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瀏覽了一會豆瓣,眼睜睜看著評分從77降到了76…
不急,應該還有下降空間!
估摸著,最終應該能有72分左右。
再一看韓國的幾部災難片,《隧道》79分、《流感》78分,《摩天樓》75分…
突然覺得挺難受的!
然後想到了兩部電影,都是主旋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都是續集。
劇情也都是先抑後揚的英雄自我救贖。
男主都是因為犯了錯誤,鬱鬱不得誌,身上既有對軍人身份極強的榮譽感,也對自己的現狀不滿。
這種精神內耗,最終通過成功完成任務,完成了自我和解,證明了自身價值。
看完這兩部電影的人,都會覺得熱血沸騰。
隻是,名字不一樣。
一部叫《戰狼2》,另一部叫《壯誌淩雲2》。
這個到底是看電影呢,還是在認爹呢?
阿美莉卡畜牧業發達,養了很多慕洋犬,甚至很多慕洋犬壓根不用雇主提供,自帶口糧!
真不理解,吳景在《戰狼2》裡麵攔截導彈這事,被整整黑了好幾年,到今天,還有人在說這事。
他們說,這是在利用國內盲目的愛國精神,割韭菜,收割那些愛國傻子們。
可《壯誌淩雲2》呢?
f14乾掉蘇57,還能直接10馬赫跳機。
請問,這是現實裡能乾出來的事嗎?
但他們呢,就是各種吹的天花亂墜。
怎麼《戰狼》、《戰狼2》就是割韭菜,《壯誌淩雲2》就是有情懷了?
所以,吳景真的戳到他們脊梁骨了——可能真的,有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負慣了吧,就覺得中國人不能強…賤不賤啊?!
嗯,太賤了!
一想到《壯誌淩雲&nbp;2》沒有在內地上映,沈浪突然好受了很多…
你評分再高,你也賺不到一毛錢票錢!
……
“我覺得題材很特殊,國內電影很少有這樣的題材,以前隻有八一廠做過幾部…”
“《超強台風》、《緊急迫降》還有一部《驚濤駭浪》…我在電影頻道看過…”
沈良在接受媒體采訪,采訪他的是央視網快看的抖音直播號…
“誰還沒有一個英雄夢呢?有機會演繹,我當然願意接受!而且這個故事,這裡的人物還是很完整的…給了我足夠多的表演空間…”
“演員就是要不斷地挑戰不一樣的角色,給觀眾帶來新鮮的故事,新鮮的不同的人物。”
然後,問到了不用替身的問題。
沈良擺手“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我既然接戲了,肯定做過預期…會不會受傷,如果受傷了,會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拍攝…我都有考慮…真正有生命危險的戲,我也不會拍!而且,觀眾花錢買票又不是看替身演戲的,是看你演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