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望平和高進師徒二人離開幽都城後一路向南而行。高進第一次離開自己從小生活的幽都城,沿途的風光美景讓這個懵懂的少年感到無比新奇。而每到一處的當地美食也讓他讚歎不已!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吃起來也是彆有一番滋味。
高進偶爾還是會思念幽都城的家人,尤其是和自己一起青梅竹馬長大的孟蕾之時,不免有些黯然神傷。但是每日沿途的所見所聞,和艱苦的武道修行,也讓他暫時忘卻了思鄉之苦以及和心上之人的離彆之情。高進和師父一起,隨心所欲的前行,沒有明確的目標,遇到城鎮便住客棧,如是不趕巧便露宿荒郊野外或是綿延的山林之中。
高進不隻是從師父那裡學習到了武功心法,還從師父那裡學到了很多野外生存的本領。尤其是李望平教高進的一手烤野味,更是讓高進樂在其中。烤紅薯、烤土豆、烤山雞、烤野兔、還有烤魚等,哪一項高進都認真學習。因為高進想回去後給自己的孟蕾姐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藝,定能博得孟蕾的讚賞。每當想到孟蕾讚賞自己的時候,高進都不自覺的傻傻的笑出聲來。李望平看到高進這樣,也是心中滿是歡喜。
高進和李望平,既是師徒情,又有父子情。李望平膝下無子,所以把高進當成親生兒子一般看待。人都說嚴師出高徒,可李望平對高進卻是寵愛有加,從不對高進大聲嗬斥。高進對李望平也是畢恭畢敬,高進感覺這師父都沒有自己的父親對自己嚴厲,同樣把李望平當做親生父親一般看待。高進偶爾會觸摸師父的白發,每當這時高進都是眼眶含淚,因為這是師父在黑虎寨為救自己入魔時,將畢生功力傳於自己體內所致。
李望平這時就會安慰高進:“徒兒,為師的這身修為功力,不傳於你還能傳給誰!你將來身上的責任重大,師父留著這身功力無用,傳於我的好徒兒,助你將來在武道修行上能有所長進,就不枉費為師的這一身功力。”
師徒二人更似父子情深,李望平沿途悉心教導,高進則儘數傾聽。
事物並不總是美好的,由於中原華夏連年戰亂,有些地方卻也是荒涼淒慘。這日師徒二人行至太行山腳下。高進望著鬱鬱蔥蔥的茫茫林海和山勢磅礴。
高進詢問李望平:“師父,中原華夏雖然景色壯美,很多城邦也是熱鬨非凡。為什麼又會有很多地方和城鎮,雖不是民不聊生,但也是淒慘荒涼。還不如我們幽都城的百姓過得安居樂業,自在快活哪!”
李望平道:“這就是由於安史之亂後,大唐沒落後,各地軍閥割據連年戰亂,致使很多百姓流離失所。你覺得這樣的天下如何!”
高進道:“當然不好了,如果天下百姓都安居樂業,像幽都城裡的百姓那樣才好!”
李望平歎息道:“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你知道你父親和孟叔父為什麼駐守幽都城!”
高進道:“這個徒兒當然知道,是為了防止外族入侵中原,現如今是大遼國虎視眈眈,我父親和孟叔父都是經常提及此事,他們也很是擔心呐!等將來我定要替我父親和孟叔父抗擊大遼,保護幽都城和我的家人。”
李望平道:“我的徒兒有氣魄,有膽識。但你保護的不隻是幽都城的百姓和你的家人。幽都城就是華夏中原的北大門,你父親和孟叔父是先秦一脈抗擊北方民族入侵中原的後裔,世代駐守在幽都城。你看到現在中原雖因內亂,致使一些地方的百姓流離失所。但如果讓外族入侵至中原華夏,那大遼鐵蹄所到之處將會燒殺搶掠,寸草不生。這中原百姓不僅僅是流離失所這麼簡單,更多的是被奴役迫害至死。”
高進聞聽此言,雙拳緊握。堅毅的道:“徒兒知道了,師父帶我一起遊曆中原華夏,不隻是讓我沿途修身養性,壓製排除體內戾氣,使武功大成。更重要的是讓我知道,我將來要抗擊遼國入侵時保護的不僅是幽都城的百姓和家人。而是整個中原華夏,這個天下的百姓。我父親和孟叔父他們就這樣的人,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為的是天下的百姓。”
李望平欣慰的點頭道:“徒兒果然聰慧。這就是你身上的責任,所以為師一直和你說,你身上的責任重大。你將來要做那永遠不敗的將軍戰神。因為你輸不起,幽都城輸不起。所以你不僅是要武功高強,你的謀略和你心中所念一樣同等重要,才能抵擋住大遼鐵蹄的南下入侵。”
李望平似有疑慮的道:“聽聞大遼南苑大王耶律長風,武功深不可測。將來可能會和進兒你在沙場上相遇,到時候你要多加小心。”
高進道:“進兒謹遵師命,他日與耶律長風若是相遇,我定會加倍小心。”
師徒正在說話慢步前行之時,忽然看見前麵出現兩個獵戶模樣之人擋住去路。
高進和李望平見二人背縛弓箭手持鋼叉,麵貌不似賊人,李望平便上前問到:“二位壯士,何故擋住我師徒二人前行之路。見二位相貌堂堂,不似山賊草寇。此舉卻是意欲何為?”
個子略高一點的漢子道:“一看道長和這位遊俠就不是本地之人。此地是太行山腳下的落鳳峽。看二位前行之路將要經過此峽穀,我兄弟二人才好心上前告知二位。前麵的峽穀還是請二位莫要前往。繞道而行吧!”
高進這下來了興致道:“二位大哥的好意,我和我師父心領了。隻是不知這落鳳峽是有凶惡無比的山賊草寇還是豺狼虎豹,居然勞煩兩位哥哥在此阻止我師徒二人的前行之路!”
個子矮些的壯漢道:“小兄弟,你們師徒二人不是本地人,有所不知。這落鳳峽原本是打獵采藥的好去處。我們本來就是峽穀前的劉家村的獵戶,聽我爺爺說,還是他小時候的一天夜裡,來了一些惡鬼,將全村的人趕出村子,一些壯年卻被這些惡鬼給抓了去。等過了幾年後這些壯年才被人發現,雖然沒死但都跟得了失心瘋一樣。完全記不得被抓去以後的事情。因為被趕了出來,剩下的劉家村民就隻能在其他地方落腳安家。偶爾有人想去老宅看看皆是不見蹤影,等到被人發現之時也是和先前被抓去的人一樣得了失心瘋。後來不僅沒有人再敢去原來的劉家村,連落鳳峽也都去不得了,隻要誤入那裡的打獵和采藥之人,無一例外被人發現後都是得了失心瘋。後來我們這裡的人就稱那裡為鬼域,不敢再有人去落鳳峽那裡了。”
個子高的獵戶難為情的說:“我家裡的老父昨日剛剛過世,現在還沒有下葬。想請道士或是和尚給老父做個法事再行安葬,也算儘了我這當兒子的一片孝心。但這世道不好,家裡又沒有多餘的錢財,看到道長經過此處,便上來阻止道長前行之路,一是怕道長和這位少俠誤入落鳳峽,二是也想勞煩請道長可否願意去我家,替我父親做個法事。好能讓我為老父儘一些孝道。不枉他養育我的恩情。”