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排片可不是瞎姬霸亂排的。
主要依據就是卡司陣容以及營銷強度。
以前好萊塢大片一來,排片就多。
尤其是非常熱門的,市場預期和觀眾期待的。
《複聯係列》、《速度與激情係列》、《變形金剛係列》
隻要足夠有市場,影院是恨不得排100%…
例子不是沒有,《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變4上映前,還被廣電大佬說叫支持國產,彆慣著‘變形金剛’
實際上前麵幾天,有的影院都已經排到100%——業界當時都表示看好變4,觀眾對它很期待。
《變形金剛4》之所以沒有拿到20億,是因為這個片子隻用了250個小時,就已經是當時內地影史最高票房!
刷了25個記錄。
之後就被乾預了,發文限製了影院的排片,並且拒絕延期。
同期零對手,《分手大師》純粹是因為《變4》沒有2d密匙,影院隻排3d…
《變形金剛4》確實牛逼,上映1個月,3周周冠軍,21天日冠!
另外說一句,《變4》是被《小時代3》打斷了票房收割之旅…
但現在的情況是好萊塢不行了,所以基本都是華語片自己內鬥居多。
一般前幾天都是試水,出成績就會越排越多——影院要賺錢,隻有多人看的電影,才會排的多。
今年好萊塢確實挺拉胯的,除了《哥斯拉大戰金剛》票房過十億,其它的電影都沒過五億…
當然,很多漫威粉絲解釋是‘漫威電影被封鎖了!’
不急,過段時間,漫威電影上映,就知道了…
哦,有一個例外——沈良的電影!
除了春節檔,沈良的電影隻要上映,排片至少35%以上
原因很簡單他是票房保證。
《揚名立萬》點映一天,口碑、上座率都很棒,院線沒有理由打壓——首日給了&nbp;49%的排片…
……
其實喜劇江湖,比武較技由來已久。
但以往的成名高手論劍,總逃不過幾大門派,沈滕領軍的開心麻花、東北本山一脈、老郭家的德雲弟子,還有賈玲的大碗娛樂,看久了多少也會失去新鮮感。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倒更像一場廣撒英雄帖的武林大會,遍地是新人,處處有驚喜。
人兩場競演就技驚全場,迅速出圈;
有人非科班出身,卻扮什麼像什麼;有人瘋狂輸出,大展創作才華…
沈良自己挺喜歡蔣龍、張馳以及大鎖的…
他跟大鎖還有淵源——一起錄過《火星情報局》。
不過,先要跟馬東以及節目評委們打招呼,四個評委黃博、徐爭、於和韋以及李旦!
李旦這個人,典型玩輸出的。
靠著一張嘴!
玩嘴的,玩時間長了,看到彆人一口一個導師,必然飄了。
熟悉的要指點,不熟悉的也要指手畫腳,那叫一個爽!
爽是爽了,可惜他並不是全知全能,說多了自然露餡了。
時間是一個過濾器,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溜久了該去哪兒就去哪兒。
時代的列車呼嘯而過,坐上了一帆風順,可是你不能一直坐,總要下車的。
至於其他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