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5_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 > 第 14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5

第 144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5(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首先,我們從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說起。

前麵說過蜀漢的蜀錦,東吳的船隊和水戰22,今天我們來說魏國的“建安文學”。

“建安”,是年號,不過不是魏武帝曹操的年號,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如同“建安七子”屬於曹魏政權一樣,漢獻帝是個傀儡,掌權的是曹操。在曹後,曹丕直接篡漢建魏,不過做的比較委婉,讓漢獻帝“禪讓”。

“禪讓”

劉邦一聽到這兩個字就來氣,又是禪讓給男寵,又是禪讓給大臣,後世的狗皇帝怎麼會是他的子孫怎麼會是

但是他也知道,漢獻帝與禪讓男寵不同,是被權臣威脅。

知道是一回事,接受又是另一回事“真是廢物”

劉邦嫌棄地看一眼劉盈,懷疑這麼弱的漢獻帝是劉盈的後代。

在被呂雉冷冷瞪了一眼後,突然釋懷。

罷了,呂雉挺好的,他寧願是厲害太後掌權,也不願意直接被大臣篡位

“建安文學”指的就是漢末到魏初這一時期的文學。

“建安文學”被稱為華夏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在曆史上也有“建安風骨”的美譽。

劉徹冷笑連連。

“建安風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風骨嗎”

如果不是時空不對,遇到那漢獻帝,劉徹寧願親自殺了他

在此之前,文學作品大都偏重政治意義,或為教化百姓,或為規勸統治者,或為吹捧帝王。隻有到了建安文學,才真正實現了文學的自覺。簡單地說,直到這一時期,文人的作品才更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

“建安文學”以“建安七子”為代表,“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漢獻帝建安年間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乾、阮瑀、應瑒、劉楨。因其皆曾居鄴城,亦稱“鄴中七子”。

具體的就不介紹了,很多u主講解魏晉時期的文學作品,咕咕自認講沒法講解的比其他u主更生動,今天從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力來說。

朱元璋感到不可思議“很多人講解,這魏晉時期,還有很多文豪”

身體好了點的朱標坐在特製的輪椅上,提示父皇“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每個人都挺多故事。”

朱元璋被提醒的想起來也不喜歡“一群瘋子,有什麼好喜歡的。”

在最重視規矩的朱元璋眼裡,既不事生產也不擅長經略朝政,尤其是這些人個性都很跳脫,在他眼裡屬於“刺頭”的那一類。

三國時曹魏有“建安七子”,後來魏晉有“竹林七賢”,這其中有不少就是前後相承,比如“建安七子”裡的阮瑀就是“竹林七賢”裡阮籍的父親,而後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阮瑀更有才名。

阮鹹和阮籍是叔侄,侄子阮鹹更擅長樂器,發明了一種樂器“阮鹹”,也就是現代的“阮”,這也是唯一一種以人名命名的華夏傳

統樂器。

所以後世在畫竹林七賢時,通常讓阮鹹抱著阮,就是這樣。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天幕特意放出“阮”的圖片,扶蘇恍悟“哦,這種圓形的琵琶啊。”

在秦漢及以前,琵琶是很多彈弦樂器的統稱長柄的、短柄的、圓形的、梨形的、木麵的、皮麵的、弦數多一些的、弦數少一些的,都叫做琵琶。

“琵”和“琶”原本就是表達彈奏手法的兩個動詞:“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換言之,“琵”和“琶”就是現在右手指法中的“彈”和“挑”。

在早期的演奏中,凡以“彈”和“挑”作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概稱為“琵琶”。當時的琵琶,可以說是一個大家族,彈奏方法也與現代有些不同。

比如現代的琵琶一般是豎著抱,但是看敦煌壁畫就知道,裡麵的琵琶都是橫抱,在很多古畫也能看到。

武曌看著天幕上的阮,覺得有些眼熟,想起了自己得到過的一件古董“阮的確是阮鹹發明的,應該是根據琵琶發明的。”

上官婉兒突然看著武曌一笑“陛下,還記得您的巴蜀銅器嗎”

上官婉兒衝著武曌俏皮地渣渣呀,武曌突然輕輕一拍椅子扶手“朕想起來了蜀人蒯朗在古墓中發現了一件銅器,就是這樣,身正圓似琵琶,當時的太常少卿元行衝認為,此阮鹹所作樂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聲亮雅,樂家謂之阮鹹。,後來阮鹹就在大唐重新流行起來。”

