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食堂》那邊的情況可以說是一片大好。
河村嶽文也沒有猶豫。
趁著拍攝組工作人員乾勁十足的時候,趁熱打鐵,立即開始了《小小食堂》第二集拍攝。
對此,北澄實當然沒有任何意見。
積極配合著《小小食堂》拍攝組的工作。
同樣的,不止是《小小食堂》。
《劍豪伝》那邊的拍攝,北澄實也絲毫沒有落下。
該說不愧是動作類時代電影嗎?
與《怨子》、《被綁架的夏子》完全不一樣。
拍攝迄今已經達到三個月。
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
應該還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將《劍豪伝》所有的鏡頭拍完,再留空一個月時間進行剪輯。
確實算得上是北澄實入行以來拍攝最久的電影。
就這樣。
一邊進行著《小小食堂》的拍攝。
一邊兼顧《劍豪伝》的拍攝。
北澄實的子役事業繼續高歌猛進。
與此同時,就在另一邊——
“這寫得真不錯啊。”
談講出版社編輯部中,一位戴著黑框眼鏡,身穿淡藍羽絨服的女性編輯拿著手中的稿子,雙眼放光。
女人的名字叫做小島千代,是談講出版社部門的編輯。
她的工作說通俗一點就是從作家手中收到原稿,覺得內容過得去,屬於能夠出版的質量,再將原稿提交給編輯組長,由各大編輯組長一直審理,投票後,再判斷這本書是否擁有出版資格。
且正如他們‘編輯部’這個部門名稱。
他們主要工作對象是作者。
作者在日本的地位毋庸多言,甚至有‘國民啟智教育家’的稱號。
因此,按道理來講。
作為傳統編輯小島千代應該對這些寫出能夠教育日本民眾作品的‘國民教育家’有著充分尊重,並且表示理解才對。
可對於她這種編輯工作者來講,現實壓根就不是這個樣子的。
原因很簡單。
日本傳統早就有些青黃不接的意思了。
上層作家要麼是幾年才創作出一部質量優秀的作品,要麼是因為身體原因,已經無法產出。
而但中層乃至下層作家則是已經有斷代的風險。
寫出來的玩意兒隻能說是一般,甚至連優秀的質量都達不到。
這一點從日本如今的傳統整體下滑的趨勢就能夠看出來了。
壓根就沒有幾部在國內掀起以前那樣的浪潮,亦或是走出國門了。
就連他們講壇出版社隔壁的輕、漫畫部門現如今都比他們混得要好——至少他們流水線改編產業做得有聲有色。
這也導致小島千代雖然每周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原稿。
但能看上眼的,甚至可以說能達到出版程度的原稿基本等於沒有。
大部分原稿基本都是無病呻吟,堆砌辭藻。
看上去似乎通篇都很華麗。
但毫無一絲一毫性可言。
有些投稿者甚至把當作官能(黃文)來寫。
通篇都是男主角見到女人就直接上床,上完床後又是一大堆的反思、呻吟、堆砌辭藻。
這就讓小島千代這個審稿的編輯看得差點吐出來——你們這些家夥是在看不起傳統嗎?以為隻要帶上‘性’和‘反思’就是傳統了?
彆說對這些所謂的作者‘尊重’了。
甚至騰出時間去看他們的狗屁原稿。
小島千代都覺得自己完全在浪費時間——半點意義都沒有。
可是今天卻完全不同。
小島千代拿到了她負責的作家北水澄的最新原稿《她與他》。
該說不愧是已經有過兩回出版經驗的作家了嗎?
和那些新人比就是不一樣。
沒有刻意去堆砌辭藻。
以清麗的語句以及樸素的情感,簡單地便描繪出了自甘墮落的帆波與她的侄子室之間的故事。
帆波被不諳世事卻又可愛俊美的室給迷住,並且開始嘗試改變自己。
這其中有她對侄子抱有家人之外感情的罪惡感,也有想要親近卻又害怕傷害到對方的糾結。
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不斷思考又不斷歎息
“確實是一部好作品啊。”
小島千代看得有些感動。
其中有許多描寫都觸動了她的內心。
她最喜歡的就是作為姑媽的帆波想要觸碰室,卻又害怕自己肮臟的**會將純潔宛若白紙般的室給汙染得那一橋段。
正如北水澄老師在文中寫到的那樣——
【我無法觸碰他,我的身上滿是汙穢,又怎能觸碰這樣一個如白雪般的孩子?】
她這邊滿心感歎。
另一邊的穀口編輯則是抬頭:“小島桑,怎麼了?剛才開始就從你那邊一直聽見聲音?”
