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2_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 > 第 151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2

第 151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12(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所謂的“女房”指的是貴族中受到教育的女性,一般會作為高級宮女伺候在後宮。她們有豐富的見聞和深厚的才學。當然,要使女房文學成為主流,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我們宮中的女官也是八旗貴族家的千金。”玄燁說道。

滿清從順治入關以來,就創造了選舉製度,每三年一選,有大選和小選,大選是選妃子,小選就是選女子入宮當宮女或者女官,對才貌都有要求,對出身也有要求。

剛說到這裡,天幕也提到了。

在華夏古代的很多朝代,宮女部分是罪臣家屬充入宮中,也有從民間采選的良家女,附屬國、地方官或者貴族獻入宮的奴婢或者貴族家的小姐,這種一般有特殊才華,是衝著升為嬪妃來的,也可能是奸細。當然,入宮的方式也決定了宮女們的地位,出身好的自然地位更高。

不同的是,華夏古代的宮女和女官隻挑選未婚女子乳母除外,也就導致許多宮女隻能在宮中孤獨終老,若是等不到被放出宮的那一天,最後化為宮中一座沒有名字的墳墓,被埋葬在被稱為“野狐落”“宮人斜”的宮女墓地。

明朝萬曆年間,宮中一群被強行從民間選秀的宮女齊齊啼哭起來。

“我們什麼時候能出去啊”

“我想我爹娘了”

年邁的宮女被剛入宮的宮女帶動情緒,也悲傷地擦起眼淚。

她看了看那高高的宮牆,搖頭喃喃道“出不去的,進來了就出不去了”

為了防止後宮乾政,明朝的選秀普遍從民間選沒有背景的平民女子,也不會如唐朝一樣給宮女進行文學和技能教育、組織馬球隊、蹴鞠隊,即使有朝一日被放出宮,家族也沒有能力為自己養老。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為了保守宮中秘密,哪怕老了也不能出宮。

明朝嚴禁宮女對外溝通或者傳遞消息,一經發現以罪論處。等宮女老了之後,發配到“倪衣局”,直到老死。

“我們那裡的富商官員提前聽到選秀的消息,到處找人結婚,連寡婦都趕緊改嫁。我家以為我今年才10歲,不要緊,沒想到還是被選中”

一位年僅十歲的小姑娘哭得撕心裂肺。

明太祖時期,朱元璋規定采選宮女要求13歲以上,但實際上越往後,選不到年齡就越來越往下,經常有未滿10歲的幼年女童被選上,還沒有美好的童年,已經要接受森嚴宮規的摧殘。

明朝中後期的皇帝,一個比一個荒唐,其中一點就是在民間選秀上。

宮女想起前朝帝王的傳言,再想想自己“早知道,還不如被拉郎配嫁人算了”

恰好,天幕也說到了“拉郎配”。

明朝時期誕生了“拉郎配”傳說一位富翁得知自己女兒被選中參加選秀,連夜到處找女婿,恰好一位錫匠未婚,正在府上做工,富翁連夜把錫匠從床上拉起了跟自己女兒成婚,銀匠還沒睡醒就被拉去拜堂,

多了一位富家千金妻子。

從中可以看到,民間對於選秀是多麼深惡痛絕。

所以在古代,皇帝放宮女出宮,也被認為是一項仁政。比如唐高祖李淵一次性放出三千人,任由宮女嫁人。唐太宗時期宮女仍有數萬,也曾放宮女出宮。唐玄宗時期宮女曾達到六萬隋煬帝時期,宮女數目達到了驚人的十萬

李淵先是很高興“朕為了節省開支放三千宮女,也是讓她們未來有了依靠,天幕果然懂朕。”

這一次,天幕可算是先誇了自己這位開國之君

緊接著聽到了唐玄宗的六萬宮女,瞬間氣得跳起來

“六萬六萬你一年胭脂水粉都得花多少錢”

隋煬帝十萬宮女讓隋二世而亡,這不肖子孫來個六萬宮女,難怪會有安史之亂

李淵隻恨自己生早了,沒有機會親自揍孩子,但是武曌有機會。

她看了看上官婉兒“李隆基對宮女這麼有興趣,去把他找進宮體驗體驗宮女生活。”

上官婉兒“”

“那相王”

以李旦護孩子的性格,肯定要攔著。

武曌早有預料,淡淡道“李旦要攔就一起送進宮。”

