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軒想了一下,問道“會不會有詐?使得苦肉計?”
雲劍嘯說道“世人皆知鹿國數百年來一直唯才是舉,陳王昏庸,不是明主,我判斷其是目前確實是真心想歸順,可以召見王康進來,看其說辭,再做定奪。”
鹿子軒點了點頭道“好!”
不一會鹿子軒走出廳來,王康忙跪下行禮“參見鹿王。”
鹿子軒坐在主位上擺手道“免禮,先生快請就坐。”
王康坐定後,鹿子軒問道“請不知先生來此有何事?”
王康說道“梅將軍戰功赫赫,為陳國攻得無數城池,而且屢立奇功,陳王昏庸聽信讒言,隻是因為將軍丟了靈州城,陳王便想要處死梅將軍,梅將軍心灰意冷,我此次前來正是受梅信將軍所托,有意投奔鹿國,不知鹿王是否願意接納我們?”
鹿子軒心中一喜,就在這時淩雲走了進來,他已經聽到了王康之言,淩雲微微一笑問道“魏國勢力最大,其次是蕭國,還有孟國,不知道為何選擇投奔實力最弱的鹿國?”
王康忙向淩雲望去,隻見這少年氣質非凡,問道“閣下莫非是淩雲先生?”
淩雲點頭道“正是鄙人。”
王康趕緊起身行禮道“先生在半月之內解秋水之圍,又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攻得靈州城,在下深感佩服,今日得見,榮幸之至!”
淩雲說道“先生過獎了!”
王康接著說道“回先生,魏國殘暴!豈能共事?蕭國背叛鹿國,重用牛俊,格局太小!孟國誌短,早晚也會滅亡!在我看來,鹿國新君即位,又在廣納賢才,身邊既有淩雲先生輔佐,又有雲劍嘯、疾風等大將,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為,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所以我們才來投奔!”
在場眾人均想“此人果然見識過人。”
鹿子軒聽完大喜,未等淩雲開口,便迫不及待的說道“我也早聽聞梅將軍驍勇善戰,久經沙場,承蒙將軍不棄,還請回複梅信將軍,速來靈州城,我將在此恭候梅信將軍。”
王康見鹿子軒答應,大喜道“多謝鹿王!我這就回去通知梅信將軍!”王康跪拜離去。
鹿子軒興奮的不得了,看著淩雲說道“沒想到又收到一員猛將,看來離手刃牛俊的日子不遠了!”
淩雲說道“梅信雖是英雄豪傑,不過一定要悉心查看,才能重用!”
鹿子軒說道“我若以誠相待,相信他必然會忠心於我。”
王康回去將去靈州的事一一轉告給梅信,梅信大喜,良禽擇木而棲,連夜攜三萬兵士前往靈州城投奔新君。
得知梅信率兵快到靈州城,靈州城城門大開,鹿子軒親自攜淩雲及眾將來城門口迎接梅信,等了約有半個時辰。
任勝說道“他來了!”
隻見不遠處塵土飛揚,千軍萬馬緩緩而來。
鹿子軒大喜,舉目望去,果見梅信率兵正朝著這邊而來,為表誠意,梅信早早的就下馬向鹿子軒等人跑去,來到近前,跪在鹿子軒麵前道“參見鹿王!”
鹿子軒將梅信扶起,說道“早就聽聞梅信將軍威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梅信心中感動不已,鹿子軒見梅信目光炯炯,人才一表,心中十分喜歡,笑著說道“梅將軍,今日得喜將軍,有如神助!”
梅信熱淚盈眶道“鹿王不計前嫌,大恩無以為報,定當全力以赴為主公效力!此次前來,我帶來兵士三萬投奔主公。”
鹿子軒微笑點頭,隨後對梅信引薦道“快來,我帶你去見軍師。”
梅信也領教到了淩雲的厲害之處,忙施禮道“軍師奇謀善策,令我好生佩服!”
淩雲笑道“梅將軍乃是當世名將,與將軍共事,實屬我鹿國萬幸,將軍一路辛苦,快快進城,我們為將軍接風洗塵。”
隨後鹿子軒、淩雲兩個人牽著梅信的手引入城內,梅信沒有想到自己受到如此重視,想想陳王對待自己的方式,心中百感交集。
鹿子軒為梅信大設宴席,席間,鹿子軒為梅信一一引薦其他將軍,眾人談笑風生,語笑喧嘩。
鹿子軒收得猛將,心情大好,當即封梅信為大將軍,與疾風、雲劍嘯,李乾坤同級,高於任勝,梅信大喜,趕忙叩拜謝恩。
酒過三巡,梅信將酒倒滿,舉杯道“主公,我此次來不僅帶有三萬兵士,還有厚禮送於主公!”
鹿子軒猜不出梅信所說何意便問道“哦?什麼大禮。”
梅信說道“我願親自率兵攻打離此不遠山泉城、曲波城、木青城,定將三城攻下獻於主公。”
鹿子軒大喜望向淩雲,淩雲起身道“今得梅將軍,我鹿國如虎添翼,我派任勝、李乾坤兩位位將軍助你一臂之力!”
淩雲派兵協助梅信,其實就是心裡有些不信任他,畢竟他才剛剛歸降,如若此次能夠奪城歸來,便可以認定此人真心歸降。
梅信點頭道“多謝軍師!”
淩雲對梅信說道“你剛剛領軍來到靈州城,可先做休息,養精蓄銳,三日後再領兵攻打山泉城、曲波城和木青城。”
梅信說道“謝軍師!”
當晚眾人喝的酊酩大醉,直到後半夜才各自散去。
三日後,梅信帶領兵士三萬,先行攻打山泉城,山泉城守將忌憚梅信威名,知道不是他的對手,為了自保,當即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