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說怎麼辦?”周大功憤然不甘道,“你既然說修路不行,擺攤無效,那你總得給個有效方案吧?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村民虧得血本無歸吧?”
“方案是有,但在方案出台之前,涼水鄉得先解決一個問題。”趙扶光若有所思,“涼水鄉產業以果業為主,這一點無需質疑,我吃過你們的橘子,我覺得質量是可以的,但很遺憾的是,涼水鄉的果業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產業鏈?!”
這三個字,讓一眾村乾部摸不著頭腦。
畢竟他們都沒什麼商業文化,自然不知道這三個字的含義。
“是的。”趙扶光接著解釋,“涼水鄉果園很多,不隻是橘子,其他水果都有涉獵,但可惜涼水鄉的產業重點從始至終都在種植這一個生產階段,這在商業體係裡是十分致命且無力的。”
“這話怎麼說?”
一個個村乾部都對趙扶光的話感興趣。
“咱種水果的,重點不都是種植嗎?”
“這哪裡致命無力了呢?”
“不不不。”趙扶光搖了搖頭,娓娓解說,“一條有效的果業生產鏈不能隻有種植這一個階段,也不能隻有果農這一個群體,還得有分類,包裝,運輸,打樣,甚至是推廣,賦能,文化,周邊服務等等……”
眼看村乾部各個都聽的不是很明白,趙扶光隻好舉例。
“比如說國內的蔬果產業,煙霞蘋果,五台山蘑菇,安嶽檸檬,徐聞菠蘿,北疆大棗,桑葚之類的,他們能賣得火熱,賣得全國出名,這不單單是質量因素,更有曆史名氣在裡邊。”
“對比之下,不難看出,這些有名的蔬果產業,都具有完整的生產鏈。”
“如果各位有機會可以到當地看看,你們一定可以發現,他們的包裝廠肯定就在果園附近,除了包裝,物流,車站,倉庫,銷售公司,統統都在同一片地區。”
“產業鏈的成熟,是農業轉向商業的重要階段,隻要這個階段達標了,不管路修沒修好,肯定不會斷銷。”
趙扶光這番話說的確實頗有水準,不少乾部都點頭表示認同。
隻有個彆乾部還在提出質疑。
“這不一樣。”劉平安憂心忡忡道,“你說的產業鏈,道理有是有,但問題是我們情況特殊,城鄉結合政策,讓縣城成為了最大的市場,如果連縣城的市場都去不了,那還談什麼產業?”
“可是,劉主任,涼水鄉因城鄉結合而失去銷路,難道我上述說的那些地方產業,就不曾經曆過城鄉結合所造成的困境嗎?他們靠著產業鏈熬過來了,難道不是嗎?”
所謂一句定軍心,趙扶光此話一出,現場頓時寂靜,沒有人再反駁了。
“行吧,趙局長。”
劉平安,楊穀以及周大功等人,隻能收回不甘的情緒,誠懇請教。
“你的方案或許有道理,但具體要怎麼做呢?你說的這個產業鏈,到底要怎麼做成?”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