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裡麵有一個遠方親戚就是嫁到山東那邊去的,而且對方跟陳媽媽時不時的有聯係,所以陳飛對於那位遠嫁的姨娘來說,也還算是比較熟悉的。
所以相對的,對於山東那邊的美食,陳飛也是知道的比較多一點。
“地三鮮製作材料是三種地裡時令新鮮的食材:茄子、土豆和青椒。它不僅在於鮮濃的味道、天然綠色的食材,更勝於它涵蓋多種食材的營養,讓三味非常普通的食材做成鮮爽無比的佳肴。”
底下的學生們都聽的非常認真,雖然陳飛如今說的這個知識已經在他們的腦海裡麵過了千萬遍了,但是如今他們聽陳飛講課還是聽的非常津津有味。
因為他們後麵要聽的是陳飛所說的做這一道美食的技巧。
因為時間的緣故,所以陳飛加快了速度。
他一邊說話的同時也不影響他手上的動作。
“茄子切塊,土豆和青椒切片,土豆片稍微厚一點。鍋裡倒些油準備炸茄子和土豆,飯店的火大一般油不熱的時候茄子和土豆就下鍋了,家裡比不了飯店所以油稍微熱的時候再放,大約4,5成熱的時候先下土豆然後下茄子,等土豆中間鼓皮兒的時候把青椒放進去,然後馬上全部撈出來,油找個小盆什麼的倒走,茄子土豆青椒控乾淨油……”
底下的學生們看的目不轉睛。
尤其是從火候的方麵,他們看來尤其是仔細。
一個大廚最頂級的做法不是在於把控食材的新鮮度,而是在於它各方麵的細節。
比如說火候或者是放調料之類的。
這就是一個非常重中之重了。
而且還是要熟能生巧之後才能把握這一個度。
“陳老師,這個火候的話,我們要該怎麼把握呢?”
其中一個坐在前麵的學生不由得悄悄開口。
他其實一直好奇這個問題很久了,但是本身他的天賦是不錯的。
但對於把握火候這一塊,它總是差了那麼一個度。
陳飛聽到這個學生的問話。
然後忍不住看向他。
陳飛怎麼就笑了笑:“這個度我也沒法跟你們說該怎樣的保證,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告訴你們。”
陳飛也想了想,然後說了一句:“熟能生巧之後的直覺。”
其實陳飛說的都是假的。
在沒有係統之前,他彆說做菜了,就是連做飯都可能煮不熟。
但是自從得到了係統之後,他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這些技巧對於他來說仿佛已經做過了千萬遍一樣,心裡麵不用想就能憑著感覺把這一道美食給做出來。
所以對於這些學生提出的問題,陳飛隻是籠統的給了一個建議。
果然。
聽到陳飛說的話之後,下麵的學生已經開始若有所思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