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這部電影,是文木野的命題作文。
拍一部表現新時代年輕人在深圳創業的影片。
老實說,這個東西很難搞…
“創業電影其實是傳記電影的一個小分支,但沒有人願意在影院裡看彆人成功。
創業電影討論的永遠不是成功,而是貪婪,是為了成功付出了什麼!”
但《奇跡》的項目性質決定了這條路走不了。
而且,文牧野本身對創業沒有興趣!
因為創業說的是階級穿透…
他感興趣是在一個固有的階級或者生活環境裡做一個跟自己有關的事情,不是非得要穿透上去。
然後沈良給了建議為了治病,為了拯救家人。
於是主角創業的動力被設定為給妹妹治病,故事自此有了起點。
從這個角度去看,他把這個電影的深層動機巧妙扭轉成了與《我不是藥神》一致——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救命。
然後按照《藥神》搭建人物五男一女的配角群像,分彆代表著不同生存狀態的勞動者,他們彙集在主角身邊,組隊闖關,在歡笑與淚水中最終創造出一個奇跡。
最後…是一個演講!
這個挺泄氣的…
大團圓不是問題,問題是應該靠的是工人階級奮鬥,結果,畫麵一轉就全員階級躍升了,工人階級奮鬥的終點是階級躍升,沒有比這更惡心的結果了…
歌頌了啥?
生產資料掌握在誰手裡?
男主麵對命運的風暴,靠的是工人階級相扶持,畫麵一轉就全員階級躍升了,工人階級奮鬥的終點是得到資本救世主般的垂青!
當然,這是事實,但你不能歌頌啊…
你擱這深圳合夥人呢?
沈良建議刪掉演講部分,結局就停在歡呼的地方…
文牧野告訴他這部戲的目的就是致敬新時代裡每一個拚搏奮鬥的你,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深圳沒什麼不可能!
好吧,這頓餃子就是為了這碗醋…
沈良挺無語的,但也沒有辦法,這電影確實是任務片,能搞成這樣,已經儘了最大的努力!
“拍吧,我就四十天時間…”
“放心,妥妥的!”
文牧野接著問“演員方麵有要求嗎?”
“有,我不要王傳君,你給我換掉他,換成蔣啟明!”
“…還有呢?”
“沒了…”
“女演員有要求嗎?”
“大哥,你這電影我連個p都沒有,女演員我能有啥要求?”
“也是…你連個情侶都沒有,有點不合適…要不,給你加一段?”
沈良趕忙阻止“不用加…咱們就是搞事業…”
“那就定了,9月初開機!”
“嗯,沒問題!”
九月初,《開端》絕對拍完了…
文牧野突然想起什麼“對了,你的《人生大事》下禮拜上映,辦首映嘛?”
“應該辦吧…到時候你也來!”
“嗯,我就是這個意思!”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