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術【登堂入室】-——【爐火純青】。
係統麵板上,剩餘經驗一欄直接消失了100點經驗,然後相術開始晉升。
這也是他第二個達到【爐火純青】的技能。
至此,相術跟風水堪輿,都達到了大師級。
當相術晉升後,孫向陽腦海中突然增加了無數跟相術,跟命理有關的知識,原本模糊,虛無縹緲的命運,似乎一下子清晰起來。
曾經一些難解的問題,也如水到渠成一般被理解,吸收。
孫向陽此刻如魂遊天外一般,全副心神都沉浸在那些命格、命理的知識中。
在他們的恭維,以及懇求下,那幾名風水師最終還是沒禁得住,答應下來。
所謂相術,無非就是通過觀察,來推演一個人的命理,也是算命這個詞的由來。
“陳大師,這裡真的不行了?”
孫向陽直接說道。
“師父也舍不得你,不過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就算你回去了,以後也還能回來,你住的窯洞我也會一直給你留著。”
雙水灣這邊的墳地,從未有過什麼規劃,就是劃出一塊地,然後大家都往這邊埋,從一座墳,慢慢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孫向陽跟簡存修帶著那幾名風水師,也來到了這邊。
再換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投胎。
而且這邊沒人以後,就算時不時有人來祭拜,早晚也會變成荒墳。
孫向陽搖搖頭,眼中的茫然也徹底消散,並且將三角鐵放到兜裡,然後起身下炕。
“我知道。”
不過卻不是人抬著,全都是用拖拉機,或者驢車拉著。
“可恨,這裡的風水原本是我家的,都被那個傻子,白眼狼給了外人。”
轉眼又是兩天,孫向陽依舊沒有開始幫黃錦鈴稱量命格,依舊在反複揣摩著剛剛吸收的那些知識。
“您老放心好了,這些墳雖然是新墳,但人又不是剛死,而且正所謂認祖歸宗,沙坪壩至此,才算是真正融入到雙水灣,也等於原本屬於沙坪壩的氣運,全部注入了雙水灣,對咱們雙水灣,隻有好處。”
而沙坪壩這個名字,也將慢慢在心裡抹去,成為一個記憶的符號。
“嗯,我肯定會再回來的。”
對於這次規模浩大的遷墳,公社那邊成了聾子,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他們也是振振有詞,我們為了你們沙坪壩遷墳沒少出力,連報酬都沒要,讓伱管頓飯怎麼了?
在這番說辭下,沙宏成明顯屬於理虧的一方。
傍晚的時候,陳書婷回到家中,看見孫向陽手裡握著三角鐵片盤坐在炕上發呆,原本到嘴邊的話也咽了下去,就在她準備拉著後麵的嘟嘟離開之際,孫向陽也恰好醒了過來。
他們這次來到雙水灣,幾乎全部時間都在這邊轉悠,對雙水灣,對周圍的地形,也有了不少了解,心想著附近那些村子的風水,會不會也隱藏著什麼風水寶地。
“走吧,這裡什麼都沒了。”
“絕對比真金還真,您要是不信,過幾天不妨好好看看,那些沙坪壩搬遷來的人,絕對乾活更賣力,真正的把這裡當成自己家,也隻有這樣,兩邊才能真正的融合在一塊,今後有勁往一處使。”
隨著天色漸晚,鬨哄哄的雙水灣也慢慢恢複平靜,對於沙坪壩的人來說,今天無疑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
可即便如此,也已經很重了。
那塊三角鐵,正如他猜測的那般,是用來給人稱量命格的法器,那些複雜的,纏繞在一起的花紋,冥冥中代表著一個人的命理,會隨著被稱量命格那人不斷的變化。
“嘿,一下子這麼多墳遷過來,再好的風水也敗了,不過這雙水灣倒是有幾分門道,可惜來晚了。”
畢竟沒有誰的命運是一成不變的。
正如孫向陽對老支書說的那樣,至此,沙坪壩那邊才算真正的融入雙水灣,對這裡有了歸宿感,真正認同自己是雙水灣的一份子。
“您老就彆想了,附近幾個縣裡的棺材一下子都被沙坪壩那邊買走了,而且也沒少花錢,雙水灣這邊,沒必要瞎折騰。”
偏偏徐丘等人不走,他還不能自己提前離開,生生忍著。
似乎,隻要閉上眼睛,哪怕不刻意,也能輕易的感知到周圍的一切,感知到雙水灣的風水格局。
陳書婷體貼的說道。
“真的?”
孫向陽點點頭,伸展了一下身體,身上多了幾分輕鬆的味道。
陳書婷也知道孫向陽最近為什麼像走火入魔一般研究那些相書,而剛剛回來的時候,哪怕是不經意的,也會發出一些聲音,更何況還有嘟嘟這個閒不住嘴的小家夥跟著。
伴隨著話語聲,兩人匆匆離開,仿佛身後有什麼東西追趕一樣。
最後,才是將棺材下葬到坑裡,然後埋起來。
孫向陽出言打消了老支書的擔憂。
畢竟他們這次來雙水灣,就是來學習的。
然後第二天一大早,雙水灣除了煤礦跟磚窯那邊,還有婦女孩子,其餘人全都放了假,一起來到沙坪壩幫忙,那些頭上紮著白布條的都是姓沙的。
而有句話叫做命由天定,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他的命就已經在冥冥之中有了注定。
等兩三代以後,恐怕誰也不會再記得沙坪壩,隻知道自己是雙水灣的人。
那五座小山包所在地,孫向陽跟老支書正好居高臨下的看著沙姓那邊的墳地。
就連徐丘跟簡存修也打算去轉轉。
而沙坪壩這邊,彙聚的驢車就更多了,不僅僅是驢車,還有不少周圍生產隊的人,這些人都是沙宏成去請來幫忙的。
老支書放心的同時,又有些羨慕。
雖說剛來的那幾天,還有些新鮮感,但很快,黃德誌就有些受不了了,哪怕黃錦鈴買了一台電視機回來,他也坐不住,更沒心思去看。
等回到雙水灣後,眾人就根據抽取的號碼,挨家挨戶排下來,將棺材擺在旁邊。
時間一到,香江那幾名風水師鄭重開始‘作法’,將一個又一個銅錢進坑裡,嘴裡嘟嘟囔囔,反正孫向陽肯定學不會。
所以後麵就是一致同意,必須遷墳。
即便在雙水灣所有男人,還有周圍幾個生產隊的幫助下,緊趕慢趕,才在中午的時候,將所有棺材都運回雙水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