦哪有上班辛苦,還不是為了生計為了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