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
確實不行了!
軟實力永遠是靠硬實力支撐的,一旦硬實力下滑,軟實力崩盤會非常快。
影視作品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學表達形式。
而所有的文學作品背後是思想的傳播,極少作品能夠跨越時間、種族和國家,就像無論過了多少年,無論你是來自什麼國家,看卓彆林電影還是會笑中帶淚。
但好萊塢也隻有一個卓彆林。
好萊塢作為美國價值觀的**,它一定是變化的,因為美國本身也在變化。
目前活躍好萊塢的影視工作者,他們大多數都是二戰結束後出生,也就是他們全部是生活在美國為首建立的價值體係下。
而這套體係正隨著美國經濟衰落也在崩裂中,美國國內現在陷入所謂政治正確,實則是國力衰弱下價值觀混亂的一種體現。
其實,無論好萊塢,還是香港電影,歸根結底都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因為他們的老片子現在看依然很好看。
甚至連最拿手的特效也就那樣…
漫威係列就是個典型,電影宇宙剛開始鋪墊的階段,出品的電影都是追求“雖然是科幻但儘可能讓你覺得是真的”,現在的特效,比如《量子狂潮》的特效,給人的感覺就是嚴重的光汙染。
現在看漫威電影,尤其是新出的這一堆,且不說政治正確和劇本的硬傷,光是光汙染就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此外,他們不相信老二的判斷了!
以前歐美那些大片的女主角,哪個不是前凸後翹,個頂個的美,顏色還正常。
你就算不喜歡故事,但老二說裡麵的女主角很不錯,場景與構圖也很有藝術性,你也覺得值回票價!
現在嘛…
歐美商業片普遍講究政治爭取!
也就逐木鳥還行,男帥女靚,颯爽英姿女紅妝,飛到床頭戰長槍,酣暢淋漓啊!
……
第二天,《新遊記》繼續拍攝。
這回是綜藝錄製,劉循子莫也出鏡了“大家去體驗普通人的工作…每人隻有&nbp;50塊資金!挑戰在深圳生存48小時!”
“所以,是讓我們打工?”
“對,工作已經安排好了!”
沈良一臉不在乎的接過節目組拿來的卡片。
看了眼卡片,然後讀了一下“裝修舞台…我跟小蔣一起!”
“拆卸舞台,工資日結,一小時&nbp;25塊…”
“一小時才&nbp;25?”
“已經很高了…”
“行行行,不就拆卸舞台嘛,小意思,我在劇組的時候經常幫道具乾活!”
然後,沈良還有蔣龍一起去了打工的地方。
對了,張弛去賣房子,肉巴則去快餐店打工。
跟蹤拍攝,沈良在車裡突然道“那我要是一個人乾了兩個人的活,你們會不會多給錢?”
“…可以啊!”
然後…三小時,堅持不下去了!
蔣龍也說“我也不行了。”
沈良找到包工頭“哥,我們乾不動了!”
“這就乾不動了…我們才剛剛開始。”
“真乾不動了…你給我倆結個賬,然後放我倆回去吧…這個活實在沒有意義!”
“行…”
收到30塊錢——兩人乾了3小時活,每人炫了兩份盒飯,兩瓶飲料,扣除成本,每人30!
然後同行的老哥(真實素人)勸了一句“馬良,你倆現在就走?”
“哥,我倆實在乾不動了…”
“那你倆走了,我一個人得乾三人份…今晚肯定要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