“啊不好意思,穀口桑,是我這邊的聲音太大了,對了,今天北水澄老師發過來的《她與他》你看過了嗎?”
小島千代急忙道歉。
她剛才的聲音確實有點大了,在其他編輯眼中確實有擾亂‘職場’的嫌疑。
“北水澄?喔——是小島編輯伱負責的那個怪癖作家啊。”
穀口編輯露出恍然的表情。
北水澄這個作者他是知道的。
這可是他們談講社部門有名的‘怪癖作家’——是真的有著某種怪癖。
要知道從兩年前,北水澄對他們編輯部投稿開始。
對方自始至終一次都沒有來過編輯部。
是的,一次都沒有來過。
這在一般編輯部裡絕對算得上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因為不管再怎麼不想出門。
一般的作者還是會來出版社看上兩眼,談論一下出版合約待遇之類的問題。
但北水澄彆說來了。
甚至連電話都沒打過來幾個。
那可是足足兩年啊。
簽售會從來不參加。
討論基本在電話中。
除了小島千代這個責編曾經因為合約的事情上門拜訪過北水澄這個作者兩次。
他們談講社全體編輯沒有一個見過對方的相貌。
隻能從小島千代的描述中得知北水澄是個女性作者。
“咳,穀口編輯,好歹北水老師在我們出版社也是有過兩回出版經驗的老作家了,用‘怪癖’去形容果然還是有些不妥當吧?”
小島千代咳嗽一聲,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北水澄是個什麼樣的人,她是最清楚的,隻不過最基本的維護話語還是要說上兩句的。
“嗯這倒是事實,北水老師的作品確實賣得相當不錯。”
對於小島千代這句話,穀口編輯難得沒有反駁。
北水澄曾經寫出過兩本銷量不錯的,算得上是他們出版社的骨乾作者了。
隻不過這兩部作品的內容.
一本是帶了些許青春傷痛的《我,是我》。
講述了一個社交障礙症患者自幼成長,被許許多多人嫌棄,最終年老的時候淪落成流浪漢的淒慘故事。
故事最後,女主人公蜷縮於寒冬下的橋梁,仰望著白雪落下,想著明天應該會變得更好,結果在第二天卻被人在橋洞下發現了她已經凍僵的屍體。
另一本同樣也是講述社交障礙患者的《隧道》。
講述女主角一直想要克服社交障礙症,加入了演藝部,努力練習,學習,想要穿越自己無法克服的,那條漆黑的‘隧道’。
這乍看過去似乎是一部還算正常的正能量——當初隻要是看了北水澄這本書的編輯基本上都是這麼想的。
然而最終女主角還是失敗了。
她停在了漆黑幽暗的隧道前,徹底失去了前進的力氣。
這兩本簡直可以說是把‘負能量’‘頹喪’‘沮喪’‘失敗’等字眼發揮到了極點。
屬於特彆哀痛的那種悲劇。
可關鍵是這兩本還賣得很好。
成績相當不錯。
似乎是其中關於社交障礙症狀的真實描寫打動了不少同樣社交障礙者的內心。
致使現在編輯部裡都流傳著北水澄是不是真是社交障礙症患者的謠言。
而這次沉寂了一年之久的北水澄更是拿出了這部名叫《她與他》的作品
老實說——
“以我個人來看,這部《她與他》是完全有資格出版的。”
穀口編輯給出了評價“真沒想到,一年沒有動靜的北水老師居然還能拿出這麼出色的作品。”
“是吧?”
眼看著同僚滿臉感歎,旁邊的小島千代也不免有些自豪——沒有任何一個編輯不喜歡聽其他編輯說自己負責的作者好話的。
“隻不過——”
穀口編輯話鋒一轉,皺起了眉毛,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