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宋臨的動作,惡人們頓時笑得前仰後翻。
“哈哈哈哈,他竟還想還手不成?”
“有趣!有趣!一個十多歲的小娃,也敢對我們動手!”
“十餘年未出江湖,看來大家已經忘了我十惡穀的威名。”
然而。
當宋臨解開黑布,露出那一柄寒冰長戟,他們便立即笑不出來了。
那兵器通體剔透,白光流轉,一看就不是凡物。
這世上能以如此材料鑄兵的勢力沒有幾家。而能用得上如此兵器的人,必然也非同凡響,哪怕他隻是一個看似十餘歲的少年。
“動手。”
“殺!”
嗡——冰麟戟驟然劃破朝暮崖,擊起千層水浪,穿過一個個惡人的身軀。
嘭、嘭、嘭~~
一個又一個身影跌落水裡。
江南雙鬼愣住了,那白眼珠子的惡人愣住了,剩下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噠噠~~
宋臨踏著朝暮崖淺淺的江水,無聲朝一眾惡人走去。
退!
所有人無聲後退,如臨大敵。
他們終於感到了壓力。
一種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仿佛麵對厲易朽才有的壓力。
嘩啦~~
冰麟戟鋒刃挑起點點水花,驟然前刺。
這一擊。
宋臨已練習了成千上萬次。過去隻是對著草木、山石那些死物,今日……終於是對上了活人。
然而。
這一群人在他眼裡,卻與楊樹林裡那些樹木,並無任何區彆。
“殺!”
“和他拚了!”
“厲易朽的徒弟——必須死!”
轟轟轟
長鞭、鋼刀、鐵筆、鉤子……各種稀奇古怪的兵器襲來。
冰戟仍以原有的路線行進,又好似早已等著它們。
叮~~
鞭、刀、筆、鉤……各種兵器竟在瞬間瓦解,而後,一股力量傳遞至他們主人的身軀內。
噗噗噗
漫天碎肉飛濺。
一時間,所有人都頓在原地。
當血霧散儘。
原地僅剩下一具具屹立的白骨,仿若……一支支插在江水裡的骨戟。
安靜。
驚駭。
這一刻。
許多躲在暗處的江湖人士,朝暮崖下一群惶恐不安的女子,皆被這一幕徹底驚呆。
一擊。
諸惡儘滅!
他……就是厲易朽的徒弟?
江南雙鬼、白眼判官、蝕心劍曹老三……惡人穀的三位大惡人,在他麵前竟仿佛與其他人沒有任何區彆。
“厲害啊!”
“不愧是厲易朽的徒弟。”
“當年那邪靈茶廬前一站,誅七惡,驚三醜。如今他的徒弟在朝暮崖上一擊滅百惡,戟出天下知……真仿佛是一場傳奇的延續!”
師父的傳奇,徒弟接續。
宋臨用自己的本事,讓天下人知曉,他沒有埋沒厲易朽的教導。
‘婆婆,我們走吧。’
宋臨扶起渡船上的老人,麵帶親和的笑容。
“好、好。”
慕婆婆惶恐點頭,宋臨雖未開口,她似已明白他的意思。
撐起竹竿,渡船回岸。
“少俠!這位少俠,請留步。”一個柔媚的聲音響起。
一行十餘名女子從朝暮崖下爬出,麵帶感激望著宋臨。
“……”
沒有回應。
宋臨隨著渡船,漸漸消失在江水之上。
四月初十。
邪靈厲易朽傳人手持寒冰之戟,一擊誅殺百惡的消息如雪片般傳揚各方。
初出茅廬的第一戰,便讓整個江湖震驚。
人們紛紛猜測他的身份。
不久後,百花幫爆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拜劍山莊,麒麟子——楊天瑞。
九歲!
整個清河都被這個消息引爆。
九歲啊!
那驚人的戰績,無論如何,都無法讓人相信他才九歲!
可厲易朽兩年前在拜劍山停留的事,卻是貨真價實。那消息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拜劍山並未刻意隱瞞。
而許多人也知道,拜劍山多年前,確實生出了一個麒麟子。
從前拜劍山對其保護得頗深,因此江湖中並不知曉這‘麒麟子’具體有多天才。卻不想他才九歲就踏入了江湖,一出世便以驚人的戰績震驚天下。
十惡穀的三位大惡人,江南雙鬼、白眼判官、蝕心劍曹老三,每一個都是罡氣頂峰的存在。
就這樣被他一擊殺了。
“如此天資,難怪能被厲易朽看上,收作唯一的徒弟。”許多人如此感歎。
而此時。
宋臨卻在想一個問題。
臨近四月十一的關頭,十惡穀的人怎麼會出現在朝暮崖?以他們的消息靈通,莫非不知道厲易朽每年四月十一,都會在望君渡出現?
百花幫都知道,他們當然不會不知。
偏偏他們還是出現了,打著朝暮崖的主意,更對宋臨這個厲易朽唯一的徒弟動歪心思。
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混亂武林,波詭雲譎,真叫人看不透……魔師還未出關,這江湖就已自己先亂起來了。”宋臨歎了口氣。
翌日。
四月十一。
宋臨早早已在望君渡等待。
從早上等到中午,又從中午等到黃昏。
終於。
一個身影牽著馬匹從渡口緩緩走來。那身影雄偉如山,麵容俊美邪異,背著一杆丈二長戟。
手中牽著的馬匹也十分特殊。
渾身皮毛烏黑,體態健碩,雙目靈動,四蹄足腕的絨毛卻是純白,如四隻羽燕托著它輕盈的腳步。
這便是江湖名駒‘蹄燕’。
這是一匹好馬,能日行千裡。但它不會飛,也不能渡江。
所以哪怕是厲易朽,也隻能老老實實牽著它從渡口登船。
無聲無息。
一個少年背著黑布包裹的兵器,站在厲易朽身前。
“嘶嘶——”蹄燕驀然立起前蹄,仰天長嘶。
而後。
它忽然一怔,仿佛認出了眼前的少年,緩緩湊上腦袋。
夕陽西下。
江畔的渡口,一少年,一男子,一匹馬,構成了一副奇妙的畫卷。
遠處。
一艘渡船緩緩醒來。
似有歌謠響起,“寒江春上,梨雨微涼,又望君來一年華……”
“走。”厲易朽吐出一個字。
宋臨默默點頭。
船來了。
他們自然要去該去的地方。
少頃。
師徒二人帶著馬匹,登上了幕婆婆的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