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不懂?語言不懂,就是說,對於人民群眾的豐富的生動的語言,缺乏充分的知識。
許多文藝工作者由於自己脫離群眾、生活空虛,當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語言,因此他們的作品不但顯得語言無味,而且裡麵常常夾著一些生造出來的和人民的語言相對立的不三不四的詞句。
許多同誌愛說“大眾化”,但是什麼叫做大眾化呢?就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而要打成一片,就應當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
如果連群眾的語言都有許多不懂,還講什麼文藝創造呢?
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說,你的一套大道理,群眾不賞識。
在群眾麵前把你的資格擺得越老,越像個“英雄”,越要出賣這一套,群眾就越不買你的賬。你要群眾了解你,你要和群眾打成一片,就得下決心,經過長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練。
——教員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
電影結束…
……
老實說,如果沒有結尾那段,整部電影隻能算大尺度諷刺——《頂流現形記》。
但加上最後一段,整部電影的格局立刻升華了!
已經足夠了,豆瓣多了一堆滿分評價:
‘牛逼,尺度真大,不瘋魔不成活,抱著不混圈的想法拍了這部電影,大寫的牛逼!’
‘《新遊記》宣傳的時候,主打的是‘揭露行業內幕,得罪人的電影’,本來以為隻是說說,沒想到他們來真的!’
‘選妃、草粉、集資、偷稅漏稅…真沒想到沈良居然演了這麼個角色!’
哦,微博多了一條熱搜#建議查查沈良,不像是演的!#
底下一堆人評論:我也看出來了,我懷疑他真的乾過這些事,演員隻是用來掩飾身份的!
正在刷微博的沈良看到了這個熱搜,立刻回應:我演戲,向來人物邏輯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表演過程中,我喜歡探究人物的行動動機,我相信他做任何事情一定都有原因。
至於《新遊記》,完全沒有用到演技,我們所演繹的劇情,基本上都是聽聞來的,第一段的選妃,其實是一條產業鏈,我們隻選了最簡單的演唱會選妃,演這樣的角色,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壓力,因為我聽說過無數次…
首先:我沒做過啊,我連演唱會都沒開過!
其次:我跟粉絲的關係很簡單,我就是個商品,我一直提醒我的粉絲,你們要在這段關係裡保持清醒,你我本無緣,全靠你花錢,你花錢就是買個開心,說白了,我是商品,你是消費者,不要過分腦補也不要神化我;
最後:這部戲沒有映射誰,我們取材的都是真材實料,隻不過用電影的形式包裝了一下,不用擔心被舉報…投資方有藤訊,我們的法務部也是藤訊,南山必勝客的威名,想必大家也聽說過!
ps:祝大家看得開心!
肉巴也在刷口碑,手機振動了一下,點開微博,看到了沈良發的文章,立刻問:“你還發了微博?”
“…肯定要發啊,你沒看到熱搜?”
肉巴看了一下,然後笑了‘建議查查沈良,不像是演的…不會真查吧?’
沈良也樂了:“不知道…不過這個熱搜真的不是咱們劇組買的?”
“我哪知道…你不用直播嗎?”
沈良看了看時間:“這都快淩晨一點了,我跟誰直播?睡覺吧!”
“…好。”肉巴點頭,然後湊過腦袋:“我這次來,特意帶了旗袍!”
“…我覺得你還是穿絲襪好看一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