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後中國的電影藝術完全由學院派壟斷。
你可以說,那個時候的中國電影享譽全世界,但唯獨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群眾對此一無所知。
所謂的中國電影的繁榮沒有群眾基礎,第五代、第六代…
都是如此!
但這幫人如今掌握了話語權。
組建了所謂的主流電影圈。
圈子一旦形成,就有一個共同屬性排外!
演員層麵也能看得出來。
正常來講,娛樂圈應該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吐故納新,川流不息,一代代青春靚麗的年輕人成為市場主角,中老年人退居二線用豐富經驗來幫扶後輩,這也是市場和觀眾的正常需求。
但…明顯不是!
現階段,網絡時代,大量的文化娛樂產業搶占了本該隻屬於影視行業文化的消費群體,導致了整個行業前景的萎縮。
那幫圈內人,根本不了解現如今的觀眾需要的是什麼!
拿著最好的資源,用最好的演員,拍一部審美落後的電影…
不止,他們還跟傳統電影公司綁定!
打壓新人。
滿腹才華想要入行的新人,根本找不到門路。
總體來講,圈子不大,但山頭林立,門閥割據,新人難出頭,老人已經沒有創作能力了還要死守著不肯挪地方,論資排輩到阻礙行業進步的程度。
所以,寧昊、陳思成很難得…
寧昊的72變電影計劃,真的砸錢支持新導演;
陳思成本人雖然爭議大,但是國內懸疑推理商業片一票新人都是他扶持的…
沈良也差不多,他很樂意跟新人導演合作…
而且新人導演也願意找他——一旦被他看中,就意味著票房成功!
其實,好萊塢也一樣,在上世紀的好萊塢,阿湯哥這個年齡基本上都退出一線,演主角的爹了,結果,現在,他還在演主角…堅決不放給新人。
跟內娛差不多,有才華的寧願去拍網劇,也不想混電影圈子!
哦,記者提問沈良選擇劇本有什麼秘訣,良哥很認真道“我就是覺得電影不要太藝術化了,要有意思,我們現在是在跟短視頻、直播爭奪觀眾…關鍵,你看電影還要錢!你的劇本沒意思…我覺得就不要拍了吧!”
“所以,你對藝術電影沒有興趣?”
“當然有興趣,但我感興趣的點跟他們不太一樣…你能拿出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超過《陽光普照》的劇本,我肯定免費出演!”
然後…提問的記者閉嘴了!
差點忘了,良哥有《陽光普照》!
……
截止&nbp;12月10號,《揚名立萬》上映3天,加上點映的19億,累計票房927億!
成功殺入年度前十五…
同檔期上映的電影…《長津湖》乾脆下映了,累計票房6043億…
《古董局中局》被壓製的很慘,12月&nbp;10號周五的單日票房沒到600萬!
估計總票房很難破3億。
電影的宣傳方破防了,直接在微博上罵《揚名立萬》…
不過,這回良哥甚至沒有回複他!
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