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宗師》已經備案…
主演沈良,導演吳景…
吳景大概說了一下幾個人交過來的劇本…
基本延續電視劇版《太極宗師》的套路——小夥子無意間進入隱秘之地,習得一身絕學,然後隱秘之地被外界找到,小夥子大發神威,成就一番名聲…
這個套路,很難打破!
包括馮德倫的《太極》,雖然加了一堆所謂的蒸汽朋克元素,但整體劇情依然是延續這個套路的。
“你們怎麼會想起來做《太極宗師》?”
“景哥想複興武俠動作片…”
“所以,第一部就做了《太極宗師》?”
吳景解釋“我本來想按照‘刀槍劍棍長南’來拍,對應的七個場景“風花雪夜江湖海”…我連《刀》的故事都準備好了…結果良哥說想演《太極》…”
《刀》的故事一個殺豬少年為討一句公道,僅憑一把殺豬刀在以刀論英雄、名刀林立的世界裡,怒挑官匪權勢,血戰悍匪“十八斬”,生闖水底刀陣,勇挫五大頂級刀客,威震百刀…他一刀,激起百刀叱吒風雲,但終不敵一把溫柔“簪刀”。
就是被美人計乾掉的意思!
這個本子太老套了。
沈良插話“我喜歡《太極宗師》裡的闖擂台模式!”
董閏年“傳統的功夫片,劇本很難出新…因為劇情節奏擺在這…你想要重現闖擂台…那劇情就不好改…”
“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動作設計方麵下點功夫,我準備聯係袁和平,順便把李連結請出山…”
沈良搖頭“劇情是最重要的,否則,彆說李連結了,你就是把李小龍請出山也沒用!”
吳景差點把酒噴了出來“…我要是真把李小龍請出山…你覺得沒用?”
“…這就是個比喻!”沈良也被自己蠢笑了,建議“你不如找一些網文寫手,或者找一些武俠動畫的創作人,《霧山五行》《枕刀歌》團隊都不錯!”
“我感覺你很排斥香港電影人?”
“沒有…《蜀山傳》我不也是跟徐克合作了嗎…”
“但徐克更多是監製吧?”
“…監製也要乾活的…我推薦你看看謝苗主演的網大《目中無人》,那個導演是個內地90後,但電影基礎語言非常過硬,包括動作設計也很不錯,一點也不比那幫老牌大導演差!”
吳景有點驚訝“謝苗?”
“對,網大,導演叫楊秉佳!”
“很有才華?”
“還不錯!”
“那…怎麼不拍院線電影?”
沈良笑了笑“懶得伺候圈內的各種二代們,懶得應付一堆所謂的金主…拍網大賺的不多,但人家已經是一塊招牌了,雖然比不上一部戲能賺幾千萬甚至幾億的大明星,但一部戲賺個幾十萬也不算貧困人口吧?”
……
事實上,對於內娛觀眾來說,曹盾的《長安十二時辰》過後,內地古裝影視劇的美術審美,影視工業層麵全麵升級換代了!
對比一下,香港導演拍的古裝大片,比如徐克監製,爾冬升導演的《三少爺的劍》,徐克監製,袁和平導演的《奇門遁甲》,包括徐克自己導演的《狄仁傑3》,再到最新的唐季禮導演,成龍主演的《傳說》。
華語老一輩導演拍的古裝影視劇,完全跟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是一個道理。
美術審美,影視工業,還有特效帶來的電影質感不進反退,甚至觀眾看著有一種花了多少多少億,結果成片一眼網大的感覺。
質感不夠!
這麼說吧,同樣的特效大片,同樣的古裝奇幻,同樣的全明星陣容,同樣的有巨獸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