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戰即死戰。幽都軍自先秦一脈相傳至今。身為幽都軍,他們中的許多人不知道此戰的意義是為了什麼!什麼中原華夏的北大門,什麼中原華夏的黎民百姓,什麼秦王的遺詔。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無所謂,距離他們太過遙遠。
身為幽都軍,他們隻知道自己出生在這裡,幽都城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一切。此戰就是為了保護幽都城,這裡有自己的父母妻兒,自己是為了他們而戰。戰死沙場,是自己身為男兒的本分。
…………
雖然大遼的騎軍,被蒙雲率領的騎軍延緩了前衝的勢頭。但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隻是小小的波折而已。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蕭天賜指揮北苑大軍,全軍衝向幽都城外的箭堡大陣。大遼的騎軍,現如今已經衝到箭堡大陣的前麵。哪有停滯不前的道理?所有阻擋他們前行腳步的障礙,都將被其覆滅。
大遼的軍隊繼續如潮水般鋪天蓋地的,衝向擋在箭堡大陣之前的楚霸天率領的五千重甲步卒。
楚霸天率領的重甲方陣,每一個戰士此時都將全身繃緊。刀斧手左手持盾牌,右手持戰刀,目視前方視死如歸。手持長槍的士兵,穿插在刀斧手之中,他們緊緊的握住自己手中的長槍。長槍槍杆的尾部,深深的插入在身後的泥土裡,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敵軍的衝擊。
大遼的騎軍與楚霸天的重甲方陣,相接觸的一刹那。大遼騎軍的前排,人仰馬翻。而重甲方陣前排的刀斧手,也一樣被大遼騎軍的衝擊撞飛。大遼的騎軍,有很多人被長槍刺死於方陣之前。而前排的重甲步卒,也被遼軍的騎軍衝擊而亡。
此刻,楚霸天率領的重甲方陣,終於還是勉強的,將大遼的騎軍擋在了箭堡大陣的前麵。接下來就是敵我雙方士兵的,近身搏命。
楚霸天手持偃月刀,胯下黃驃馬,衝殺在重甲方陣之前。楚霸天所過之處。遼兵被打的四處奔逃。楚霸天憑借著,自己武侍之境的體魄,毫無保留的奮勇殺敵。
隻見,這白首老將手中的偃月刀,上護其人,下護其馬。在戰陣之中無人可敵,與之交鋒之敵,人馬俱碎。
與此同時,箭堡大陣上的弓箭手也是奮力的射擊。他們隻能向稍遠一些,還沒有和己方部隊混戰在一起的,後繼跟上的大遼步卒,瘋狂的射擊。
這時,很多弓箭手已經拉不開滿弓。甚至有的人,自身背縛箭囊的箭都已經射完。箭囊射完了的人,就去拿身邊死去的袍澤的箭囊中的箭,繼續射擊。身邊戰死袍澤的箭也射完了的人,直接抽出背縛的戰刀,衝下箭堡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
此時此刻,箭堡大陣之前,就如同絞肉機一樣,不停地收割著雙方士兵鮮活的生命。
箭堡大陣的左右兩翼,同樣戰況慘烈。大遼騎軍一部分衝擊中路,為後麵跟上的步卒,儘量的衝破前方幽都軍的陣型。而其餘的大遼騎軍則是成扇形,從左右兩翼包圍箭堡大陣。
楚戰天和楚易峰帶領的輕甲步卒,拚死的保護住箭堡大陣的左右兩翼。不讓大遼的士兵接近箭堡大陣。
箭堡大陣上的弓箭手依然在拚命的射擊。肩膀肌肉撕裂的人,就用繃帶纏住自己的肩膀後,繼續射擊。他們要在箭堡上,保持持續的輸出,為己方保衛箭堡的步卒,減輕麵對的壓力。