太平公主聽到差點笑出聲來,上官婉兒恭敬道“諾。”

聽到李隆基的奢靡無度,恐怕李旦想攔,門客和大臣也不會攔。

六萬宮女,與先帝們的儉樸對比,那叫一個醒目

劉徹誇張地張大嘴巴。

漢初最窮的時候,宮女隻有十幾人,後來發展起來也就1000多人。

到了劉徹在位時期,經過好幾代的休養生息,有點錢,滋潤起來,劉徹開始大肆選宮女,大臣們投其所好送美人,一下子翻了好幾倍,數量很快突破了3000人。

東漢,劉秀摸摸頭,想起也正在被罵的新政策。

他命令中大夫和掖庭丞及相工,在洛陽周邊選後宮,要求是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端莊秀麗,選入宮中後進一步挑選。

但是民間並不是很願意,有些人家寧願趕緊嫁女也不想讓女兒進宮受苦。

晉朝,晉武帝司馬炎冷哼“朕滅三國有大功勞,憑什麼不能要求公卿以下所有官員的女兒來參加選拔不止是晉的女子,魏國吳國的女子都要來參選,在選秀結束之前,民間不得嫁娶”

為了逃避選秀,民間許多家庭故意把女兒打扮的病懨懨臟兮兮,甚至比乞丐都誇張,希望能逃避選秀。

但是這樣依然避免不了,司馬炎的後宮迅速膨脹,達到了一萬人,創造了當時的曆史之最。

現在聽到後世的隋煬帝、唐玄宗的後宮數目,司馬炎覺得自己都算得上是“儉樸”。

劉徹嘀嘀咕咕“朕這算什麼好色,一萬人都沒達到”

大臣們充耳不聞養這麼多宮女不需要花錢嗎,你要麼彆想打匈奴

,要麼現在就足夠了

查資料時看到這麼多宮女,咕咕就很好奇,不知道皇帝看過宮中的開銷沒有,還有采購記錄。不僅人口多消耗大,采買自古以來是個肥差,低買高賣或者低價買入報高價是常規操作,人一多可操作的空間更大,皇帝皇後不知道市場物價,一被騙可就不是幾十兩銀子。

囍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相比較之下,個人覺得像是日本這種用已婚貴族女性來當女官更劃算,當然,對於可以隨時臨幸任何宮女女官的皇帝來說可能就不那麼美好了。

精打細算李世民坐直了身子,看向長孫皇後。

他為了省下開支,行宮都能用茅草屋頂,宮中該不會還有敢貪汙的吧

長孫皇後治宮嚴謹,同樣生活樸素,連兒子的太子宮中同樣要求儉樸,但是奈何下人有其他心思。

長孫皇後小聲對李世民提起太子宮中的侍者多次表示太子宮中太過樸素,要求增加華麗裝飾的事情,李世民一聽就皺起眉頭。

到底是侍者太過大膽,還是太子喜好奢靡

李承乾剛剛被封為太子,還如此年幼,怎麼會喜好奢靡,李世民下意識認為是侍者的問題。

“回宮再說。”長孫皇後低聲道,“天幕說得沒錯,我們深居宮中再如何謹慎,不知道民間物價還是容易被騙。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李世民深以為然“善,且等天幕結束後,親自去民間探訪一番再做決議。”

同時,他下定決心,把太子也帶上,不親眼看看民間疾苦,彆養成了紈絝皇子。

其實在日本的平安時代,同樣是限製女性學習的。

從當時的女性作者大部分沒有留下原名就可以看出來,女性的地位與華夏的宋朝一樣,同樣十分低下。

根據平安朝的生活與文字介紹,平安時期,男性可以進入官立大學和私學學習,學紀傳、明經、明法、算道四科,與漢學息息相關,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

女性不能去官學學習,也不能學習漢字文化,但是可以在家中學習和歌、音樂。

當時的日本由於沒有自己的文字體係,隻有口語,因此書寫時隻能使用漢字,並且被認為是男性的特權。

而女性學習文字隻能學習假名,不能學習漢字。

假名的“假”就是“借”,名是“字”,意思是隻借用漢字的字形,而舍棄它的一絲,來記錄日語的一種文字。

平安時期,漢字被稱為“男性文字”,假名被稱為“女性文字”。中國風繪畫被稱為“男性繪畫”,日風繪畫被稱為“女性繪畫”。

總之,來自華夏的屬於官方、殿堂級的學問,隻能男子來使用;日本本土的屬於低等的、民間的,隻能女子使用。

但是使用本土文字相關的假名創作,比使用源於異鄉的漢詩文更加得心應手,更能貼切合適地表達日本人的時代機緣,使日本文學自9世紀末以來,一改受容唐風的狀態,開始綻放國風文學之花,也讓女性文學大放異彩。

