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賣的是人情世故~_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賣的是人情世故~

第二百七十二章 賣的是人情世故~(1 / 2)

~

“那我真的去看看?”

孫慶餘聽完孫向陽的話,搓著手,滿臉不好意思,卻又明顯意動的說道。

還彆說,他之前除了抱怨兒子不寫信回來,還真沒想過親自去看看。

農村固有的思想,束縛住了他的雙腳。

“去吧,一家人都去瞧瞧,大隊報銷。”

孫向陽笑了笑說道。

“不用,我去看兒子,又不是出差,怎麼能讓大隊報銷,我自己掏錢。”

否則到時候真的成了爛賬,這個窟窿怎麼補?

到時候彆人不會埋怨孫向陽跟老支書,隻會把矛頭對準孫慶餘,誰讓他是雙水灣的會計,是管錢的?

送點心?

哪有送隻有友誼商店才會售賣,並且專門賣給外賓的高檔養生棗有麵子?

這玩意,凸顯的就是高檔,養生,這兩個詞。

畢竟社員們的錢基本都是年底才發,所以那些錢,很大一部分屬於雙水灣全體社員,再就是還欠著不少外債。

他跟孫恩光在煤礦上班,拿的是煤礦的平均工分。

“沒必要,彆的生產隊是沒錢,所以隻能等到年底發,咱們的情況是錢太多了,放在賬上肯定有人惦記,直接發給大家,讓大家高興一下,乾活也更有動力。”

這個價格也是他跟蘇慧晚商量出來的。

“這的確是個問題。”

孫慶餘痛快的說道。

孫慶餘忍不住說道。

“餘叔,這可不是一般的棗,而是高檔養生棗,也不是給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或者工人吃的,而是用來送禮,甚至是賣給那些外賓,到時候,這些高檔養生棗隻會在友誼商店售賣,供銷社沒有,甚至賣的也不是棗,而是麵子。”

“友誼商店那種地方普通人也進不去吧?那他們怎麼買?”

如果真的需要走關係,彆說花十來塊錢,就算翻一倍,他也願意。

“對,初步定價兩塊錢一斤,不過因為是包裝禮盒,一買必須是一盒,也就是五斤,十塊錢,以後可能還要提價。”

這個時候,去找分配工作的科長,主任,甚至是廠長走動一番,總不能空著手去吧?那到時候拿什麼禮物?

供銷社能買到的茅台?肉罐頭?桃酥?還是白糖?

那些人缺這個嗎?

可這個時候,如果友誼商店正在賣一款包裝很好看,一看就讓人喜歡,覺得有檔子,有麵子的高檔養生棗禮盒,雖然要花十塊錢,那些人舍得嗎?

而且越是市麵上買不到,這種麵子就越大。”

孫慶餘立即給出了一個精準的數字。

孫向陽再度添了一把火。

“這是盯上咱們的錢了啊,其實我上次去信用社的時候,那個王主任就有點殷勤的過分,蘇縣這次借走也算是好事,就怕以後還會有人源源不斷的想要借咱們的錢。”

孫慶餘大有一種,你彆覺得我傻的模樣,這麼貴的棗,除了傻子誰會買?

這不是坑人嗎?

有她盯著,彆人再想打主意,必須得好好掂量掂量。

孫慶餘也不傻,聽到孫向陽的解釋,隱隱有些明白過來。

這次是蘇慧晚,但以後呢?

“要不去地區的信用社開個賬號?”

隻要看看後世那些老年人家裡囤積的各種養生品就知道這些錢到底有多好賺了。

“你覺得縣裡的高檔養生棗能賣多少錢一斤?”

到時候隻要跟煉焦廠那邊說好就行。

孫慶餘忍不住說道。

說完後,孫慶餘又好奇的問道:“你聽誰說的?前不久煉焦廠那邊剛入了賬,除了大隊長來問了一句,我也沒往外說。”

孫向陽對此倒是信心十足。

因為隨著孫向陽這一番話說下來,哪怕他知道這些棗是怎麼回事,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心動了。

孫慶餘往高了說,畢竟連那伊拉克蜜棗才三毛錢,鄉下種的普通棗,還能比那棗貴?

“少了,這種高檔養生棗,五斤一盒,初步定價十塊,折算下來,兩塊錢一斤。”

有了這次‘教訓’,以後無論如何也不能在賬上放太多錢。

孫向陽神秘一笑。

那些生產隊,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年底結算?

“向陽,這錢要不彆借了,蘇副縣那邊我去說。”

孫向陽笑了笑問道。

前不久,蘇慧晚直接給所有生產隊下了通知,要收棗,所以對此他並不意外。

以他腦海中各種銷售經驗,到時候隨便找點人炒作一番,都能賣爆。

就算賣三毛錢一斤,五十萬能買八十噸。

全縣所有的棗都收來,才多少?

“直接發?這還沒到過年呢。”

像生產小隊的隊長,這些人拿是生產小隊的平均工分。

不過因為平均的緣故,肯定比不得一些拿最多的社員,屬於中遊。

所以,隻要打出這種招牌,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也能取信於人。

孫慶餘不解的問道。

“沒用,都是信用社,這邊真想知道,就算你去省裡開賬號都沒用,實在不行,等再下來錢,把賬先還了,然後直接發給大家。”

這次的高檔養生棗,就是走的這種路子。

孫慶餘有些憂心的說道。

在他看來,這筆買賣鐵定褲子都賠乾淨,也就彆提什麼還錢了。

這時,孫慶餘才忍不住問道。

孫向陽點點頭。

是繼續拿十個工分,還是多拿,憑什麼多拿?

當時,大家還糾結過一陣,主要是他們的工作,想要多勞多得,也不好評定,這裡麵的線如何劃分?

按照老支書的想法,他們這些人繼續拿十個工分就行。

也就擔心太過出格,要不然他都想在高檔養生棗下麵,打上一個印章:內供,或者特供。

“三毛?”

至於老支書,大隊長,會計,婦女主任,這些人,拿的卻是整個雙水灣的平均工分。

其實,他原本不需要跟對方解釋這麼多,老支書那邊甚至連問都沒問便直接答應。

至於彆人,就不需要解釋這麼多了。

在煤礦改革以後,整個雙水灣的社員,隻要肯乾活,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基本都能拿二三十個工分。

孫慶餘苦著臉說道。

他記得去年趕集的時候,有人賣鮮棗,八分錢一斤,就算曬乾了,頂天兩毛錢一斤。

這些錢,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最新小说: 傅總離個婚,我急著二嫁 太子:開局一萬倍返還 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 毒士無雙:女帝求我當權臣 退學三年後,我開著六代機空降校慶 春色裡 天刀耀世,俠義長存 六旬老太不躺平,抽子女,正家風 流放五年歸來後,全京城跪求她原諒 他似火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