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最開始投資電影,是瞄準網大賽道的!
14年開始,愛奇藝發力網大,為其打造了與平台分賬的商業模式,隨後兩年的時間裡,網絡大電影的產量和收入都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根據愛奇藝的統計,2015年,全網共上線“網大”近700部,其中90%以上在愛奇藝發行;
分賬超過百萬的影片,2015年有35部,預計2016年有200部,2017年會是500部。
愛奇藝覺得網大有搞頭!
然後…政策出爐,網大必須要正規化,再然後,一大批傳統影視公司宣布進軍網絡電影。
2019年的時候,藤訊視頻還宣布跟周星弛的星輝公司合作自製電影,緊接著相隔不到一周,寧浩在壞猴子影業十周年發布會上也宣布將和愛奇藝合作進軍網大。
網大精品化、院線化,然後…不賺錢了!
舉個例子,華文映像下場做網大後,第一個項目《機械畫皮》號稱“科幻聊齋”,結合了科幻和驚悚元素,找來了當時剛結婚、有熱度的郭碧婷主演,還有段博文、劉儀偉等大眾熟悉的演員參演,最終分賬票房近千萬,結合演員咖位片酬預估,至少虧了一千多萬!
然後…愛奇藝也開始投資電影。
跟所有有錢的公司一樣,愛奇藝是跟香港電影人合作的!
因為內地傳統電影公司根本不搭理他!
電影圈子是很排外的,行情好的那幾年,很多人拿著錢都沒有辦法入門的,最多隻能溢價跟投,或者砸錢做保底發行…
香港電影人不一樣,給錢就拿…
插一句,當年彭浩翔吐槽內地煤老板乾涉創作,想讓他女朋友做女一號之類的,其實,彭浩翔並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是,煤老板並沒有給錢!
煤老板也不是傻子,那幾年內地電影行業發生了很多事,大都是電影人坑錢,最典型的就是《肩上蝶》直接把投資人坑到跳樓…
還有一堆拿了錢不乾事的!
你不給我看成片,還想讓我掏錢?門都沒有!
咳咳,說回愛奇藝。
他們這幾年做的基本都是警匪片,還有反黑片…
最成功的應該是《掃黑·決戰》,3000萬的成本,票房超過4億。
《怒潮》也不錯,3000萬成本,票房超過2億…
順便挽救了一把張佳輝!
張佳輝跟古天楽鬨翻之後,退出了排列組合,《怒潮》小賺,《重生》依然小賺了一把…段坤下部戲應該繼續跟張佳輝合作…
《怒潮》、《重生》質量雖然隻能算合格,但比較起港片好太多了,不說彆的,造型方麵比港片造型強多了…
沈良對警匪片很感興趣,但他喜歡的那種劇情邏輯在線的警匪片,順便穿插一些笑料,就類似《老手》、《犯罪都市》那種,愛奇藝做不出來…
至於掃黑片,不太允許你把重點放在為民請命、伸張正義、人性險惡、道德異化、體製不公上…
怎麼彰顯正義呢?
盤外招,把掃黑片拍成抗日神劇,如同狗熊掰棒子。
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