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吃飯呢!”
“…伱下樓隨便吃點對付一下…”
……
酒席過半,沈良拿著話筒登上了舞台。
“大家新年快樂!”
“良哥新年快樂!”
“想聽什麼歌?”
底下一群人喊“《暮色回響》!”
“…行,那就《暮色回響》!”
去年抖音抖了一整年的《暮色回響》,各種‘神啊…可不可以讓我感受一下’
《人生大事》推廣曲也用了《暮色回響》逝去的親人,就像天上的星星,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順便一堆音綜、歌手翻唱。
當然啦,不管誰唱,底下都有評論不如沈良!
沈良去年雖然沒有發新歌,但《暮色回響》、《若月亮還沒來》、《如果可以》包括《冬眠》四首歌牢牢霸占qq熱歌榜前十,足足一整年都沒有下榜…
“傳說浩瀚銀河有顆星是他,走出時間後仍然選擇留下;
漆晝中溫柔的不像話,靜守著他的遺憾啊…”
“神啊…可不可以讓我感受一下…”
一曲唱罷,主持人也就是製片人問了一句“良哥,為什麼你能唱的這麼有美感?”
“我用的是弱混聲技巧,加上胸腔混聲…”
“那我可以唱出來嗎?”
“…有點難…”
“行吧,反正我也不靠唱歌吃飯…那下一首吧!”想了想,她又來了句“你們錄歌直接發微博還有抖音…看看能不能乾的過春晚!”
沈良無語“咋了?指望我跟春晚搶熱度?”
“有沒有信心?”
“…沒有…”
“我也就隨口一說,接著唱吧!”
……
春晚的熱度向來斷層第一!
“春晚”一亮出來,本身就是話題。
熱度有了,才有了所謂不俗的收視;
收視有了,才有了鋪天蓋地的熱度。
它能屠榜,能霸屏,能把返鄉回家無聊至極、一腔才華無處發泄、鄉音不改身心如客的年輕人聚集起來,高談闊論,侃侃而談。
很多人說,春晚沒有意義,我們在意的是陪在身邊一起看春晚的家人,看著身邊已經略顯老態的父母,陪他們一起看春晚,也是讓他們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裡守護一些仍舊如過往一般的安心感…
就像一群燕子,春天來了,它們一定會回來。
春晚已經成為過年的象征,是中國特色節日的符號。
吐槽春晚更是成了一項網絡段子大賽!
既然眾口難調,
重在堅持優良傳統,
反正,每一屆都被吐槽…
哦,一群人坐在禮堂一起看春晚…
基本都在等沈滕、瑪麗。
他倆今年是《還不還》…關於老賴的小品。
說老賴的小品,《黃世仁與楊白勞》(黃宏、範偉、婁乃鳴合作)算是其中的佳作,沒有將老賴的惡在最後消解,而是用抖機靈的方式,在全場最**處戛然而止…
結尾,老賴還是那個老賴,仍然是欠錢不還的自私個性,但卻由於三角債,導致不得不對之前欺壓的債主卑躬屈膝。
這個喜劇效果十分諷刺,也達到了抨擊這種行為的作用。
《還不還》要差了不少…
結尾處強行拔高——老賴沈滕幡然醒悟…
有時候感覺沈滕真的挺累的,喜劇不怕主題,隻怕哭啼。
一旦沾上煽情,十幾分鐘的戲會變得極為扭曲,原本的矛盾可能因為一兩句話,就升華為完全相反的意思,一部電影都未必表達清楚的矛盾解除,小品卻要去負擔這個,這實在是不大可能。
但這個已經是今年春晚最大的亮點了!
所以,#沈良劇組獻唱#上了熱搜,而且是熱搜第二名。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