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評價?”????“很難的,兩個美女可以出演喜劇,而且演的很自然…喜劇最難得點就是節奏還有尺度,過了這個點就成了鬨劇…她倆節奏感挺棒的,給人一種蠢萌的感覺,千萬不能蠢,蠢話話,就讓人生厭了!”
李旦插話:“哦,你舉個例子…”
“快樂家族出演的所有喜劇都挺讓人煩躁的…就是因為尺度沒有掌握好!”
“…你可真敢說!”
“這有啥的,公認的事情…”
“來,我們看節目!”
……
《喜劇大賽》第二季比不上第一季…
原因很簡單,國內這個圈子太小,人就那麼多。
素描喜劇是主體。
bj正兒八經隻做素描喜劇商演的也就是單立人旗下的牙子喜劇,也就是這兩年才開始做的。
好歹還有小品可以借鑒不是?但其實小品的年限也不長。
即興圈子更小,bj正兒八經玩即興的也就是那群人…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季的成功,99.99%是因為選手才華橫溢、本領高超、腦洞豐富、演什麼都可樂——這一切,與節目組強調的那個素描喜劇,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季屬於抄作業,抄的都不明不白…
當節目組還站在第一季的功勞簿上,得意洋洋地在真人秀、日常、絮裡強調自己對sketch(素描喜劇)的堅持時,節目同質化、取巧化、行活兒化、流水線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看完所有節目,馬東讓沈良談感受。
“馬老師,我說句實話,您彆生氣!”
“你說!”
“我覺得咱們這個節目可以稍微歇一年再辦第三季…人才是需要沉澱的,哪怕割韭菜,也得等韭菜生長一段時間,麻乾了這麼多年,也就出來一個沈滕、瑪麗…”
“另外,我覺得大家沒要嘲笑春晚小品,《第二季》的不少作品,引起反感的程度不亞於春晚小品。很多作品基本陷入幾個模式中無法突破:漫才、撒狗血、調侃刻板印象、用不禮貌製造衝突,這玩意跟包餃子有啥本質區彆?”
“彆說什麼技巧、結構什麼的,喜劇首先要好笑,好笑了,咱們再討論其他!”
馬東笑了笑,李旦接茬:“就沒有一個好的?”
“某某某我很喜歡…但催淚效果太明顯了,沒法跟人推薦,我看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跟人推薦的時候怎麼說?我說這一季老好看了尤其是冠軍那組,看一場哭一場…人家還以為我神經病呢,看個喜劇節目,哭的稀裡嘩啦!”
“不過,第二季出了個王天放,還不錯!”
黃博開口:“你很看好天放?“
“嗯…喜劇就是有天賦歧視,論你演技再好,論你故事再完整,你喜劇天賦不到就是沒有辦法戳中人!反正我挺喜歡天放的,流氓賽道的天板…可惜《孤注一擲》演員選完了,而且已經開拍了,否則,我一定推薦你演我的手下,不過,明年我們公司有兩部懸疑犯罪片,都挺適合你的!”
王天放趕緊起身:“謝謝良哥!”
想了想,沈良告誡一句:“管住自己的嘴還有下半身,你們都是…自媒體時代,都老實一點,一點點小問題都能放大的!”
馬東:“這是來自過來人的意見,你們一定要聽!”
沈良笑了笑,然後對某某某三個人說道:“《慶餘年2》,範閒有四大門徒,你們三個要是想演,我可以做主,邀請你們出演!”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