雙方就這樣在幽都城前,在箭堡大陣的正麵和左右兩翼,展開激烈的廝殺。雙方從開戰的巳時,一直激戰到午時已過。整整兩個時辰的鏖戰,讓雙方的將士都疲憊不堪。
老將楚霸天,現在渾身浴血,氣喘籲籲。但楚霸天卻沒有絲毫退意,他要誓死守護在箭堡大陣的正麵,不被遼軍衝破。
楚霸天知道如果箭堡大陣被遼軍衝破,那麼箭堡大陣被焚毀也隻是時間的問題。失去了箭堡大陣,幽都軍此戰必敗無疑。
自己作為前朝武將的後裔,保衛中原華夏不受外族入侵,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自己戰死在幽都城前,也是對得起列祖列宗,雖死猶榮。
蕭天賜看到戰況膠灼,一時間不能迅速的把箭堡大陣衝破。這樣下去對己方的士氣有損,戰損上也會加劇。蕭天賜心裡雖然也是焦急,但他知道自己這方兵強馬壯,隻要這樣對換下去,幽都軍必然是率先崩盤的一方,勝利還是要屬於自己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遼軍依仗著人數的優勢,箭堡大陣正麵和左右兩翼都出現了被攻破的趨勢。
幽都城,城樓上觀戰的楚玲兒看到戰況危急,心中焦急萬分。
楚玲兒急切的對薛雲娘,說道:“雲娘姐,這樣下去恐怕要輸啊!要不你我二人,率領這最後的四千精銳騎軍與城下待命的孟廣誌和蒙雲一起,從箭堡大陣左右兩翼衝殺過去,支援中路。”
薛雲娘雖然也是焦急,但自己作為當前指揮的主帥,她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而且這四千保留的精銳騎軍,她壓根就沒想要,將他們派上戰場。這四千披甲精銳騎軍,她是為自己的兒子高進所準備的。無論戰況如何,她始終堅信高進會回來,會帶領幽都軍奪取最後的勝利。
薛雲娘將手中令旗一揮。
城下的孟廣誌和蒙雲看到了薛雲娘的將令。知道這是前方戰況危急,是他們倆該帶領這五千騎軍衝鋒的時候了。
孟廣誌帶領兩千騎軍從箭堡大陣左翼殺出,去支援苦苦支撐的楚戰天所率領的步卒。
蒙雲帶領三千騎軍從箭堡大陣右翼殺出,前去支援即將支持不住的楚易峰率領的步卒。
孟廣誌和蒙雲所率領的騎軍部隊,經過了兩次衝陣,減緩了箭堡大陣左右兩翼的危機。但箭堡大陣前,楚霸天鎮守的中路,也是遼軍攻勢最猛的地方,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緩解。
孟廣誌和蒙雲帶領所剩不到三千的騎軍,退回幽都城前。
孟廣誌和蒙雲想再一次發起衝鋒,去緩解中路的壓力。
這時,隻見兩位女將出得城來。身著暗紅色鎧甲的是孟蕾,而身著黑色鎧甲的是楚婉清。
孟蕾和楚婉清來到孟廣誌和蒙雲的麵前。
孟蕾急切的說道:“主帥有令,父親和蒙雲大哥不能再帶領騎軍衝鋒了。一是我們騎軍部隊已經剩下的不多了,我們必須要保存我們的機動部隊。二是即便你們帶領騎軍衝鋒,由於人數不足,戰鬥力也不足以緩解中路的壓力。父親您和蒙雲大哥帶領這為數不多的騎軍部隊,在這裡暫做休整,為最後一戰做準備吧!”
孟廣誌和蒙雲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們知道孟蕾傳達的將令也是實情。
孟廣誌對蒙雲,說道:“蒙雲我們聽從主帥將令便是。你我率軍休整後,等待最後的將令。前麵戰死的兄弟,不過是早我們一步而已。”
蒙雲堅定的道:“全聽主帥將令,我等豈能擅自做主。孟叔說的對,戰死的弟兄不過是先我們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