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類的智慧之光,亞裡士多德顯然不太認可神明間的倫理關係充斥在宇宙角角落落的觀點。
他用實驗拆穿了神靈的謊言:‘以太並非神明,它不呈微粒狀或其餘任何形狀,它無處不在,連綿不斷地溢滿在空間之中。
它是絕對聖潔之物,不包含任何矛盾和對立,因而永遠不會發生變化,是永恒不變的存在。’”
投影的畫麵一再切換,變成了浩瀚的宇宙與星辰,以及於最底下簇擁的人類。
“亞裡士多德的理論正式開啟了魔導師的時代......從此往後,【以太】不再獨屬於神靈,人類文明因此飛速崛起,不斷創造和駕馭數之不儘的魔法。”
鯨目稍頓了頓,揮揮手將以太晶壁轉移到正前方,恰恰在後一秒,先前被打飛出去的謝鋒再度襲來,不偏不倚又一次撞上晶壁。
“在幾乎所有魔導師都沉浸在魔法所帶來的喜悅之中的時候,『幾何之外』勒內·笛卡爾走在了特立獨行的道路上。
這位喜好睡懶覺的天才在創新魔法的同時返璞歸真,想到為什麼不乾脆把【以太】當做一種手段?
於是,他創立了《以太旋渦說》。
書中表示:包括力、聲波、光線、電磁在內的任何物體之間的一切作用力都必須通過某種中間媒介物質進行傳遞,這種媒介指的就是【以太】。
意思就是說,隻要你的以太量足夠,且懂得如何去操縱,你就能憑借【以太】完成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可以讓以太凝固成隔絕外力的盾牌,接二連三地抵擋攻擊。”
鯨目說話間,謝鋒第二次被彈飛,又第三次衝來,接著是第三次被彈飛。
“再比如,我也可以讓以太延伸成一隻向下施加力量的大手,讓敵人動彈不得。”
第四次襲來的謝鋒被深藍色的以太手掌重重地按壓在地,圍觀的其他學生無不慶幸自己沒有因一時腦熱而衝動。
“而我們現在學習的《以太流轉學》,正是從《以太旋渦說》解讀得來。
它能教會我們更加精細地利用以太施展真理和魔法,且一旦以太量達到『焰環級』的水平,還能將以太實質化,輔助戰鬥。
屆時,現代的大部分不加入以太的熱武器,都將對我們收效甚微。
隻要維持足夠龐大的以太實質化,即便是大口徑的穿甲彈,也能不費吹灰之力的阻擋下來。
因此,每一位『焰環級』魔導師都是不得不防範的危險人物。
哪怕派出軍隊也未必能將之消滅,輕而易舉就能對人類社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從鯨目那一大堆羅裡吧嗦的引經據典裡,周科摘選出了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簡單來說,『焰環級』就是一條分水嶺,到達這個境界的魔導師對在此之下的魔導師可以做到輕鬆壓製喵。
由於多了一項以太實質化的技能,魔導師真正變成了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的超人類喵。”
周科仔細想來,陳默會反過來被他壓製,一半原因可能是對方剛剛晉升『焰環級』不久,並且缺乏渠道去係統性地學習操縱以太。
另一半原因,則是【靈鑰】的問題。
就算會以太實質化,也不過是多斬幾刀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