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初三個組分彆拍攝,銜接起來的時候,有些地方是缺鏡頭的,有些鏡頭雖然拍了,但某個人物可能沒在鏡頭裡,補充拍攝的時候就把這個人物的鏡頭放進去。
補充拍攝的內容其實是散在兩個半小時裡,每個段落可能都會有一點。
沒有特彆完整的劇情,就一些小鏡頭,主要就是沈良還有吳景…
第一天主要是找找狀態…
很快拍完,然後於東湊了過來,約了一起吃飯。
換好衣服,沈良還有吳景、徐克包括黃建新到了飯店…
“有一天晚上,我跟徐克一起待著,一扭頭的工夫,發現他不見了,找了一會兒,看見徐克站在直徑15米的風扇麵前,風吹出的雪啪啪打在臉上,給演員演示在風雪中的效果。”
黃建新歎了口氣“每次一想到《長津湖》拍攝,就想到這個畫麵!”
徐克擺手“沒辦法,雪花是一個活的東西,有很多變化,雪吹過來,演員該怎麼演戲,我得做到心裡有數,我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演員做到?”
吳景笑了笑,端起酒杯“所以,我們都佩服老爺!”
沈良也舉起酒杯,大家一飲而儘,於東突然道“中影也要做《誌願軍》了…找了吟詩小達人,好像叫《偉大的勝利》…找你了嗎?”
“沒有,”沈良搖頭“估計這次捧他兒子!”
於東“我聽老傅說準備讓你演?”
老傅就是傅若清,他是《偉大的勝利》總出品人…
沈良擺手“吟詩小達人說了不會再跟我合作的…”
“伱的想法呢?”
“我無所謂啊,我又不缺戲拍!”
於東“你要是想演,我們博納也參與,大不了,把導演換了!”
“…謝謝於總,”沈良很認真道“還是算了,演完《長津湖》,我對相同題材沒有想法了…”
“我們博納中國驕傲三部曲,《中國醫生》、《長津湖》還有《無名》…我之前跟你說過,《無名》…”
……
《無名》,沈良看過一遍,觀感很不好。
它不是商業片節奏,商業片常用的通常是三幕結構建置(etup)、衝突(nfrntatin)、解決(reutin),這個結構一目了然,一段話就能概括明白,讓觀眾有比較順暢的體驗。
《無名》的零碎剪輯,使觀眾的注意力被漫無目的地牽引,因而會感到疲憊。
類型元素做得很差,它既不是懸疑片,也不是動作片,像曆史片又不完全像。
商業片的邏輯必須要和現實中的人——也就是觀眾——保持一致。
哪怕是科幻片、奇幻片也是一樣。否則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觀眾無法理解這部電影,它自然也就不再是商業片——最簡單的例子,表麵上為日苯人做事、暗地裡為**特工的葉先生,被未婚妻痛罵“漢奸”時,可以肆無忌憚地去痛打日苯兵——無論從他表麵還是暗地裡哪個身份來看,這樣的行為都十分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後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沈良不太喜歡這樣的電影!
所以,他沒有接茬,即便於東提到了梁超維…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