大唐對音樂很包容,有漢人的樂器,也有胡人的樂器。

就算古墓裡的銅器不是阮鹹,重新流行起來也沒什麼,後來宮中的宮廷樂隊裡就多了一樣來自魏晉的“阮鹹”,民間也受到影響,開始流行。

到天寶年間,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的標題為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鹹,很明確地描寫了聽“阮鹹”的過程,說明在大唐已經比較普及。

宋朝以後,阮聲漸衰,曲譜失傳,聲音清脆悅耳,高亢明亮的月琴、柳琴等與阮形製相似的樂器開始出現並逐漸取代了阮的伴奏伴唱地位。

唐朝的阮形製是最成熟也最規範的,但是華夏本土已經失傳,目前現存最完整的唐製阮是現藏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的螺鈿紫檀阮。

剛剛為自己傳播發揚“阮鹹”的武曌還沒高興幾秒,就聽到最完整的唐製阮又存在日本

武曌語氣淡淡“朕記得有一柄大唐的琵琶也存在日本”

上官婉兒收斂笑容,恭敬道“是的,大唐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也是後世僅存的一柄五弦琵琶,是孤品。”

武曌“哼”

太平公主語氣不滿“還是李隆基贈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贈禮,也藏在這個正倉院。”

“不滿有什麼用,不想被彆人搶走,就自己搶回來。”武曌冷冷道。

太平公主微微一愣,眼神有些晦暗。

母親這話,讓她搶的,到底是這藏於日本的阮和琵琶,還是

李隆基的皇位

可能有人要問,現代的“阮”不是還有低阮、中阮、小阮、大阮等係列“阮鹹”嗎那是建國後,在1949年我國組建了民族樂團後,音樂家重新改良的。

喜愛舞文弄墨的趙光義對樂器也有點愛好,聽到這裡又是一陣哀歎“宋朝以後衰落的又是那元朝”

趙匡胤淡淡瞥了一眼弟弟“蒙古人好戰,重要工匠和醫者,對音樂這種很可能完全沒興趣。”

趙光義“哎”

趙匡胤看著他這慫樣就來氣“長籲短歎算什麼本事,有本事打贏蒙古人”

趙光義立刻來了精神“對皇兄,你多給我點兵我練練,我經驗多了以後就能打蒙古人了”

話音一落,滿朝武將齊齊緊張地看了過來,連文官也緊張了國庫不豐,無論是打敗仗還是賠款都賠不起

趙匡胤比官員還緊張,這可是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大宋,他完全不想二世而亡。

最後趙匡胤用一個字回複“滾”

除了抱“阮”的阮鹹,我們還能看到彈奏古琴的嵇康。

天幕放出後世作的“竹林七賢”畫像,隻見竹林之間,七名長發男子或坐或立,或懷抱阮鹹,或抱著酒壇,或抱著古琴,或拿著書本,或舉起酒杯,沿著一條蜿蜒而過的小溪,展現魏晉名士的風流氣度。

有人感歎後世的畫技精彩,也有人注意到了人物的模樣。

曹操一對比就更鬱悶了“為何把那竹林七賢畫得如此俊美,把操,把我們都畫成女人”

李世民奇怪“竹林七賢都如此俊美嗎我怎麼記得劉伶長得很醜”

長孫皇後臉色微紅“那竹林七賢,怎麼像是沒穿中衣的模樣”

她也記得,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裸奔的,怎麼要麼露出胸口一大片,要麼直接袒露胸懷

雖然怪好看的,但是好像更適合私底下看,這大庭廣眾的,看得更清晰了

“觀音婢不許看”李世民終於反應過來了,看到細節,連忙去捂長孫皇後的眼睛。

長孫皇後笑著躲閃“遲了,已經看到了”

“看到了也不許看”李世民有些氣急敗壞,大臣們沒眼看,抬頭看天,低頭看地,就是不看帝後。

至於心裡嘀咕的,也不在少數。

“不知道夫人是不是也在家看得起勁”這一次,輪到房玄齡吃醋了。

說起古琴,就不得不提嵇康死後古琴名曲廣陵散失傳的事,據說現在流傳的廣陵散是嵇康的外甥袁孝己在門外偷聽記下來的一部分,隻學會三十二拍,他自己又續了八拍,成為完整的廣陵散。

也有說是隋朝宮中樂師重新譜曲編譯的。我們現在聽到的廣陵散到底是不是嵇康當年所作的那首,或許隻有嵇康自己知道,這也成為了千古遺憾。

已經被抓的嵇康,在刑場上,剛對劊子手提出最後的一個要求,就是

彈一曲廣陵散為自己送彆,就聽到天幕提到了自己和自己的曲子,一陣仰天大笑“哈哈哈哈,你們今日有耳福了可以聽一下正宗的廣陵散”

