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話語都形成肌肉記憶了,張嘴就來。
不過《入戲》問了一個問題“伱這幾年都沒有休息,不累嗎?”
“拍戲不累,拍戲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但無縫進組,你怎麼演出人物的區彆?”
沈良眼睛一亮,這是個好問題,他回答“挺難的,其實有時候我自己也能察覺到自己沒有完全入戲,電視劇跟電影還不一樣,電視劇它拍攝周期比較長,量比較大。有的時候拍到快結束了,你才覺得這個角色的感覺剛剛找對,然後就要殺青了…”
“那你怎麼辦?”
“還是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團隊,一個好的劇本它能激發出所有人自己最真誠的感受。就像你聽到一個好的音樂,你本能地就是想跟著去跳舞,可能你平常都不太會跳舞,但聽著那個音樂你不自覺地就會開始跳舞,拍戲是一樣的。”
“那演電影和電視劇對您來說,有什麼區彆嗎?”
“我不知道其他演員怎麼做的,但我在表演的時候,是有節奏控製的,電視劇拍攝可能就來回打,一個鏡頭拍五分鐘讓你繃足了演,大段對話台詞,場景切的慢,節奏慢,演員可以慢慢把人物表現出來…電影不一樣,沒那麼多時間給你展示自己,你必須要一上來就得帶著人物…”
最後一個問題問到了《追風者》…
“《追風者》的立意挺好的,主角最開始是一個不在乎大國崛起,隻關心小民尊嚴的人,後來被時代推到了一個抉擇不是理想驅使他們做出選擇,而是現實逼迫他們不得不選!這個劇不是《覺醒年代》…從另一個角度闡述那一段曆史…”
……
《追風者》的巍若來是立信會計學院剛畢業的學生,他看《國富論》,是那個時代有學識、有教養的新青年。
為人良善,與底層勞動人民打成一片,他和拉黃包車的阿文是好朋友。
雖然年紀不大,街坊鄰居的同齡人都喊他魏哥,因為那時候的窮苦人會自然而然對讀書人高看一眼。
但他又不是個書呆子。
身處亂世,為了謀生,也會幫斧頭幫的同鄉查賬。
看到有人被斬殺在眼前,雖然害怕,也能很快調整心態,恢複冷靜。
極聰明,明白國共兩黨水火不容。哥哥在自己的懷裡犧牲,他也能強忍悲痛,連夜冒雨將哥哥偷偷安葬。
魏若來這樣的性格特征,與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是匹配的,因而,也更加真實和鮮活。
最開始,這個劇雖然提及國共兩黨,但巍若來並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
魏若來有報效祖國的雄心壯誌,他對祖國、對人民有著非常樸素的情感。
兩次麵試中央銀行,第一次麵試,他向沈圖南誠懇表示,“我大中華積貧積弱…若來願畢生所學報效國家”;
在他為自己爭取而來的第二次麵試中,言辭更為懇切,他知道當今是個“亂世”,“大人物杯觥交錯、談笑風生,吸草民骨血肥其自身”,他想跟沈圖南一起“改變這貪婪又萬惡的金融圈”…
嗯,沈南圖是他的導師、貴人…
若非沈南圖提攜,巍若來的出身,根本不可能進入中央銀行!
哦,第一個給巍若來帶來紅色思想的是沈南圖的妹妹,也就是王楚冉飾演的沈近真。
三天時間,拍到了沈近真出場,然後沈良請假暫離《追風者》劇組…
長春電影節開幕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