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駿趕緊給慈禧皇太後開了幾副藥,李蓮英派人去太醫院抓回了藥,讓人儘快熬製藥,端來讓慈禧皇太後服用。
其實杜仲駿是不敢說,他心裡明鏡似地清楚,慈禧皇太後已經病入膏肓,油儘燈枯,日薄西山,行將就木了。她的大限也快到了,說不定就和光緒皇帝駕崩的日子不差前後。
當然,這麼重要和機密的話,他是不能說給慈禧皇太後他和李蓮英聽的,也是不能說給其他軍機大臣聽的,他也是不敢說的。
因為這話一出口,就會引來朝廷上下一片混亂。說不定整個國家就會出現一片混亂,百姓就會塗炭生靈,流離失所。
為了國家的安定,老百姓的安危,他隻能把這些話深深地埋藏在心裡,永遠不說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宮都得病了,臥床不起,這可急壞了軍機大臣們和李蓮英,他們再也無精力和時間去調查誰在光緒皇帝的藥物中做了手腳,讓光緒皇帝吃了中毒藥物的事情了。
他們現在麵臨的最迫切的事情是,一是擔負起處理國家大政的事情,二是積極準備兩宮的後事問題。
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匡自然就承擔起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召集軍機大臣商議兩宮的後事問題。
“各位大臣,現在皇上已經大限將至,很快就不行了。可是在這關鍵時刻,老佛爺又病倒了。咱們不得不一起商議一下有關皇上和老佛爺的後事問題。請各位踴躍發言,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慶親王奕匡說。
“王爺,微臣以為,我們應該儘快派人前去西陵給皇上找塊‘吉地’,為皇上準備陵寢吧,不然來不及了。”張之洞撚著胡須說。
“對,王爺,張大人說的對,皇上現在病得很重,應該儘快給皇上修建陵寢,說不準哪一天皇上龍馭賓天,到時候咱們就有點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了。”鹿傳霖說。
當然,大家隻談光緒皇帝的陵墓,不說慈禧皇太後的陵墓。這不是說慈禧皇太後沒有光緒皇帝重要,主要是光緒皇帝歲數年輕,陵墓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過,更彆說修建了。
而慈禧皇太後則不同,她的陵寢早已經修好了,它在東陵的普陀峪,所以,這次光緒皇帝的陵寢就打算修建在西陵。
慶親王奕匡點頭稱是,“張大人說得對,那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張之洞領命而去。
然而袁世凱卻心懷鬼胎,他不想讓光緒皇帝駕崩後順利下葬,他怕光緒皇帝的陵墓建成後,成為某些人緬懷舊主反抗他的象征。
於是他暗中指使手下到處散布謠言,說光緒皇帝是被奸人毒害致死,在入土之前必須查清事情真相,否則就會有不祥之兆降臨大清。
一時間,京城裡人心惶惶,議論紛紛,謠言四起。
慶親王奕匡聽到謠言,勃然大怒。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
慶親王奕匡知道,這謠言必定是袁世凱搗的鬼,意圖是在破壞局勢穩定。
但是,他更清楚,當前首要任務仍然是籌備兩宮後事,而不能被謠言蠱惑。他一邊安撫民眾,一邊加緊落實光緒皇帝陵寢事宜。
同時,他也派親信留意袁世凱的動向,以防他再生事端。
慈禧皇太後這邊,病情愈發嚴重,意識開始出現時而清醒,時而模糊的情況。
她隱隱約約地感覺到朝中暗流湧動,可是卻無能為力去掌控這個局麵了。
喜歡慈禧皇後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請大家收藏:()慈禧皇後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