劊子手看到彙聚過來的百姓,其中有不少世家的車馬也靠了過來,緊張地找監斬官商量“要不,先讓他找個徒弟傳授一下”

讓文化失傳,感覺罪過很大啊。

監斬官也拿不定主意“先等等,我派人去請示陛下”

魏晉時期有“竹林七賢”,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和阮鹹七人。

大家對“竹林七賢”的放縱不羈可能印象更深,但這同樣是有一定的時代背景。

“建安七子”是可以參政的,以曹魏對名士的看重,當時在軍中都興起名士風流,為什麼“竹林七賢”仿佛隻能天天裸奔醉酒不務正業

曹魏末年,司馬昭已經獨掌大權,正是明目張膽朝堂關係緊張的時刻。

聽到天幕說起“時代背景”,大臣們齊齊一陣肅然。

皇宮中,司馬昭瞥向傀儡皇帝,冷笑一聲,完全不把對方看在眼裡“哼,我倒要看看如何評價我司馬氏”

這就得說一說時代背景司馬懿發起“高平陵事件”。

司馬懿在少帝曹芳、執掌大權的曹爽等宗室和高官在高平陵祭祀明帝曹叡時,發動政變,且獲得勝利。曹爽和朝廷高官一起被滅,當時稱之為“天下名士去其半”,司馬懿分權給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師廢曹芳為齊王,立曹髦。

“天下名士去其半”曹操大營中,一群謀臣齊齊開罵,“司馬氏竟然做得如此殘忍”

許攸怒而拍桌“這豈不是整個朝堂都給殺光了殺光了他用誰”

郭嘉悠哉悠哉“沒聽到嗎,用兒子。”

荀彧陰森森“司馬氏可是個大族,難怪不擔心沒人。”

曹操聽得眼裡殺心不斷。

這被殺的曹家人,可都是他的子嗣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擅長詩文,創製了九言詩,傳世文章有傷魂賦並序顏子論等。還有已失傳的春秋左氏傳音。同時精通繪畫,有一種說法說他是華夏第一位成為畫家的皇帝,唐朝張彥遠在自己的曆代名畫記列曹髦的畫為中品,可能在唐朝時還有他的畫。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髦繼承了曹家的才華,是文學藝術素養比較高的皇帝。但是他不是同樣愛好文藝的宋徽宗那樣的軟柿子,想要起兵反司馬,被太子舍人成濟所殺,年僅19歲。司馬昭又立曹奐為帝,這一次嚴防死守,曹奐隻是個傀儡皇帝。

曹丕聽到是自己孫子被殺,目眥欲裂“這太子舍人該殺”

太子舍人初設置於秦朝,是執掌東宮宿衛的,後來也兼管秘書、侍從之職。太子舍人至宋遼時期曆朝曆代都有設置,魏晉南北朝自然也有。

自漢朝開始,帝王會專門挑選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職,目

的是陪伴在太子身邊影響太子,曹魏依然延續了漢朝製度。

如此親近的近衛弑君,這是背叛

“成濟不過是司馬昭弑君的替死鬼罷了,後來成濟兩兄弟還是被司馬昭推出去斬殺以平息眾怒,卻沒有牽連家族,足以說明司馬昭不過是早有預謀。”對魏晉比較了解的李世民跟大臣們也聊了起來。

“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到司馬懿孫子司馬炎時期,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也就是西晉。司馬炎正式滅了東吳和蜀漢,加上曹魏,可以說三國都是終結在了司馬炎手中,這也就是傳說中的“三家歸晉”。

這一下,正式聽完了全過程的魏蜀吳三國齊齊恨上了司馬氏。

曹操“司馬炎,好一個司馬炎真是狼子野心”

劉備“連滅三國,手段厲害”

孫策“連曹賊的後人都敗在司馬氏手裡,果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然後謀臣們齊齊發言“主公,聯合起來,先滅司馬”

大家看,這是不是與曹操曹丕當年的作風很像

曹操抓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

司馬懿就讓曹芳成為傀儡皇帝,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


最新小说: 娘娘,你也不想秘密被聖上知道吧 我的鬼馬少女是小作家 侍女千千歲 奧特:賽羅家的小丫頭 救命銀子你們不掏?我選分家暴富 穀荊棘歸來 陸總輕點跪,太太回國搶女兒了 最強賭約係統 天空武者 驚!母胎solo的初戀是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