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個嚴重的文化事件,我們必須做出回應。”迪博沉默半晌,非常嚴肅地說。
吉米安慰,“羅馬尼亞哲學家齊奧朗說過:所謂事件,隻是時間的腫瘤。我們……”
他本來想說,我們沒必要放心上。
可話未說完就被迪博打斷了,“吉米,從私交上來說,我和顧是忘年之交。從更高的角度來說,顧是華夏最傑出的天才,或許還是全球文壇最傑出的天才。有這樣一位傑出的天才,欣賞我國,對我們國家的國際形象都是有正麵效果的。”
忘年之交,四個字說的中文名,在四九城呆了好幾年,中文水平還行。
果然,在其位謀其政,迪博說得很有道理,吉米不在乎的眼神瞬間收起來。
他突然就明白《莫斯科時報》為什麼特彆強調對方是非常了解俄文學的了。好家夥,原來是想搶名氣!
“不能直接回應!”吉米腦中已開始思考對策。
“既要回應,又不要直接回應,並且還要能表明態度。”迪博說。直接回應就落入下風,那跟狗血愛情劇裡,兩女搶男人有什麼區彆?
德意誌人守時嚴謹,法蘭西人浪漫,美利堅自由民族,霓虹金工匠精神等等。
知道一個國家,要在全球大部分外國人心中留下標簽,需要每年花費多少小錢錢嗎?
更直觀的是,這些標簽能創造收益啊!浪漫延伸出來就是時尚,嚴謹延伸是工業,工匠精神更是直接和產品掛鉤。
身為文化和通訊部的第一部長,迪博對這些門道太清楚了。
所以單獨的華夏著名作家對法蘭西不重要。
但著名作家寫出過《一夜天才》《送迪博書》,就變得重要了。
同時,在毛熊國的爭搶下,那麼著名作家就更加重要了。
翌日,顧陸和燕副部等人呆在莫斯科的最後一天。
《巴黎人報》有這樣一個新聞報道。
“為什麼一個華夏人,會成為最符合法蘭西審美的人?”
雖說巴黎人報大多數新聞都是有關巴黎的,但和南韓差不多。南韓是除了首爾其他城市啥也不是,而法國也可以說巴黎之外都是鄉下……
說回正題,巴黎人報是法國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法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比第一大的《費加羅報》更合適。
報道中的華夏人自然是顧陸,而這新聞是在說:“五個法蘭西服飾品牌,選擇了從顧陸創作的插圖中汲取靈感。”
實話實說,論起時尚和奢侈品這一塊,全球能夠與之競爭的,目前也就意呆利。
從來都是法蘭西引領潮流,什麼時候見到那麼多品牌一窩蜂的跑去從外國作家所繪的插畫合作的?
答案有且隻有一個:顧陸懂法蘭西。
看看報紙的總結。
[《送迪博書(誰動了我的奶酪)》是隻有了解法蘭西人民生活的作家才能創作的作品。
《一夜天才》是隻有了解法蘭西曆史才能寫出的作品。
“老鼠、矮人與奶酪的插畫”,是隻有了解法蘭西兒童文學才能畫出來的作品。
與迪博·彭龐先生的深厚友誼,是隻有熱愛法蘭西才能夠產生的跨國友誼。
事實也是這樣,《小王子》《送迪博書》《平麵國(已確定發售時間)》共有三部作品翻譯成了法語版,累計銷量上百萬冊。
對顧陸來說,法蘭西是他的第二故鄉。如同讓·貝熙業先生的第二故鄉是華夏!
……]
真的,報紙還是法蘭西會玩啊。居然把貝熙業搬出來了。
這位法國人或許不怎麼出名,但在抗日時期,他對華夏的幫助,不下於另一位同誌白求恩同誌。
實話實說,搬出了貝熙業,這局已經贏了。
這報紙內容也發布到了互聯網上,故此有“法蘭西網友”評價。
“顧陸最熱愛的肯定是自己祖國,然後就是法蘭西,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無論是毛熊國,還是挪威和英國,顧陸所下的心思都沒這麼多的。”
為什麼要在法國網友上打引號呢?因為這言論,到底是不是網友說的,迪博等人心裡清楚。
這條評論,還被法蘭西某些報紙的賬號,轉發新聞時,一起截了過來。
迪博要的就是這效果,沒有爭搶什麼,我隻是擺事實,顧陸就是非常了解法蘭西。
而網友評論隻是網友評論,反正《巴黎人報》是沒有針對《莫斯科時報》。
正題要表達的含義是:他跟你們都是假玩的!
做這個你們包括挪威、毛熊國、還有英國。
互聯網熱鬨了。
本來毛熊國的那新聞沒多少人在意的,什麼慶禮什麼托爾斯泰的,誰上網看這個。
再是五個法蘭西品牌從一個作家繪的插畫中汲取靈感,圍觀的人群就多了起來。
很多網友都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插畫這麼時尚?
又過了一天,來自大嚶的網紅博主火上澆油的進行評論了,“為什麼要提到英國?《威茅斯係列》你們知道嗎?這是一個全新的恐怖係列。隻有英國才是顧陸先生的靈感之地。況且他所寫的《福爾摩斯先生》,是被眾多書迷認證的全球最好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續作。為什麼法蘭西會認為顧陸最了解的法蘭西?”
好的,這下子徹底炸了……
而當事人,坐上飛機準備回國了。
本次毛熊國之行,顧陸收獲頗豐。
首先對海外的輸出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次獲得“聖遺物”托爾斯泰簽名書一本。最後和AST集團連上線了,《歐維》俄文版的出版事宜,也搞定。
“五大流氓中俄法英美,除了美利堅其餘全部達成。”
不錯的不錯的。
當然不錯,國內吃瓜網友,也“姍姍來遲”的知道了外網的爭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