尤其是當時宮中女官的激烈競爭,女性靠才華可以入宮為女官,有了一條上升途徑,讓日本的女性有了奮發向上的決心。

比如紫式部的職務是入宮侍奉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擔任貼身女官,為彰子講解日本書紀和白居易詩作,正是在宮中,紫式部一邊服侍彰子,一邊創作源氏物語;

清少納言侍奉的是定子皇後,也是後宮女官。不過中宮類似華夏的皇貴妃,定子皇後地位最高,和天皇夫妻感情很好,但是娘家中落在宮中搖搖欲墜。後來定子皇後因為難產病逝,清少納言就出宮了。

和泉式部是彰子中宮的女房。

日本的宮廷實行律令製,宮廷女官有後宮十二司管理,後宮十二司專屬於天皇於後宮,有正式官銜的叫做女官,無正式官銜的叫做女房。

這些女官與女房,就組成了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作家群,即“女房作家群”。不止是目前介紹的三位,平安時代的女作者基本都是來源於這個階層。

古代的貴族婦女各個翹首以盼。

“在家中天天搭理家宅那點事也沒什麼意思,總得找點事做。”大唐民風開放,女子還能自由出行,家中的男人上朝聚在一起看天幕、或者去新開的商會裡一起看一起討論,女眷也沒閒著,聚在一起喝茶吃點心看起了天幕。

這種悠閒時刻,自然都是交好的友人。

從天幕開始說起大宋的李清照如何如何有才,大唐的貴婦們已經開始攀比起自己曾經寫過的詩歌、自己的女兒們如何如何有才。

但是口說無憑,沒有留下值得後世稱讚的作品,到底還是不甘心的。

當天幕放出日本女作家的作品節選時,她們仿佛終於找到了一個方向。

在家寫作,要求不高,她們也可以的吧

“我倒要看看,那日本還有多少文體,誰說我們大唐女子就不行”

“就是,明明也是學的我們大唐的文字,還學白居易的詩,我們也可以”

貴婦們議論著,彼此暗暗起了心思回頭就開始寫起來,寫了就去出版,看看誰得作品更受歡迎

同時代的榮花物語,作者不詳,但可以確定的是女性作者,采用了假名書寫,在寫法上使用了源氏物語中虛構物語的寫作方法而成。這本特殊的史書成書於11世紀,據推測為10281036年間,這一時期,華夏是宋仁宗趙禎在位。

趙禎看了看滿堂人才,很好,連日本的女性文人都有作品,他呢

還有他的公主,他的皇後和後妃呢

怎麼好像就顯得皇室無才,隻留下個有病和短命的傳說

趙禎不滿,開始思考要不要給自己那幾個可憐的女兒正式任職,比如,做寫作的文官。

目前她們在報社做的有聲有色,但是依然是無名無分,而且有朝中文官的乾涉,大權主要在文臣手中,顯得公主們像是打工的。

趙禎沒有冒然詢問大臣

,有了駙馬虐待公主的事情,趙禎對大臣們已經沒有那麼信任,事關自己女兒,他終於進步了,決定去親自問問女兒們的想法。

比較特殊的是,這是一部由女性書寫的史書。

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榮花物語又名榮華物語,是日本第一部演義式史書,也是日本文學史上唯一一部以女性視角寫成的史書,全書四十卷,描寫了平安時代從宇多天皇到堀河天皇15代200年間的貴族社會。

班昭執筆的手猛地握緊。

一本完全由女子寫出來的史書

全是四十卷,寫進了兩百年的貴族社會還是日本第一部演義式的史書

班固鼓勵地看著妹妹“你都能幫我續寫漢書,你自己完全寫一本史書一定可以。”

