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跟藤訊有合約,每年都會拍攝於一兩部劇集,他們會提供優質劇本任我挑選,而且我開拍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播出時間…”
黃偉擺手“我不是說電視劇,我是說電影…現在的電影太難了,審核的四平八穩…”
沈良笑了笑“沒辦法,我們的電影受眾是成年人,但必須接受符合兒童的尺度。”
黃偉歎了口氣“審核隻是一方麵…現在的營銷方式,感覺跟電影已經沒有關係了!”
“也還好啦…《人生大事》,我們就投了3000萬的宣傳資源…”
“我說的是《你好,李煥英》…春節檔差點乾掉了《地火》…”
“不是沒乾掉嘛!說明觀眾的審美還是正常的!喝酒…”
好吧,他說的是對的。
粉圈撕逼、水軍輪戰、強jian式營銷、尬吹演技…
招數窮形儘相,卻跟電影本身沒有一毛錢關係。
利用明星身份的聖光,挑動粉圈大戰,收割韭菜。
指望用廉價的筆觸,來引發廣泛的共鳴。
你說電影是光影的藝術,是對人心靈的震撼。
賈導給了你一個**兜——狗屁!電影是毛線的藝術,我連創作都不需要,老娘翻拍一下國外的高分電影就能賺飛,甚至翻拍之後評分還不如原版都行。
你說電影靠的是精彩的故事,是編劇的用心,是劇情的走心,是滿滿的誠意,是觀眾的口碑。
還是給你一個**兜——老娘靠的是一個月近百次的熱搜,是減掉了100斤的營銷,是刺激部分女性的g點,不管是同期上映的《飛馳人生2》還是好評如潮的《第二十條》,票房都被她吊起來打。
這營銷做到什麼程度?
就過年那一個月裡,你在熱搜上看到的最多的事情是什麼?
就是賈導。
她用過一己之力證明了,電影隻要找準話題,搞出噱頭,就能立得住。
高票房隻是來自於營銷、炒作,而非來自於口碑。
一打開抖音看到某個電影專門注冊賬號來宣發。
不得不說,這種方式還挺好的,每天發點片段,能快速吸粉,短時間內輕輕鬆鬆幾十上百萬粉的賬號就出來了。
但電影熱度過了之後呢?
取消企業認證轉賣賬號?或者搞個xx嚴選?
一切的一切都跟電影本身沒什麼關係了…
就挺無聊的!
大部分觀眾隻是想看電影而已。
……
“你喝點果汁就行了,喝什麼酒!”
“我能喝的!”
“你東北的…也對,一般高緯度地區,都挺能喝!”
沈良點了點頭,也就不阻止趙今麥喝酒了…
妹子端著酒杯就還有分酒器,打了一圈…
輪到沈良了,還有半杯…
沈良忍不住說了句“伱這還不如喝飲料呢,喝飲料好歹能體現一個氣勢,一圈八個人,二兩的分酒器居然沒喝完?”
“大家知道我不能喝,都讓著我!”
“來,咱倆碰一個…”
“那…我要喝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