班昭受到天幕影響,放棄了寫女誡,來民間親自感受民間疾苦,打算寫民間女子真實的故事,寫女性更需要的書籍,但是還沒有想到寫史。

因為自古以來,史書被統治階層壟斷,民間修史都需要謹慎行事,官員修史也需要帝王的許可,史書修完之後也是被藏於宮中。

“演義式,就是後世那三國演義類型。”班昭感覺找到了方向,以戲說的方式寫史,當故事流傳民間,不正好避開朝廷的嚴控

班固道“太後向來寬容,你放心,她會支持你的。”

班昭一聽,也是,更加有衝動了。

“日後,還請兄長多多指教”班昭正式向班固一拜,班固沒有躲避,正式接受,也表示接受了這一位寫史的同行。

“日後,我們可要比比誰寫得好”

班固第一次與妹妹起了競爭心,這也是因為正眼看待了妹妹的事業,以平等、不關係於性彆、單純看能力的心態去看。

班昭想起了遠在戰場的二哥班超,笑道“行,等二哥回來,讓他看看我們誰寫得好”

源氏物語影響並誕生了榮花物語,而蜻蛉日記和源氏物語一起孕育了更級日記。

更級日記的作者是“菅原孝標女”,這同樣不是原名,意思是“菅原孝標的女兒”。姨母是“右大將道綱母”。

菅原孝標女,生於1008年左右,孝標是菅原道真的玄孫,姨母就是蜻蛉日記作者右大將道綱母,後來作者成為皇族佑子內親迎盼歸朽王的女官,也屬於女房作者群體。

菅原孝標女後來聽著繼母從小講述姨母的作品,和源氏物語的片段,於是對源氏物語產生很大的好奇。

後來,她的繼母與父親離婚,乳母去世,姐姐出嫁後,生母知道女兒喜歡源氏物語,想方設法給女兒弄來了一套源氏物語,對作者的人生有了巨大的影響。

菅原孝標女長大後經曆了婚姻與家庭,晚年時期寫自傳記錄了自己十歲到五十一歲之間的回憶錄,創作了更級日記。

更級日記不如源氏物語那樣恢弘大氣的宮廷故事,也不是和泉式部日記那

樣的浪漫熱烈愛情,也不是蜻蛉日記那樣充滿怨念與悲傷,而是平凡人的平凡幸福,另有一種平凡生活樸實的美好。

而後世的讀者也可以從一位位女作家不同風格的作品中,得以窺見平安時代從皇宮到民間,不同人的生活方式,跨越時空地感受古人的喜怒悲歡。這就是文學的意義,是穿越了時空傳遞情感,也是與幾千年後的後世子孫分享自己的生活碎片。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但是,前提是能流傳下來。

嚴蕊在牢獄中,剛剛接受了酷刑,渾身痛得難受。

獄卒看不下去了“你隻要招供不就可以出獄了何苦為一個恩客受這種罪”

“沒有就是沒有,我豈能誣告。”嚴蕊氣若懸絲,臉色慘白。

她不是因為自己的罪下獄,是一位相好的士大夫被人誣陷,把她連累坐了冤獄,現如今對她用刑就是想要她供出士大夫,但是嚴蕊寧願受刑也不肯誣告。

牢獄也不會那麼好心地給她請大夫,就讓她在監獄裡苦苦熬著。

嚴蕊躺在稻草上,透過牢房小小的窗口看著天幕,隻有看到天幕上的文字,聽到天幕的話語,才讓自己有了活著的力量。

聽到天幕說起文字傳世的力量,嚴蕊想起近日的遭遇,一片悲傷。

若她還是良家女,哪裡會因為恩客坐這冤獄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嚴蕊低聲喃喃念著,讓獄卒聽得朝她看了過去。

“有才有貌,可惜了”獄卒搖了搖頭。

可惜了

平安時代,也是日本女性文學創作的第一個高峰;二戰之後,是日本女性文學創作的第二個高峰。

女房作家群如同古代華夏的部分知識女性一樣,哪怕識字,依然是保守的。比如她們譴責紫式部,認為紫式部婚姻的不幸就是讀了太多漢書。還認為另一名才女高階貴子晚年淒苦是因為才學過剩,事實上是她丈夫政鬥失敗被牽連,動不動用才學來決定婚姻,真是把政治鬥爭的殘酷當言情小說。

李清照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和公公之間兩黨的政治鬥爭,不由苦笑。

現在開始流行“才藻非女子事也”,非要讓女子無才無知,蒙昧著隻知道聽從順從就能婚姻幸福嗎


最新小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 命師從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 雁回時雪滿階 江山美人誌 花開:與君長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